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瑾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班主任工作量比較大,在班級管理中越來越覺得步履維艱。為此,根據(jù)班級管理中遇到的一些典型的問題和困惑,提出應對策略,以期能夠為班主任工作提供微不足道的幫助和借鑒。
關鍵詞:班主任;管理理念;評價方式
一、班主任工作所面臨的困難
作為一名擔任班主任工作將近三十年的老師,在新的時期,面對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新的課改環(huán)境,要扮演好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角色,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越來越使我感到困惑甚至有些束手無策,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校的管理存在嚴重的漏洞
以學校本身的管理制度而言,對班主任工作的支持體現(xiàn)得不夠到位。學校的運營模式早已走向正軌,各項規(guī)章制度和措施都已經(jīng)健全并不斷完善,學校本應該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學校的具體管理過程中,如何實現(xiàn)這些規(guī)定,實現(xiàn)的效果如何,很難形成有效的評價機制。
2.班主任的工作量大,但處理問題的權限非常有限
班主任工作瑣碎而復雜,除了班級管理工作外,還要進行日常的教學工作,要按照學校要求,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并承擔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所以,班主任的工作量繁重已經(jīng)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因為學校安排的各項活動和工作都要班主任帶頭實施。
3.家?;?,共同承擔學生的教育措施很難落實
一個問題學生的背后,必定有一個問題家庭。家庭教育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特別是關于學生行為習慣和人格的形成,家庭教育在其中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社會和家長普遍認為,孩子來到學校,一切的教育都應由老師來負責,而最主要的負責人自然就是班主任了。
二、應對策略
新課程的實施給班主任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面對新課改,班主任要從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及評價方式等方面予以創(chuàng)新,以適應新形勢下的班級管理。
1.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理念
(1)在班級管理上,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的管理理念
以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為目的,是每一個班主任的主要職責,作為班主任,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用真誠之心去愛每一個學生,為每一個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搭建平臺,讓他們健康成長,快樂成長。
(2)為學生樹立勵志成才的求學理念
作為班主任,我們要對每一個學生有信心,只要班主任給予每一個學生充分的自尊、自信,為他們創(chuàng)建一個健康發(fā)展的空間,他們一定會在學習和做人方面有令人欣喜的轉(zhuǎn)變,甚至有可能會成為某一個學科的優(yōu)秀者。作為班主任,我們不能也不應該以學生目前的表現(xiàn)就否定了他們的將來甚至是未來,這不僅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更是對一個家庭和社會的不負責任。作為班主任,我們要充分地相信學生,相信他們個個都是優(yōu)秀的,只要努力,將來一定會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
(3)打造有個性的班集體
班主任要全面掌握班級學生情況,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制訂適合本班發(fā)展的計劃、目標和制度。每一個班級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班主任要善于抓住班級特點,創(chuàng)建有本班特色的班集體,一定要能夠彰顯本班的學生特色,發(fā)掘?qū)W生的內(nèi)在潛能,充分調(diào)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班級中展示自己的才華,并且有歸屬感和榮譽感。
2.方法創(chuàng)新
(1)民主管理
構(gòu)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對班主任來說至關重要。作為班主任,要充分調(diào)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讓他們積極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之中,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班級管理的小主人。在班干部的構(gòu)成中,班干部由全班同學民主選舉產(chǎn)生,班級管理目標和學習目標讓學生自己制訂,班級管理制度讓學生自己制訂,教學評議讓學生自己討論,學習過程讓學生積極參與,爭取把班級的自主管理交給學生。
(2)班主任班務管理中要讓愛溢全班
班主任要爭取做到關愛每一個學生,對那些確實有困難的、物質(zhì)和精神上都需要幫助的學生,給予他們最大的關愛。班主任要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包括那些學習習慣較差的學生以及行為習慣急需改進的學生,并且嘗試著把這種愛的行動傳遞給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這種大愛的溫暖。
(3)選好、用好班干部
每一個班級的管理離不開班干部,班干部評選適當與否,直接影響到班級管理的成敗。因此,作為班主任,要在班級管理中選好干部,選那些思想品德好、管理能力強的同學擔任班干部。班主任也不能因為有班干部參與班級管理就做“甩手掌柜”,平時要教給班干部管理班級的方法,讓班干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3.評價方式創(chuàng)新
(1)評價內(nèi)容要全面、客觀、準確
對一個學生的評價不能只看他考了多少分,而應關注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既要看他們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提高的程度,更要看他們非智力品質(zhì)如毅力、心理承受能力、認識社會能力、適應社會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的強弱??傊?,要對學生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
(2)評價的方式要多樣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求班主任在評價學生時,既要有班主任自己的評價,又要兼顧其他科任教師的評價,既注重教師的評價,還要注重學生自我評價和學生的互相評價,班主任應該做到全面地、積極地、客觀地、發(fā)展地對學生進行評價,讓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成為學生人生成長的前進動力。
參考文獻:
[1]劉巖,王萍.班主任與班級管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鄭立平.把班級還給學生:班集體建設與管理的創(chuàng)新藝術[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8.
[3]丁榕.班級管理科學與藝術:我的班主任情[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