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學術論文的內在品相

      2016-12-02 12:15朱壽桐
      文藝爭鳴 2016年9期
      關鍵詞:副標題品相邏輯性

      朱壽桐

      學術論文的內在品相,是關于文章表述的規(guī)范性乃至精致性,以及文體修飾的嚴密感等基本印象,雖然與論文內容密切相關,但總體上還屬于文章品相方面的考察。文章的外在品相可以通過對外觀的觀察得出相應的判斷,但文章的內在品相則需經過閱讀,當然可以是粗略的閱讀而得出的某種印象。這種關于論文內在品相的判斷雖然無須太多涉及論文論證的內容,但應該會比外在品相的觀察更容易影響對于論文質量的判斷。

      還是從論文題目說起。如果說題目的長度屬于論文的外在品相,則主標題與副標題的設置與搭配,應屬于論文的內在品相。主副標題的設置需要一定的必要性。一般而言,學術論文題目的設計應該本著經濟的原則,除非必要,一般可盡量減少副標題的設置。不少論文的主副標題設置并無必要,原來的副標題已足以表示論文的主旨和要義,所擬就的主標題常常只是擺設。擺設性的主標題在論文品相上至少顯得不夠大氣。

      什么情況下需要主副標題結構?一是論文的主旨或主要的觀點較為新穎,具有一定的發(fā)現(xiàn)力或創(chuàng)造性,即有必要在標題中明確標示,因而需要采取主副題聯(lián)合呈現(xiàn)的結構。例如《中間狀態(tài)的文學之盟——淺草一沉鐘社研究》一書,其標題設計就呈現(xiàn)出這樣的合理結構:一是主標題揭示非常鮮明同時也較新鮮的觀點,那就是將論述對象界定為“中間狀態(tài)”,同時也須將論述對象通過副標題進行明確界定。二是主副標題之間的學術涵蓋面有所參差。當主副標題的涵蓋面不完全一致時,往往是副標題涵蓋的學術面更小一點,具體一點,主標題所標示的學術涵蓋面則更寬闊一點。實際上,副標題是主標題的具體化。如論文《文學是戰(zhàn)斗的——論左翼文學的理論創(chuàng)新》就符合這種合理的標題結構:“文學是戰(zhàn)斗的”,是一種判斷,是左翼文學的核心觀念,副標題則具體點示出論文對這種觀念一個方面性的考察,也就是理論創(chuàng)新方面的考察?!杜_灣中生代詩人兩岸論》一書中收錄的論文《給他光,于是他有了詩——論向陽的燈光詩思》,就屬于這樣的主副標題聯(lián)袂呈現(xiàn)現(xiàn)象。這樣的主副標題設計可以奏相互補充、相得益彰之效。三是副標題論述的對象與主標題表明的觀點、態(tài)度,可能處于某種參差狀態(tài),需要分別加以呈現(xiàn)。例如一篇文學論文的標題是《五詳(紅樓夢),三棄(海上花)?——張愛玲與中國言情文學系譜的斷裂與重構》,主標題以疑問姿態(tài)和語態(tài)出現(xiàn),副標題顯示出作者對論述內容的把握與肯定,這就造成了論題觀點、態(tài)度的互補性,拓展了題目表達的信息面和學術張力。

      主副標題的設置切忌兩者相互構成同義反復的關系,或者主標題過于虛張,無助于拓展論文的信息面和張力。設計主副標題,經濟原則、有效原則至為關鍵。當然,另一方面也應看到,有些論文必須以主副標題聯(lián)袂呈現(xiàn)的方式才能完整,但由于論述內容屬于舉例型的,論文的品相仍然會因此而大打折扣。這里說的是那種常見的論文,主標題可能有款有型,副標題卻是“以什么為例”之類,這樣的論文題目設計必須有副標題,否則主標題標明的學術任務無法完成,可副標題又顯示著文章不過是舉例型的說明,顯示作者對這個論題實際上沒有充分的學術準備,也無力進行整體把握。這種論文設計格局令人覺得作者借主標題虛晃一槍,而副標題則表明他的學術把握力已捉襟見肘。

      論文的內在品相從文章的結構方式也很容易進行觀察。一般而言,論文的結構如果呈現(xiàn)出“平面設計”的品相,其學術質量就會顯得比較一般化,而如果論文結構呈現(xiàn)出層層深入的立體縱深品相,論文的質量就比較容易得到保證。經常看到論文的內在結構都是“平面化”的,即一個基本立論,分別從并列的三個方面和兩個方面進行論述,這三兩個方面既不構成逐步深入層次,也不構成逐層疊加規(guī)制,那就是一種典型的“平面設計”?!捌矫嬖O計”的文章結構或者比較適合于講課,但用于學術論證則顯得有些平俗,可惜的是這樣的論文往往并不鮮見?!捌矫嬖O計”的論文往往像高中生做問答題一樣,根據(jù)“知識點”分別鋪開加以說明,而不是履行論文的論證責任。一個觀點的論證需要層層深入的說理,或者需要不斷提升的觀照,吁求的是論文的立體化結構效應。一個文學理論的觀點或者文學史的觀點,在論文中如果能進行三個層次的步步深入的論證,或者進行兩到三個層級的提煉,其學術力度無疑會得到有效增強。例如,寫一篇《魯迅的文學身份、批評本體寫作與漢語新文學的發(fā)展前景》一文,所設計的結構:首先是“魯迅雜文性質的論辯”,認定魯迅雜文并不屬于“文學創(chuàng)作”;其次是“批評本體的理論意義”,進一步論證,魯迅雜文雖不是“文學創(chuàng)作”,但是一種特別的“文學寫作”,是批評本體的文學寫作;再次更深一步,論述這種寫作對于漢語新文學發(fā)展的意義。這在論文內在品相上就是層層遞進的結構,應該比“平面設計”的文章寫法更有效果。

