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永虎
摘 要 該文結合作者在“Photoshop圖像處理”通識課的教育實踐經(jīng)驗,介紹作者如何構建基于微信公眾號的師生互動平臺,實踐證明此平臺能夠提升通識課程教學水平,增強高校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
關鍵詞 微信公眾號 Photoshop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9.049
Application of WeChat Public Number in College
"Photoshop Image Processing" Course
CHANG Yonghu
(Department of Med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Zunyi, Guizhou 563000)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general education practice experience in the "Photoshop Image processing", introduce how the author constructs based on micro public interactive platform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practice proves that this platform can promote teaching level general, strengthe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WeChat public number; photoshop; teaching reform
智能手機在大學生當中的使用率非常高,毫不夸張地說,智能手機已經(jīng)成為當今大學生校園生活的必備工具。與此同時,“玩手機”這項娛樂活動也占據(jù)著大學生除上課以外的大部分時間。而聊微信、刷朋友圈是大學生“玩手機”活動中的主要活動之一。因此,如何引導學生的這些生活習慣,使得學生能夠利用更多閑散的、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成為一個很重要的研究課題。
1 問題的提出
大學傳統(tǒng)教學主要是在課堂上以老師講授學生聽講的方式,這種模式的交流是單方向的,一堂課下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很少,久而久之,學生就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進而失去了對本門課程的專業(yè)知識的求知欲望。針對上述問題,高校教師們除了在課堂上盡量多的增加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外,還采用了很多其它方法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例如,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yè),布置課后思考題,建立學科網(wǎng)絡課程平臺,或直接使用U盤或電子郵件將學習資料拷貝給學生。
(1)布置課后作業(yè)和課后習題。這是一種較為傳統(tǒng)的課堂輔助手段,這種方式能夠促使學生在課余時間復習和鞏固所學的知識。但實踐證明,這種方式并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只是被動地完成作業(yè),有時學生甚至認為是一種負擔,消磨學生的學習興趣。
(2)建立學科網(wǎng)絡課程平臺。這是在校園網(wǎng)內建立專門的微課服務器,服務器建設和維護對于一般任課教師有非常大的技術難度,需要計算機專業(yè)技術人員協(xié)助才能搭建和維護,而且目前校園網(wǎng)服務器是指派管理員權限的,一般任課老師不能隨意上傳資料。所以,建立專門的微課服務器對于普通任課教師來說不現(xiàn)實。
(3)使用U盤或郵件直接將學習資料拷貝給學生。這種方式效率底下,且資料混亂,沒有歷史記錄,而且也沒法滿足學生與老師之間交流的需求。
綜上所述,傳統(tǒng)的課堂輔助手段不能同時滿足師生實時交流、課程資料共享等需求。微信公眾平臺作為一種新型的交流互動平臺,免費且沒有廣告,作為課堂輔助手段具有更多優(yōu)點。
2 微信公眾號在教學中的優(yōu)勢
與上述三種方式相比,微信具有更加友好的操作方式,且平臺搭建方便,只需要在微信公眾號官網(wǎng)申請帳號就可以使用一些基礎功能。一旦學生關注了課程的微信公眾號后,教師馬上就與學生建立了交流通道,學生和老師可以就一個問題實施討論,這個過程不但能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的困惑,還可以激勵其它學生參與進來,將學生的社交欲望轉化為學習的動力。
除了實時通信功能以外,微信公眾號還可以將文本、圖片、音視頻等多種學習資料上傳至公眾號,學生可以使用碎片時間學習或復習課程內容。另外,還可以將這些資料分門別類,學生可以通過回復關鍵字查找資料,方便學生選擇感興趣的內容學習。
對于學生來說,微信公眾號的使用不會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和負擔。作者上課過程中,統(tǒng)計了兩個班的智能手機使用率,結果顯示,兩個班的全部學生人手至少一部智能手機,且人人都在使用微信。所以使用微信獲取信息已經(jīng)是大學生群體當中非常流行的一種方式。
3 微信公眾號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3.1 課程對象
