【摘 要】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學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與學生年齡、心理特點、思想認識、生活、社會實踐緊密聯(lián)系的學生感興趣的事例,設置問題和學習情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課本知識,從而更好得順利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課堂教學
《課程標準》中指出:思想品德課教學要“注重與學生生活經(jīng)驗和社會實踐的聯(lián)系”[1],因此,生活化教學是我們豐富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重要方法。在我們生活中的許許多多的具體鮮活的事例,如歌曲、故事、新聞、微信、實踐活動等等都是我們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最好素材。本人結合二十多年的教學實踐,對生活化教學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作了粗淺的嘗試。
一、運用生活化教學,做好思想品德課新課導入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彼裕还?jié)好課,關鍵在于新課導入時,如何通過教學生活化設置,激發(fā)學生的聽課的興趣。在 “我知我?guī)?,我愛我?guī)煛睂霑r,我用“最美教師—張麗莉”的事例,首先,請一位學生簡要敘述一下張麗莉老師的事跡,然后,我再提出:大家聽了張麗莉老師的事跡后有什么感想呢?在學生的發(fā)言中,我適時進行點評,學生在受到震撼的同時,也深深感受到了“師愛的偉大與無私”,從而為新課的導入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圍。在講授《主動溝通,健康成長》導入時,我先拋出話題“我與老師交往的開心與困惑”,話題一出,學生暢所欲言,紛紛說出自己過去或現(xiàn)在與老師交往的點點滴滴,有開心的回憶,也有不解的困惑,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我總結“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我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但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我們師生共同來營造”,這樣學生的注意力自然的就被我們吸引住了,為下面的新課講授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運用生活化教學,提高思想品德課的課堂魅力
“教學源于生活”,一節(jié)思想品德課就是一個大社會。例如,在教學“禮儀展風采 ”時,我播放“埃及神廟現(xiàn)丁錦昊到此一游的涂鴉”視頻,引發(fā)學生的大討論,在學生一片譴責聲中,“講禮儀用禮儀的重要性”就水到渠成;在教學“禮貌顯魅力”時,我播放“公交車拒讓座老人怒摑少女”視頻,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視頻中的少女與老人的行為,是缺乏“禮”導致不愉快的事件發(fā)生,如果我們都能講“禮”,我們的社會就會形成“晚輩尊敬老人”“老人關愛晚輩”的良好風氣;在講“難報三春暉”時,我首先引用:2012年08月19日《現(xiàn)代快報》報道,一位大學新生看上了“蘋果三件套”,面對母親無力承擔這種高消費,女兒就扔下一句:“不給我買,就讓我在大學丟臉去吧?!?說完揚長而去——再引用:2012年11月20日中國新聞網(wǎng)報道,一位女孩帶智商為1歲母親上大學的事例,通過鮮活事例對比,明顯的反差讓學生不難明白踐行“孝敬父母”的道理。在講授“享受學習”時,學生更多的感受是學習帶來的“苦”,我引進電視臺的系列報道“我的大學夢”視頻,出示“用籮筐做籃球框”的學校圖片,播放浙江衛(wèi)視“中國夢想秀”的“我的支教路”等視頻圖片,再讓學生環(huán)顧一下我們自己現(xiàn)在的學習條件與環(huán)境,引導學生明白學習的“樂”,其實就在于我們的正確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在于正確的比較,這樣,我們就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才能激發(fā)學生“珍惜學習的機會”。思想品德課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地方,更是對學生進行“說理”,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課堂,但如果沒有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的事例作為調(diào)味品,思想品德課堂這鍋粥就索然無味難以下咽,對學生來說,思想品德課就真正淪為“可有可無”了,那“知識與道理”就顯得蒼白無力,成了過眼云煙。因此,在思想品德課中,通過引用社會發(fā)生的真實事例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實施生活化教學能使課堂更貼近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里,讓學生感到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這樣才能大大增加思想品德課的趣味性,從而充分彰顯出初中思想品德的課堂魅力。
三、運用生活化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生活即教育”?!墩n程標準》中指出:思想品德教學要促進學生“健康的心理,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2]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學科的德育功能,教師必須設置符合學生實際的生活化情景,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中內(nèi)化所學的知識,促進良好道德品質(zhì),正確情感價值觀的形成,感受和體驗思想品德課的教育作用。例如,在教學“不言代價與回報 ”時,我先出示問題:“如果哪一天在上學的路上,你不小心自行車撞了一輛停在路邊的寶馬車,恰巧周圍沒有人看見,這時你會怎么做?為什么?”學生議論紛紛,有人說:“沒人看見就溜,免得麻煩?!庇腥苏f:“偷偷溜走,因為是名車,賠不起?!庇幸晃煌瑢W站起來說“我不會跑,因為人要講誠信”,話音剛落,引來哄堂大笑,“不跑不符合現(xiàn)實”“不跑是傻瓜——”,這時我播放“中學生撞壞寶馬留字條致歉車主放棄索賠”報道視頻,課堂頓時安靜下來,面對這個事件雙方以出人意料的態(tài)度友好解決,引發(fā)學生深深思考,最終大家形成“留字條致歉是誠實的表現(xiàn),也是勇于承擔責任的表現(xiàn)”“ 車主放棄索賠是被這位學生勇于承擔責任的精神所感動,這就是承擔責任的回報”的共識,大家自發(fā)地為剛才發(fā)言被人嘲笑的同學鼓掌,從而讓學生明白“承擔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的道理。因此,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運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真實事例,引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認知、體驗、感悟,從而達到了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運用生活化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如果我們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能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幫助學生學會從生活現(xiàn)象中學習理解知識,再用學到的知識去解釋自己感到困惑的生活現(xiàn)象,從而實現(xiàn)思想品德課與生活和社會的有機結合,從而促進學生語言表達和解決問題等學習能力的提高。在講授《世界文化之旅》時,在課前我先安排學生查找世界各大洲國家(民族)的特色文化,在課堂上,用課件顯示世界地圖,再用飛機的飛行動畫,隨著飛機的飛行,學生匯報當?shù)貒一蛎褡宓奈幕厣?,使得本?jié)課真正是一次“世界文化之旅”的盛宴,既避免了老師備課的單一性,也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搜索與處理材料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講授《從容面對考試》時,因為九年級學生正面臨著中考的壓力,于是我就設置“中考—我有話說”活動,在學生交流分享過程中,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中考,培養(yǎng)正確的考試觀,從而對“考試焦慮”的產(chǎn)生原因、影響以及正確的態(tài)度等方面知識的傳授就做到了水到渠成。在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各種各樣生活化的教學情景,為學生搭建了一個有趣的學習平臺,收到“一箭三雕”的效果,既傳授了課本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學習能力,最重要的是達到了“學以致用”。
總之,思想品德課教學一定要立足于社會,要立足于學生的生活,貼近學生的實際,將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用生動活潑的事例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增加課堂的教學魅力,才能使思想品德課成為青少年學生喜歡的課堂。
參考文獻:
[1][2]《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 (2011版)
作者簡介:
何先安(1969~);男;漢;福建省平潭縣;本科學歷;工作單位:福建省平潭城南學校;中學政治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思想品德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