      從小標題和內在結構上能夠讓人看出論文有步步遞進或者層層疊加的品相,會使人感到論文具有相當?shù)膶W術氣質,甚至具有一種力度逼人的內在品質;而如果滿足于“平面設計”會給人感到文章的拼湊痕跡,至少是沒有鋒芒,缺乏力量。

      論文的內在品相還常常體現(xiàn)在論文語言上。這里所說的當然是比較外在的學術操作語言。論文的語言應該具有真理性的氣度和邏輯性的力量,這樣的語言氣度和力量從文章表述的品相(字面)上就能做出初步判斷。一般來說,較多地使用第一人稱代詞“我”,或者類似的指代詞如“筆者”等等,就會較大幅度地削弱論文語言的真理性氣度,同時也會減弱論文語言的邏輯性力量,因為真理性的表述首先應該具有某種客觀姿態(tài),盡可能隱退個人主觀的發(fā)言角色,故最好少用第一人稱;至于論文語言的邏輯性,常常需要遠離主觀判斷甚至是情感語態(tài),因而也不宜多用“我”作為主語。論文語言運用方面這也許就是一個規(guī)律:內在品相較好的論文一般不會常用第一人稱做強加式的、武斷式的,其實可能是外強中干式的表述,如果論文語言中較多地出現(xiàn)“我認為”“我覺得”“我感到”或者“筆者”如何如何等等,這就表明這篇論文的內在品相不夠好,這樣的論文語言,不能給人以真理性、邏輯性的語感。其實,類似于“什么什么之我見”的文章題目,突出了個人的見解,相應地削弱了論文的觀點的客觀性和邏輯性,用在學術論文上同樣顯得品相不高。

      學術論文的規(guī)格和屬性要求它所論證的觀點,它所舉證的材料,它所提出的見解必須反映某種真理性或者公理性的內容,必須體現(xiàn)歷史的客觀形態(tài),必須表述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真實的規(guī)律,這樣的內容都需要盡可能遠離個人的主觀觀察和主觀判斷,因而,第一人稱“我”及其類似的指代在學術論文中不宜過多出現(xiàn)。

      除了第一人稱代詞而外,影響論文內在品相的論文語言因素還有一些敏感的結構助詞和判斷詞的使用?,F(xiàn)在的寫作網絡化現(xiàn)象較普遍,網絡化寫作常常只強調表達的效率而不求表述的精致,結構助詞亂用、混用現(xiàn)象越來越司空見慣,導致許多論文寫作者常常濫用“的”字,而忽略結構助詞“的”“得”“地”的傳統(tǒng)分別。這樣的結果雖然可能對于語言使用規(guī)范方面并無大礙,但在論文品相上就給人以一種粗糙、不夠精致的印象。

      網絡語言,除非是必需的引用,一般在學術論文中應該避免使用。這種語言現(xiàn)象的處理原則應該視同于俚俗語言?!耙囐u漿者流所操語”當然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美學營養(yǎng),可以用于文學創(chuàng)作以及一般的講稿,但在學術論文中基本上應該避免。網絡語言也是如此,如果并非研究網絡及網絡語言的學術論文,過多地倚重于網絡俚語,論文中充塞著諸如“普大喜奔”“顏值”“80后”“90后”甚至“00后”等過于網絡化的詞匯,就會使論文的內在品相大受影響。學術論文的語言應該是最富于邏輯性和規(guī)范化的書面語言,所表述的概念應該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成熟意義,而網絡詞匯一般不具備成熟穩(wěn)定的概念意義,常常帶著某種戲謔、調侃的生動意味,有時明顯是臨時性的表達,即使作為概念使用也往往消解了其中的意義厚度,在學術論文中使用就非常不合適。也許用于講課、做報告可以起到“接地氣”、活躍氣氛,便于與觀眾取得互動互信效果的作用,但用于論文語言,于文章體格不合,至少會影響論文的品相、氣質。

