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玲
摘 要: 漢字的特點是因義構形,是音形義的結合,這就形成漢字的構形理據(jù)。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關于識字教學的方法,往往見仁見智。教師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采取最適合這篇課文生字特點的策略組織教學。
關鍵詞: 識字教學 比較策略 趣味性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集中識字、隨文識字、集中與隨文識字相結合的方法,已成為目前識字教學的主流。二者既可獨立應用,又可相結合互為補充應用到識字教學實踐中。那么,無論是哪種形式的識字,都離不開科學地運用識字策略教學,從而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5月17日,我們小語培訓站以“基于漢字特點的識字與閱讀教學”為主題,開展了一次教學研討活動。課上幾位老師對于識字教學這一塊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用“比較”的方法設計識字教學。不同的是,他們各自采用了適合本課教學實際的“比較”策略,可謂精彩紛呈。
一、“路”“送”“趣”,相似含義偏旁的比較識字
擁有字理是漢字最主要的特征。適當運用字理進行教學,可以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其方法有分析明理、比較明理、演示明理、遷移明理等。當然,在識字教學中運用字理應該遵循難易適中、分步推進等原則,這樣才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識字能力。
《會走路的樹》是蘇教版國標本二年級下冊的一篇文章,王艷老師在教學本課時,采用多種形式進行識字教學。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把“路”“送”“趣”三個字放在一起比較識字。貌似很不相關的三個字,經(jīng)過王老師的一比較,卻把它們內在的相關點挖掘出來?!奥贰薄八汀薄叭ぁ比齻€字雖然偏旁不一樣,但它們的偏旁又似乎都跟“腳”有關,換句話說,都跟“走路”有關。王老師的解讀十分有趣、到位?!白阕峙浴钡淖种饕侵感枰媚_產(chǎn)生的動作,比如“跑”“跳”等。而含有“走”這個部首的字,則表示跑著完成的意思,文中的小鳥就是因為“有趣”,才會跑著看的,所以“趣”是“走之底”。王老師的解讀可謂妙趣橫生,不僅讓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而且使在座的各位聽課老師大開眼界。
漢字的特點就是因義構形,是音形義的結合,這就形成漢字的構形理據(jù)。遵循漢字理據(jù),就是要給小學生盡量講清楚所學漢字的構形原理,使小學生學得明白,知其所以然,在理解中識記,不僅可以減少死記硬背、機械摹寫的耗時費力和痛苦,而且增強學生識字的樂趣,有效地提高識記效率。
二、“吉”“如”“味”,相同偏旁不同位置的比較識字
關于識字教學的方法,往往見仁見智。我們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采取最適合這篇課文生字特點的策略組織教學。在引導學生讀字、觀察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到漢字結構的特點,感知同一偏旁位置不同,寫法不同。在江寧實小的姜玲老師執(zhí)教的《歡樂的潑水節(jié)》一課中,姜老師就巧妙地把“吉”“如”“味”這三個具有相同偏旁不同位置的漢字放到一起讓學生“比較”識記。姜老師首先讓學生觀察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學生立刻就注意到這三個字都有一個共同的偏旁“口”。接著,姜老師再次引導學生觀察它們的“口”都一樣嗎?學生很快注意到,這三個字中因為“口”所在的位置不同,寫法上也發(fā)生變化。最后,再引導學生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具體位置,由教師范寫,最后學生練習??梢娫谝龑W生讀字、觀察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漢字結構的特點,感知同一偏旁位置不同,寫法不同是“比較”識字的一種很好的策略。
三、“女”“奶”,由獨體字到作為合體字偏旁的比較識字
這使我不禁想起,由區(qū)進修學校組織策劃的我的“1+x”團隊學員中小殷老師的一個教學案例。她執(zhí)教的是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識字6》。教學生字時,她采用的就是把“女”“奶”這兩個字放在一起,讓學生觀察它們由獨體字到作為合體字偏旁在田字格中的變化。教學伊始,小殷老師首先出示的是“女”這個字,然后運用動畫的形式,把它變成“奶”中的女字旁,最后把含有“女”“奶”這倆字的田字格定格到一張PPT上。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輕輕松松地感受到由作為單個漢字到成為合體字偏旁的變化,以及它在田字格中位置的比較,學生都觀察得清清楚楚。我想,有了如此生動的PPT演示,有了如此巧妙的“比較”策略的引導,學生肯定會對這兩個字記憶猶新,肯定會牢牢記在心中。
小學低年級學生在剛進入學堂時,首先必須學會的是識字。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識字教學是比較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如果想做好一件事,首先對它要有興趣,而學生識字也是一樣的。運用恰當?shù)慕虒W策略,往往能大大激發(fā)孩子們的識字興趣,讓他們自愿、自主地識字。讓孩子們從思想上對識字產(chǎn)生興趣,我想就不可能學不好、寫不好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