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城市流動兒童與城市居民子女學習適應性及其相關因素的比較研究

      2017-01-04 18:51劉巖
      課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11期
      關鍵詞:城市居民顯著性量表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2-0213-02

      1.前言

      城市流動兒童與城市居民子女相比,他們在學習適應性發(fā)展上存在什么差異,這是許多外來工家長、學校教師、教育管理部門都極為關心的一個問題,對這一問題的調查研究,可以為家長、教師、教育管理部門提供一個整體印象,并為他們做出相關決策提供參考依據(jù)。本研究的目的旨在了解流動兒童與城市居民子女學習適應性發(fā)展及相關因素的差異,為家長、學校、教育管理部門更好地了解城市流動兒童這個群體的特征提拱依據(jù)。

      2.研究工具與方法

      2.1被試與實施

      以中山市火炬開發(fā)區(qū)、東區(qū)、中山市南朗鎮(zhèn)、民眾鎮(zhèn)等4個鎮(zhèn)區(qū)流動兒童為樣本,隨機抽取6所公立混合中小學,其中4所小學,2所中學,小學五、六年級,初二、初三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被試年齡范圍為10-14歲。共發(fā)放問卷1113份,回收有效問卷996份,整個調查的回收有效率為89.5%。其中男生506(50.8%)人,女生490(49.2%)人,性別人數(shù)分布無統(tǒng)計學上的顯著性差異(2=0.257,df=1,P=0.612)。城市流動兒童592(59.4%)人,城市居民子女404(40.6%)人,學生來源人數(shù)分布上存在顯著性差異(2=35.486,df=1,P=0.000)。經(jīng)檢驗,所有被試在性別×年級的分布上無統(tǒng)計學上的顯著性差異(2=2.283,df=2,P=0.319)。學生來源×性別的人數(shù)分布上存在統(tǒng)計學上的顯著性差異(2=12.368,df=1,P=0.000),學生來源×年級的人數(shù)分布上存在統(tǒng)計學上的顯著性差異(2=24.725,df=2,P=0.000)。

      2.2學習適應性量表(AAT)

      采用華東師范大學心理系周步成等人1991年修訂的學習適應性量表(簡稱AAT),該量表的折半相關系數(shù)為0.71-0.86,重測相關系數(shù)為0.75-0.88。崔崴嵬、孟慶茂等人的研究表明,該量表具有較高的結構效度。內容量表由學習熱情、學習計劃、聽課方法、學習技術、學校環(huán)境、獨立性、毅力、家庭環(huán)境、身心健康等9個內容組成。

      2.3父母養(yǎng)育方式評價量表(EMBU)

      采用岳冬梅修訂的父母養(yǎng)育方式評價量表(EMBU),包含中國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11個因子,其中屬于父親的有6個:情感溫暖、理解(FF1),懲罰、嚴厲(FF2),過分干涉(FF3),偏愛被試(FF4),拒絕、否認(FF5),過度保護(FF6);屬于母親的有5個:情感溫暖、理解(MF1),過分干涉、過度保護(MF2),拒絕、否認(MF3),懲罰、嚴厲(MF4),偏愛被試(MF5)。

      2.4學習自我效能感量表

      選用張敏和雷開春編制的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量表,該量表共21個項目,采用5點記分。經(jīng)檢驗,該量表的同質性信度系數(shù)α=0.8717,重測信度r=0.767(P<0.01)。

      2.5數(shù)據(jù)分析

      所有數(shù)據(jù)由SPSS 19.0進行統(tǒng)計分析,主要包括2檢驗、雙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單因素協(xié)方差分析(ANCOVA)。

      3.結果與分析

      3.1城市流動兒童與城市居民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比較

      兩個群體父母受教育程度存在統(tǒng)計上的非常顯著性差異。從人數(shù)分布來看,城市居民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比例(44.5%、38.3%)遠遠高于流動兒童父母(24.7%、15.4%)。這說明城市流動兒童父母受教育程度要遠遠低于城市居民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

      3.2城市流動兒童與城市居民子女在學習適應性全量表、各分量表及各內容量表標準得分上的比較

      以學習適應性全量表、各分量表及內容量表的標準分為因變量,以學生來源為分組變量,以年級和性別為協(xié)變量,進行單因素協(xié)方差分析(ANCOVA)。城市流動兒童主要在學習環(huán)境的適應上低于城市居民子女,而在整體上,流動兒童與城市居民子女的學習適應性發(fā)展并不存在明顯差異,流動兒童可以較好地適應城市學習生活。

      3.3城市流動兒童、城市居民子女初中學習適應性發(fā)展良好率的比較

      根據(jù)學習適應性發(fā)展的等級結果,將評定等級為4,5兩個等級確定為適應良好。對城市流動兒童與城市居民子女在學習適應性全量表、各分量表及各內容量表上適應良好比例的比較如表1所示。流動兒童在上述5個內容量表的適應性發(fā)展上特別突出、特別優(yōu)秀的人數(shù)相對較少。

      表1 流動兒童、城市居民子女初中學習適應良好率的x2分析結果

      3.4 ?城市流動兒童與城市居民子女在學習自我效能、社會支持、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上的差異比較

      由于流動兒童、城市居民子女在取樣上存在年級(2=24.725,df=2,P=0.000)和性別(2=12.368,df=1,P=0.000)差異,為了排除取樣差異對結果可能帶來的影響,我們以性別、年級為協(xié)變量,以自我效能、社會支持、父母教養(yǎng)方式為因變量,以學生來源(流動兒童、城市居民子女)為分組變量進行單因素協(xié)方差分析(表1)。與城市居民子女相比,流動兒童獲得的社會支持程度要低,農民工父母對子女缺少情感溫暖、理解,父親較少干涉子女的生活,對子女學習生活不聞不問的較多,母親更嚴厲地懲罰兒童。