      學術論文語言的規(guī)范性、嚴謹性是論文內在品相的必然體現(xiàn)。除了網絡語言、俗語俚語慎重使用而外,一些縮略語、簡稱等等也要慎重對待。鑒于學術論文科學性、嚴肅性的品質考量,語言表述的嚴密、準確、規(guī)范,甚至包括無可挑剔的邏輯性,便是論文內在品相的當然之義。在語言運用方面,哪怕是約定俗成的語言現(xiàn)象也要慎重對待。一般來說,在一篇論文中,眾所周知的縮略語在第一次出現(xiàn)時,也需要以全稱的方式呈現(xiàn)。之后,為了語言的簡練和論述的方便,或可以用簡稱。例如“社科聯(lián)”“作協(xié)”“文聯(lián)”等等都可以如此處理。但有些名稱的縮略形式卻并未經過約定俗成的鍛煉,一般而言就不應用縮略形式。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領域,常有人在論文中將“文學研究會”縮成“文研會”就不夠嚴肅,不夠規(guī)范。這樣的處理都會給人一種論述的粗疏感。

      外國作家的名字也是如此,第一次出現(xiàn)在論文中的時候最好名和姓氏都寫全,之后為了簡便才可以只寫其姓。另外,同一個外國作家的名字,在文章中出現(xiàn)兩種和兩種以上的同音異形的漢字書寫,如有時候將佛洛伊德寫作弗洛伊特,甚至是弗羅依德,都會給人以不嚴謹?shù)挠^感。當然直接出現(xiàn)在引文中又另當別論,魯迅就曾將弗洛伊德寫作茀羅特,直接引用時反而不能有任何“規(guī)范化”的處理。

      學術論文的語言強調邏輯力量,這當然主要須通過論證過程的邏輯方法的運用,但文字的洗練、嚴密和精準也常常是達到這種效果的重要途徑。甚至論文表述的語氣也會對論文語言的邏輯性產生影響。如果語氣足以顯示洗練、嚴密和精準的風格,論文的品相就會自然地呈現(xiàn)一定的學術力量。而論文語氣顯示洗練、嚴密和精準的語言方法有多種多樣,盡量少用判斷詞+結構助詞即“是……的”語式,少用“筆者以為”之類的強行判斷句式,相信是這些語言方法之中的應有之義。論文寫作者應有能力避開“是……的”這種拉聲拉氣、老氣橫秋、拖泥帶水、軟弱散漫的表述句式,盡可能使得論文語言趨向于精練、干脆、干凈利落。例如,“新批評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英美文壇流行起來的”,如果微調成另一種句式:“新批評流行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英美文壇”,避免了判斷語的遲緩和黏滯,顯得特別干凈利落。其實在藝術文體的使用中也是如此。郭沫若的話劇《屈原》在重慶排練時,扮演嬋娟的張瑞芳排演到要訓斥叛變了老師的宋玉:“宋玉,你是個無恥的文人!”演員比畫著,總覺得力道不夠,終于建議將這句臺詞中的“是”改成“這”,變?yōu)椤澳氵@個無恥的文人”。郭沫若拜服,稱張瑞芳是他的“一字師”?!笆恰笔桥袛嘣~,沒有力道,變成“這”,使得主語與賓語不再是判斷關系,而是更為肯定的同位語關系,語氣頓時就強化了許多。

      學術論文的寫作需要研究者具有謙虛謹慎的態(tài)度,所以在論文語言表述方面須注意分寸。論文提出的內容和觀點,研究者應該保持充分的自信,如果自信不夠,體現(xiàn)在論文語氣方面就會出現(xiàn)與謙虛初衷不相符合的問題。論文寫作中為了彰顯謙遜、謹慎的態(tài)度,往往習慣于用“似乎”“好像”“幾乎”“也許”“或許”等等顯得比較低調的語詞,語氣是不那么生硬了,但應該知道這樣的謙辭和讓步詞語用多了,在論文品相上就影響了該文體表述應有的確定性、嚴謹性,反為不美。

      以上從標題設計、結構方式和語言策略三個方面,闡釋了論文內在品相的問題。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論文的品相并不代表論文的品質。無論外在品相還是內在品相都非常好的論文,未必是品質很好的論文,但如果品相不夠好,一般會影響到論文品質的成就。畢竟,論文品相是其品質的一種表現(xiàn)形態(tài)。

      猜你喜歡
      副標題品相邏輯性
      科技書稿的邏輯性審查方法歸納
      面相與品相
      邏輯性
      面相與品相
      淺議副標題在寫作中的妙處
      淺談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小學生個性化學習
      給《最后一課》擬個副標題
      例說物理教學語言的科學性和邏輯性
      白河县| 淮北市| 睢宁县| 兖州市| 丰都县| 古蔺县| 苏尼特右旗| 云梦县| 乐安县| 吉首市| 鄂州市| 樟树市| 额济纳旗| 静海县| 鱼台县| 繁昌县| 威远县| 上栗县| 镇康县| 镇赉县| 潮安县| 健康| 德保县| 博乐市| 奈曼旗| 蒙城县| 衡东县| 建水县| 香港| 达日县| 宜阳县| 禹州市| 三穗县| 通州区| 竹北市| 东城区| 绥滨县| 永康市| 东兰县| 灌阳县| 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