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劉蘭
摘 要:高中語文作文評價方式基本都是“生寫師評”,但這種模式收效甚微。本文倡導實行學生互批,針對如何提高作文互批的時效性,提出切實可行的教學措施。
關鍵詞:高中語文 作文評價 互批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042-01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也普遍比較重視寫作方法指導,但作文評價方式常常是教師遺漏的環(huán)節(jié)。教學實踐中,作文評價以“生寫師批”模式為主。但該模式存在很多弊?。海?)高中語文教學任務重,大班教學情況下,教師想精批細改,也力不從心。所以作文批改多是只打分、不寫評語;或為節(jié)省時間,寫評語只批評不表揚;(2)教師耗費過長時間精批細改,導致作文講評延遲,評價缺乏時效性,收效甚微。
葉圣陶先生曾直言不諱:“我當過語文老師,改過學生們的作文本不計其數(shù),得到一個深切的體會:徒勞無功。我先后結識的國文教師不在少數(shù),這些老師都改過不計其數(shù)的作文本,他們得到的體會跟我相同,都認為改作文是一種徒勞無功的工作”。[1]所以我們應轉變作文評價方式,將作文批改權還給學生,提倡互批,讓學生“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新課程標準)。
那么,如何提高作文互批的時效性呢?
1 對于批改原則、內容、形式達成共識
1.1 原則
①多批少改;②表揚為主,批評為輔;③賦分應綜合內容、結構和語言;④賦分參照江蘇省高考語文作文閱卷標準。
1.2 內容
評改主要從文章內容、語言、結構、卷面四個方面進行。①內容:中心是否明確,內容是否充實等;②語言:其是否通順、連貫等;③結構:條理是否清楚等;④卷面:是否整潔、美觀等。當然對于寫作基礎好的同學,還應引導學生寫作向創(chuàng)新、有深度,有文采等方面發(fā)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評語內容也應相應突出以上內容。特級教師魏書生要求學生逐步能從以下十個方面寫出具體評語,可作借鑒:①格式是否正確;②卷面是否整潔;③錯別字幾個;④有幾處病句;⑤標點符號有幾處明顯的錯誤;⑥文章的中心是否鮮明、集中;⑦文章的選材;⑧文章的結構;⑨表達方式;⑩語言是否簡潔、流暢、深刻。[2]
1.3 形式
批改符號:在學生互批前,要教學生使用統(tǒng)一修改符號,如錯別字、增刪、調換等符號。
批語形式:有眉批、旁批、總批。眉批和旁批用來指出作文中局部的優(yōu)缺點,總批用來指出全文的總的優(yōu)缺點。
2 小組討論審題立意,統(tǒng)一標準
在正式動筆批改前,不妨先讓學生分小組討論,最后由小組長匯報討論結果。討論內容:該題目應如何審題立意?,F(xiàn)今江蘇高考作文重點考察新材料作文,一則素材常有幾種解讀,但不同的審題立意并不都是都是同等地位,立意也分優(yōu)劣。所以需組織學生討論,并在教師指導下統(tǒng)一意見。這樣學生批改才能有統(tǒng)一的打分標準。教師切不可為了節(jié)省時間而包辦,謹記:學生自己得出的結論永遠要比教師灌輸?shù)纳羁痰枚唷?/p>
3 示范批改,樹立榜樣
學生動手互批前,教師應瀏覽全體學生作文,并選一篇具有代表性的病例文(不記名)投影展示,示范批改。葉圣陶先生曾說:“所謂改,無非給學生示范,那樣想不合適,那樣寫不妥當”[3]強調教師的示范批改的表率作用。此舉能幫學生從示范中直觀感受,學會批改。
在此,特別強調批語示范,因為學生對修改錯別字、病句等比較熟悉,但對寫評語則比較陌生。教師示范寫評語時要多用鼓勵性語言,絕不可漫不經(jīng)心、冷漠無情地隨意寫幾句批語,或記上一個極不公平的分數(shù)。蘇霍姆林斯基告誡我們:“在任何時候也不要急于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shù),請記?。撼晒Φ臍g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盵4]所以評語首先要明確指作文優(yōu)點,增強學生自信,再婉轉指出其缺點,并提出具體修改意見,供其參考。
4 小組合作,以讀促改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法;心理學表明,人們總是嚴以律人、寬以待己,因而不易發(fā)覺自己文中的錯誤之處,卻總能輕易發(fā)現(xiàn)別人寫得不妥之處。教師不妨利用此特點,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互批。
具體做法:把全班學生劃分若干組,每組四人,任命一組長。兩人改一本,寫好眉批和總批。批改完后,本組交流,發(fā)現(xiàn)錯批、漏批或批語不當?shù)募皶r轉告主批人。每個學生對自己所看作文在自己的筆記本上給個分,由組長取四人的平均分數(shù)寫在作文本上,并分別簽名。
批改過程中,強調以讀促改。葉圣陶先生說:“寫完一篇東西,念幾遍,對修改大有好處?!庇终f:“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己會發(fā)現(xiàn)?!盵5]然后要求學生記下妙語佳句、新穎的開頭結尾、好文題等,以便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5 實時指導,及時反饋
任何一種的教學活動都是雙向交流的活動。學生的互批當然也離不開教師的參與。在學生批改過程中,學生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教師應作為組織者和旁觀者,加強巡回指導,隨叫隨到,適時點撥,并鼓勵學生多查閱手頭資料,不輕易下結論,多集思廣益,特別要強調批語盡量做到精準無誤,要能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
互批結束,教師應及時反饋作文情況,設計佳作展示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一個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交流優(yōu)秀篇目,找出寫得最精彩的片斷、語句,并談出好在哪里,在班內交流。再編入個人佳作集或發(fā)表在班內黑板報上,使學生在愉悅、自信的心態(tài)中,完成作文教學過程。
綜上所述,指導學生互批時,先統(tǒng)一批改符號、內容、原則;再指導學生討論,在審題上得出一致結論;然后教師示范批改,尤其注重評語示范;然后學生動手,分小組批改;最后及時反饋,展現(xiàn)佳作,增強學生寫作信心。如此環(huán)環(huán)相扣,多次實踐,則有望達到葉圣陶先生所說的“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的良性循環(huán)。
參考文獻:
[1] 全國中語文會編.葉圣陶、呂叔湘、張志公、語文教育論文集[C].北京:開明出版社,1995.
[2] 魏書生.語文教學[M].沈陽:沈陽出版社,2000.
[3] 魯迅.魯迅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4] 蘇霍姆林斯基. 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1984.
[5] 劉國正.葉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