      3.5 ?城市流動兒童、城市居民子女性別、年級對學生適應性影響的差異比較

      分析結果表明,性別×學生來源的交互效應在學習適應性的全量表及四個分量表上均達不到統(tǒng)計上的顯著性差異。年級×學生來源的交互效應在“學習技術”分量表上達到統(tǒng)計上的顯著性差異(F=3.35,P<.05),在全量表及其它分量表上年級×學生來源的交互效應均未達到統(tǒng)計上的顯著性差異。

      表2 ?流動兒童、城市兒童學習自我效能、社會支持、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比較

      注: a 控制變量為性別,年級

      表3流動兒童、城市居民子女性別、年級對學生適應性影響的方差分析結果

      注:性別、城鄉(xiāng)、性別×來源的df均為1,年級、年級×來源的df 為2

      4.討論

      4.1流動兒童與城市居民子女學習適應性發(fā)展的差異

      由于流動兒童的家庭環(huán)境適應、學校環(huán)境適應以及朋友關系適應上與城市居民子女有著一定的差異,使得流動兒童在學習環(huán)境的適應上落后于城市居民子女。這一點在流動兒童與城市居民子女學習適應性良好率的比較中也得到了驗證,流動兒童在家庭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朋友關系等3個內容量表的良好適應率上均顯著低于城市居民子女。

      4.2流動兒童與城市居民子女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差異

      對流動兒童與城市居民子女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上的比較發(fā)現(xiàn),農民工父母更加缺少情感溫暖、理解,父親對子女較少過問,母親對子女更加嚴厲,懲罰更多,這與施桂芳(2005)的研究結果相似。這一情況的出現(xiàn)與父母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社會經(jīng)濟地位有關。

      4.3流動兒童與城市居民子女社會支持、學習自我效能的差異

      對城市流動兒童來說,由于生活習慣、語言風俗與城市的差異,使得他們在城市的學習生活中更加缺少老師的關心,知心的朋友也相對較少。同時,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他們無暇顧及自己的孩子,甚至在一些父母看來,克服困難把孩子從農村帶到城市念書對孩子是一種天大恩惠,因而對他們遇到的困難不能很好的理解,使得流動兒童遇到煩惱時不知向誰傾訴。這些可能是造成流動兒童感受到的社會支持顯著低于城市居民子女的一個重要原因。

      4.4年級對學習技術影響在流動兒童與城市居民子女中的差異

      對流動兒童與城市居民子女在性別、年級對學習適應性影響的方差分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城市居民子女在學習技術適應上高低年級有著顯著性差異,而在流動兒童的年級影響中卻沒有出現(xiàn)相似的現(xiàn)象。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流動兒童對環(huán)境變遷的適應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達到新的平衡,因此,城市流動兒童在初中學習時主要是適應城市學校新的學習生活,而年級影響的差異在流動兒童中表現(xiàn)也就不明顯了。其它可能的原因有待進一步討論。

      5.結論

      本研究發(fā)現(xiàn):

      ⑴城市流動兒童在學習態(tài)度、學習技術、心身健康方面能夠很好地適應城市的學習生活,他們主要在學習環(huán)境的適應上存在問題。

      ⑵與城市居民子女相比,流動兒童獲得的社會支持較少,其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也相對較差,但其學習自我效能并沒有差異。

      ⑶城市居民子女的學習技術適應性發(fā)展中存在年級差異,而流動兒童由于主要適應城市新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年級差異表現(xiàn)不明顯。

      參考文獻:

      [1]李燕平.青少年研究的新趨勢—恢復力研究述評[J].青年研究, 2005,(5).

      [2]Luthar S, Zelazo L.B. Resilience and Vulnerability: Adapt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hildhood Adversiti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3]陳建文,黃希庭.中學生社會適應性的理論構建及量表編制[J].心理科學, 2004,27(1).

      作者簡介:

      劉巖:33歲,山東濟寧人,中山火炬職業(yè)技術學院繼續(xù)教育學院高級經(jīng)濟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經(jīng)濟與管理、職業(yè)與成人教育等。

      猜你喜歡
      城市居民顯著性量表
      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服務場景的量表開發(fā)研究
      積極人格教育量表編制與現(xiàn)狀調查研究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對城市居民行為影響的效果
      CSE閱讀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評價中的有效性及影響因素
      歐盟法院判決明確歐盟商標通過使用獲得顯著性的地域認定標準
      淺談商標的顯著性對于商標應用的影響
      議論文評價量表的設計思路與使用方法
      商標顯著性的司法判斷(一)
      城市居民社區(qū)自治參與意愿及影響因素研究
      我國城市居民消費支出的因子分析
      尉氏县| 武宣县| 鸡西市| 海安县| 定襄县| 西宁市| 定兴县| 巴塘县| 鞍山市| 长沙市| 藁城市| 沙坪坝区| 静安区| 沽源县| 博罗县| 新化县| 南雄市| 电白县| 若尔盖县| 通江县| 博客| 仁布县| 工布江达县| 萝北县| 沧州市| 石林| 绥阳县| 三台县| 孟津县| 饶阳县| 宝丰县| 延寿县| 怀来县| 偏关县| 古丈县| 包头市| 常德市| 邢台市| 简阳市| 布拖县| 巨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