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戴聰聰(1989.12-),女,山東菏澤人,研究生,遼寧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在讀,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經濟與管理。
摘 要:隨著我國研究生人數(shù)的不斷增加,導師資源明顯不足的狀況下,無法保證研究生教育的質量。本文主要探討目前導師指導方式中存在的問題和導致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并結合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的實際狀況對我國導師制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導師指導方式;研究生培養(yǎng);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0-0200-01
據統(tǒng)計,我國2014年在校研究生人數(shù)已經達到180萬以上。隨著我國研究生教育規(guī)模的不斷擴張,而研究生導師數(shù)量明顯不足。那么在師資力量有限的情況下,如何保證研究生教育的質量,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目前急待解決的問題。
一、目前高校研究生導師指導方式存在的問題
(一)指導內容
目前一對多的導師指導方式的出現(xiàn),導師精力和時間有限,對于研究生的指導只能局限于專業(yè)知識領域和畢業(yè)論文的指導。這種內容和形式上的單一性,無法從真正意義上完成對研究生的培養(yǎng)。有些同學表示:自己馬上要完成研究生一年級的學習,可是在這兩個學期的學習過程中根本沒有上過導師安排的專業(yè)課,平時與導師見面也都是非學術事務,比如報銷差旅費、郵寄快件之類的事情。還有的同學認為:他們在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不希望只為了畢業(yè)論文這一個目的而努力,希望可以和導師在所學專業(yè)方面進行交流和探討,一味的接受導師的觀點和學術思想,使他們無法真正的發(fā)現(xiàn)、思考問題。
(二)指導頻率低,時間短
我國的導師制與其他國家不同,尤其注重考核導師課題成果和科研成果等。導師為了個人發(fā)展,把大量精力用在發(fā)表學術論文、做課題、評獎項上。除此之外,有的導師還要擔任行政職務,繁重的工作壓力和非學術事務使得導師只能壓縮教學的時間。有些面臨畢業(yè)的研三學生說:在自己三年的學習過程中,與導師接觸比較頻繁的時間段就是畢業(yè)論文批改那一時期。因為導師平時要忙于行政工作,與他們見面的次數(shù)很少,每次交流的時間也不超過一個小時。這樣短暫的見面根本無法對自己的學習起到積極作用。
(三)指導關系
多數(shù)高校研究生可以與導師進行“雙向選擇”,在入學前確定師生關系;而有的學校則實行“單向選擇”,即學院指定。相比較而言,研究生和導師更傾向于前者。因為這樣的方式為他們提供了自由選擇的空間,有關調查顯示“雙向選擇”比學院指定更有利于導師的“導”和學生的“學”,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導學關系更加融洽。通過“單向選擇”確定導師的研究生表示:在入學之前不知道自己的導師是誰,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喜歡導師的研究方向??墒沁@種制度又不允許研究生重新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導師,久而久之會造成學生厭學的情況。
二、優(yōu)化導師指導方式的對策研究
(一)放寬選拔制度,緩解導師壓力
我國研究生導師實行終身制,選拔非常嚴格,對申請者的學歷、職稱、科研課題、論文數(shù)量、年齡等做了硬性的規(guī)定,但是監(jiān)督機制過于寬松。為了解決導師資源不足引起的一系列問題逐漸緩解師生矛盾,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工作:第一,高校杜絕“近親繁殖”的現(xiàn)象,擴大選拔范圍。在保證導師質量的前提下,積極吸收更多優(yōu)秀的新鮮血液,實現(xiàn)高校間學術資源共享,促進學術繁榮。第二,學校設立專門的監(jiān)督評估機構,定期監(jiān)督評估導師教學工作,檢查學生學習情況。在與導師溝通過程中,有利于學校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為導師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第三,保證導師教學時間,減少非學術事務。通過以上幾點,擴充我國研究生導師的數(shù)量、加強導師工作的監(jiān)督、緩解導師工作壓力,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培養(yǎng)的質量。
(二)完善雙向選擇制度
目前,我國高校通過“雙向選擇”確定研究生和導師的師生關系。這種方式雖然體現(xiàn)了民主和自由,但是研究生在入學之前只能依據學校網站提供的導師信息對導師有一個簡單的了解,有時可能只關注導師的名氣或者科研經費的多少,在接受了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喜歡導師的研究方向,學習初期就形成矛盾的師生關系,而且這種入學前就已經確定的關系,由于各種客觀因素不能再更改。我國應該在現(xiàn)有的雙向選擇基礎上,借鑒美國研究生導師雙向選擇制度的優(yōu)點,完善自己的不足。
美國研究生在入學半年或者一年內不指定導師和研究方向,主要是學習相關基礎課程。學院會安排研究生顧問定期了解研究生的學習情況,細心聽取他們對課程選擇、學習期限和導師選擇等事情提出的建議?;A課程學習結束之后,導師和研究生在互相了解、自由民主的基礎上進行雙向選擇。這種方式確定的師生關系更有利于導學關系的順利進行。
(三)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
高校教育經費嚴重不足,無法為導師實施教學提供充分的物質保障,降低了教學效率,從而影響研究生教育的質量。為此,國家也采取了措施,比如自2014年起對高校全日制研究生實行收費政策。但是類似的政策對于研究生教育是杯水車薪,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教育經費的問題。因此,政府應進一步放寬學校行政權利,為企業(yè)提供政策支持。使校企聯(lián)合,共同為研究生教育做出貢獻,爭取達到雙贏的效果。這樣的合作與交流不僅為導師解決了科研經費的問題,還提高了導師的教育質量。導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科研研究,不再像以前一樣紙上談兵。幫助學生更深刻真切的了解自己的專業(yè),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劉麗娜.中國與歐美發(fā)達國家研究生導師制度比較研究[J].武漢交通職業(yè)學院學報,2014,2.
[2]王海林,盧小慧.導師與研究生導學關系文獻研究綜述[J].揚州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14,8.
[3]羅云,李姝容.美國導師與研究生關系的特點與啟示[J].理工高教研究,2010,2.
[4]李軍,蘇蓮.高校導師與研究生關系研究文獻綜述[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1,4.
[5]張睿.碩士研究生與導師關系的調查與分析—以綜合性大學Z為例[J].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