遵義醫(yī)學院2015級計算機專業(yè)本科學生96人和3位任課老師。
3.2 目的
使用微信公眾號填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主要出于以下三點考慮:第一,增加學生的參與感,讓學生主動學習。第二,通過社會化學習模式,利用人的社交欲望,促使學生自覺學習。第三,通過曬作品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成就感。
3.3 內容設計
內容設計一般包括兩個階段,課前預習階段和課后復習階段。
第一,課前預習階段。在上課之前,任課教師發(fā)一段語音,語音內容包括本次課程的主要內容,重難點等。之后,學生一般會問一些問題,例如,本節(jié)課老師要教他們做什么案例?;蛘邔W生會請求老師教他們做一個特定的案例。通過這樣的交互,學生們明白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同時,老師也了解了學生的興趣點,然后根據(jù)學生的興趣點調整課堂講授方式和順序。
第二,課后復習?!癙hotoshop圖像處理”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設計能力和審美能力。在課堂上由于時間的限制,只能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點。設計能力和審美能力就只能在課后培養(yǎng)了。因此,我們會在每次課的課后提供每課臨摹,臨摹內容為使用本周所學內容制作一個完整的案例。同學們可以臨摹案例,并將自己的案例上傳到微信平臺曬作品,同時還可以看到其它同學上傳的作品。每一個臨摹題目還提供詳情功能,詳情的內容是本周臨摹作品的步驟教程,如果不會臨摹,也可以通過詳情內容自學。
4 課程微信公眾號構建的技術策略
使用微信公眾平臺,教師可以向學生推送形式多樣的課余學習資源,例如圖片、文字、視頻、語音、網(wǎng)頁連接等。這些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可供不同學習習慣的學生自由選擇。
4.1 注冊訂閱號
注冊微信公眾號需要5個步驟。第一,教師必須通過PC端瀏覽器登錄微信公眾平臺官網(wǎng)(https://mp.weixin .qq.com)點擊網(wǎng)頁右上角的立即注冊超鏈接進入微信公眾帳號的注冊頁面,然后填寫郵箱、密碼、確認密碼、驗證碼并點擊“同意并遵守微信公眾平臺服務協(xié)議”后注冊。第二,郵箱激活。打開你用于注冊微信公眾號的郵箱,會接收到一封來自微信官方的郵件,點擊郵件中的超鏈接便完成郵箱激活并自動進入公眾號選擇頁面。第三,公眾號類型選擇。公眾號為我們提供了訂閱號、服務號和企業(yè)號。其中服務號和企業(yè)號是面向公司或單位的,注冊這兩種帳號需要組織機構代碼,不適合個人注冊。所以選擇訂閱號,訂閱號可自定義菜單,可群發(fā)消息,擁有基礎消息接口,其功能足夠本次教改活動使用。第四,信息登記。在運營主體部分選擇個人,并填寫個人基本信息和短信驗證碼后點擊繼續(xù)。第五,公眾號信息填寫。這里需要填寫管理公眾帳號的微信號,所以申請者必須有一個個人微信帳號并且綁定銀行卡。
4.2 建立菜單
微信公眾號允許用戶定義三個菜單,每個菜單可以添加子菜單。添加子菜單的方法是使用pc電腦登錄微信后臺管理頁面,進入自定義菜單管理頁面點擊添加菜單按鈕進入菜單添加窗口。然后設置菜單名稱和圖片。微信菜單的點擊事件有兩個功能,分別是發(fā)送消息和跳轉網(wǎng)頁。發(fā)送消息是直接在微信聊天窗口發(fā)送一段模版消息,跳轉頁面是在微信中重新開啟一個窗口并打開一個制定的頁面。本應用所有功能都采用微信交互方式,所以選擇發(fā)送消息。根據(jù)教學要求,可以將菜單定義為教學動態(tài),章節(jié)內容和每周臨摹。由于本門課程共有9次課的內容,所以在章節(jié)內容當中菜單中分別添加9次課的課程內容。
4.3 每周臨摹交互設置
每周臨摹功能要求每周發(fā)布一個臨摹任務,這個任務可以通過公眾號的群發(fā)功能發(fā)布。但微信公眾號默認不提供評論功能,而本次教改要求學生做完臨摹任務后以評論的方式發(fā)到公眾號上以便大家交流。但微信的評論功能還在內測階段,所以還無法使用。但微信的開發(fā)接口非常豐富,我們可以自己搭建簡單后臺處理程序接受消息。根據(jù)需求,后臺只需處理兩種消息,即“1-d”和“2-d”,其它消息不予處理。這兩個指令中,1表示查看,2表示評論,d表示一個數(shù)組。因此,“1-d”表示查看第d周的臨摹任務和其它同學提交的臨摹作品,“2-d”表示對第d周的臨摹任務提交臨摹作品。
5 展望與問題
微信公眾平臺因其使用的便捷性,內容推送的高時效性和精準性等特點,既符合現(xiàn)代學生群體的行為習慣,也方便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定制個性化的交互規(guī)則和交互內容。這些特點必將為微信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推廣奠定良好的發(fā)展基礎。目前,作者認為騰訊作為微信唯一的運營商,能否長期永久的免費且無推送廣告,同時繼續(xù)開放第三方開發(fā)接口,這些因素在未來都不確定且直接影響微信在校園環(huán)境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吳迪,劉婉頤,鐘永科.TBL教學法在分析化學中的運用[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15.21(12):132-133.
[2] 梁展鋒,魏曉彤.基于微信公眾號構建微課平臺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6.1(234):59-61.
[3] 李蓉.運用微信建立移動學習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