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偉
摘 要: 十八大報告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班主任作為學生德育工作的主體,有效開展德育工作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面對德育工作的現(xiàn)狀和特點,班主任應隨著形勢的變化確定德育內容的重點,切合學生實際,充實德育內容,改進德育方法,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 班主任工作 德育工作 有效途徑
十八大報告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薄傲⒌聵淙恕笔状未_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即教育事業(yè)不僅要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還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體系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舵手,是學生成才的導師,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教育的目標是“德才并重,以德為主”。班主任必須清楚認識到德育工作的現(xiàn)狀和特點,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努力當好“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一、高職院校學生德育工作的現(xiàn)狀
由于高職教育在培養(yǎng)目標、生源結構、社會認知、自身發(fā)展等方面具有特殊性,高職德育工作不僅要與普通高等教育一樣積極應對時代變遷、社會轉型帶來的挑戰(zhàn),而且要積極應對高職教育自身發(fā)展的挑戰(zhàn),因此,新形勢下高職生德育工作的嚴峻性、艱巨性、復雜性明顯增強。當前制約高職德育工作有效開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確立和發(fā)展,加之中西文化的沖突,新舊觀念的碰撞,各種社會思潮的影響,學生思想意識多元化,引起學生思想道德意識的困惑與迷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他們思想觀念的混亂和道德的喪失。二是高職教育應用性的缺陷與社會認識的片面化導致對德育工作的忽視?,F(xiàn)代高等職業(yè)教育本著“理論夠用、強化實踐”的原則,側重強化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增強學生職業(yè)競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想道德教育。班主任尤其是任課教師很難擺正德育工作的位置,使學校德育工作處于“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尷尬地位。三是高職學生本身的特點增大了德育工作的難度。目前,高職院校學生主要是普通高中中等以下水平的學生,初中中下游水平的低年齡學生,職業(yè)中學、技工學校、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對口生。這部分群體不同程度地帶有自我約束力不強和思想活躍的特點,缺乏刻苦學習的動力,人生追求模糊多變,不良習慣較多,專業(yè)思想不穩(wěn)定,興趣廣泛而不專,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政治學習漠不關心,對人生價值的認識偏向,理想淡化。四是高職院校德育合力薄弱,手段和方式單一,內容枯燥,陳舊的德育理念與現(xiàn)實脫節(jié)導致德育教育缺乏說服力,結果事倍功半。
二、高職院校班主任創(chuàng)新學生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班主任德育工作應隨著形勢的變化確定教育內容的重點,切合學生實際,不斷充實德育內容,改進德育方法,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當好心理醫(yī)生,對癥下藥,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
“教師應當是心理醫(yī)生”是現(xiàn)代教育對教師的新要求。每個學生的素質、才能、知識、個性和興趣等都是有差異的。這就要求班主任深入學生中間,與學生交朋友,熟悉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及時了解學生中間存在的問題,區(qū)別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做學生德育工作,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把握學生思想脈搏,對癥下藥,達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特別要遵循心理規(guī)律,注重心理輔導,通過教育、疏導、啟示,使學生的思想問題得到解決。部分學生心理素質脆弱,在學習上緊張、焦慮乃至恐懼;在人際關系上懷疑、孤僻、嫉妒;在社會關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樂趣。針對這些現(xiàn)象,班主任應該引導學生培養(yǎng)現(xiàn)代意識、競爭意識,培養(yǎng)開拓精神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們在集體交往中保持融洽、正常的心境,促進學生個性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二)開好主題班會,潤物無聲,體現(xiàn)德育內容的科學性。
主題班會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參與性為一體,寓教于樂,陶冶學生的情操,轉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班主任要注意科學選取主題班會內容。內容豐富,符合實際的主題班會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藝術審美能力、心理素質的提高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例如可以開展“中國夢”演講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愛國主義思想,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可以開展獻愛心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奉獻精神,可以針對當前的焦點熱點問題展開討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等等??傊?,主題班會形式要呈現(xiàn)出多樣性,內容要體現(xiàn)出新穎性,通過主題班會,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三)把好時代主流,挖掘資源,實現(xiàn)德育載體的社會性。
德育方面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重視德育的理論灌輸,輕視道德的實踐教育。事實上,道德實踐活動恰恰是學生所缺乏的。因此,德育工作要走向廣闊的社會,充分發(fā)揮社會這個龐大教育載體的功能,實現(xiàn)德育內容與載體的社會性。廣闊而深厚的社會德育資源是學校德育教育賴以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和源泉。高職學生入學后,渴望認識社會,但由于思想認識上不成熟、判斷選擇能力較低,來自開放的信息社會的各方面影響已經(jīng)作用于他們,并客觀地與校內德育結合在一起,學校德育缺乏對社會德育資源的挖掘和利用,造成他們過于關注社會的消極方面,盲目隨從和對學校德育的逆反。因此,德育工作必須充分適應時代發(fā)展的新要求,用社會發(fā)展的主旋律引導和激勵學生,使他們自覺地把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與社會的發(fā)展融為一體。滿足廣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新需求,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和社會認知中接受時代進步的新思想、新觀念和新規(guī)范,增強在社會大環(huán)境中滌蕩心靈、審視自我、奉獻社會的責任感。
陶行知先生說:“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班主任要切實扮演好德育教育的角色,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培養(yǎng)“有德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