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麗
?
讓音樂伴隨孩子成長
于 麗
【摘 要】鋼琴被稱為“優(yōu)雅的裝飾品,漂亮的家具,復雜的產(chǎn)品,地位的象征,表演家的道具,古典和通俗作曲家的靈感源泉?!彪S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已開始走向千家萬戶,中國現(xiàn)在有成千上萬的孩子在學琴,面對這樣一個趨勢,我們應去研究孩子的心理和教育方法,真正讓音樂伴隨孩子成長。
【關鍵詞】早期教育 藝術教育 音樂理論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臺市安豐鎮(zhèn)中學)
眼下,一提起早期教育和智力開發(fā),很多人會不約而同地選擇讓年幼的孩子學鋼琴。被稱為“樂器之王”的鋼琴,雖然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的確被公認為是孩子進行藝術教育和早期教育的首選樂器,但它并不是對所有孩子都具有同樣的吸引力。我曾聽說過這樣一件事情:一個在許多方面都很出色的小女孩為了逃避練琴,不惜把自己的手指弄破或故意將鋼琴搞壞。其實,不同的孩在會有不同的興趣,而不同的孩子他們的才智顯露也會各趨不同的類型,如:有的是語言型的,有的是邏輯數(shù)學型的,有的是音樂型的,有的則是身體動覺型的等,我們應通過對孩子興趣愛好作長期仔細的觀察和反復與孩子交談、商量,后確定孩子早期教育的項目,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請別忘了讓孩子自己選擇。
據(jù)說,經(jīng)過“音樂胎教”的孩子出生后,大多神態(tài)安詳,笑容可愛,悟性也高。當嬰兒躺在襁褓中,媽媽常用她特有的甜美動情的“搖籃曲”哄孩子入睡;稍大,在給孩子選擇玩具時,也總喜歡挑選能發(fā)出聲音的玩具,這些都說明,孩子在平時生活和成長過程中,音樂總是相伴左右的,但如果我們不能因勢利導地及時啟迪孩子發(fā)現(xiàn)音樂,親近音樂,那多可惜。許多孩子喜歡音樂是出于天性,而有些孩子則是通過引導、啟發(fā),才對音樂逐步產(chǎn)生興趣的。但不管是那類孩子,我們都應細心呵護他們親近音樂的態(tài)度。對一些“并不喜歡音樂”、“討厭音樂”的孩子,我們要深入細致地觀察了解他們。有的孩子因手指短小,唱歌走音或參與音樂律動時動作不協(xié)調(diào),節(jié)奏感不強,被大人們輕易定論為“沒有音樂細胞”、“不是學音樂的料子”,久而久之,這些孩子產(chǎn)生了悲觀情緒,采取了遠離音樂的態(tài)度。面對這類孩子,首先,應告訴他們,手指短小的人手指靈活程度才更高,貝多芬的手指就是既粗又短,是個證明;唱歌走音,動作不協(xié)調(diào),節(jié)奏感不強,都是由于缺乏訓練造成的。只要喜歡音樂,解決這些問題都不難。當然解決這些問題可采用各種方法,如:吸引他們參與唱歌,聽音樂欣賞、聽故事、演奏或表演,使他們逐步忘記或否定別人曾強加給他們的“緊箍咒”,從而煥發(fā)出他們本應有的熱愛音樂,熱愛生活的熱情。
學習音樂,本來是件樂事,但長長由于一些失誤,使不少孩子由原來的興趣盎然、信心百倍下降到望而生畏,不知所措。學習音樂是個長期而又細致的育人過程,這點是萬萬急不得的。孩子接觸音樂的初期,主要是讓孩子親近音樂,喜歡音樂,并且從內(nèi)心萌發(fā)出愿意為學音樂而付出努力的強烈愿望,這時,作為老師我們不能用高深的音樂理論唬學生,也不能用枯燥的技術訓練束縛學生,而是通過學生樂意接受的方式,比如,對于初學鋼琴的孩子而言,他們開始并不了解學習鋼琴是怎么回事,于是我自己編了這樣一則兒歌,”我們都有兩只手,兩只靈巧的手,左手和右手,它們都是好朋友,左手飛走了,右手把它拉住了”、“五線譜,像樓梯,向上高,向下低。日光燈,停四拍,一塊磚,停二拍”等形象生動,邊唱邊練,孩子一下子觸摸到了鋼琴的魅力,從音樂中感受到了快樂,當然,我們還應細心觀察并重視孩子在各項音樂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的智力閃光和創(chuàng)造精神。待他們逐步進入音樂花園,再帶領他們?nèi)ゲ删驁@中最芬芳的花朵,教唱好聽的歌,彈動人的世界名曲,欣賞音樂的演唱與演奏,并帶領他們走進各類高水平的音樂會,讓他們現(xiàn)場感受音樂的魅力,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讓孩子感受的途徑和方式還有許多;對孩子的依賴;及時而中肯的評價;適時適度的獎勵;鼓勵其與學習音樂的同伴建立友誼;開展必要的學習競賽;組織孩子間的觀摩和音樂會……總之,我們決不能讓孩子把學習音樂看成是一件“苦差事”,而產(chǎn)生厭煩、抵觸情緒,而應千方百計地使孩子從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快樂,進而十分樂意地把學習音樂看作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樂事。
自信,這種心理品質(zhì)并不是一個人生來俱有的,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向孩子灌輸“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思想,首先要自己看得起自己,不要被暫時的落后和遇到的困難、挫折所嚇倒。用音樂作為開啟他們智慧大門的金鑰匙,通過多種活動讓他們?nèi)谌爰w中,同享成功之樂。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我認為責任心也是孩子身旁一位得力的“隱身老師”。因為它可以在大人不在身邊時,幫助和督促孩子獨立做好每一件事。對一個學琴的孩子,應因人制宜的設計教學計劃,并及時檢查學習情況,通過耳濡目染,孩子們從小都變得很有責任心,按時上課練琴。有一位學生在他的一篇作文中寫道:“幼時,練琴是一種負擔;稍大,練琴是一種責任;現(xiàn)在,練琴則是一種享受?!笨梢?,樹立責任心的重要性,不管孩子長大干什么事情,做什么工作,他們都會很有責任地努力去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