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現(xiàn)代漢語學習詞典》慣用語的收錄及釋義

      2017-01-05 02:28:03曹向華
      關鍵詞:慣用語字面俗語

      曹向華

      (河北師范大學 文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

      《現(xiàn)代漢語學習詞典》慣用語的收錄及釋義

      曹向華

      (河北師范大學 文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

      通過調(diào)查《現(xiàn)代漢語學習詞典》中標注為﹝慣﹞語條的基本情況,分析慣用語的收錄原則,對其分義項標注慣用語的方式進行描寫,總結(jié)慣用語釋義的基本模式及其突出學習功能的具體表現(xiàn),并對釋義中的一些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慣用語;收錄原則;分義項標注;釋義模式

      《現(xiàn)代漢語學習詞典》(商務印書館,2010年)(以下簡稱《學習詞典》)是一本“內(nèi)向型”學習詞典,其編纂的主要目的在于幫助母語為漢語的學習者提高漢語學習能力。本文選取《學習詞典》中標注為“慣用語”的語條,對其收錄、標注、釋義三方面情況展開分析,以供編纂者和研究者參考。

      一、慣用語的收錄原則

      《學習詞典》作為現(xiàn)代漢語中型詞典,其規(guī)模、性質(zhì)決定其詞條收錄以現(xiàn)代漢語中的“詞”為主,只是兼顧“語”的收錄,因此其所收錄的慣用語(249條)數(shù)量,相比于慣用語專門詞典很少。如《現(xiàn)代慣用語詞典》收錄14 500條,《常用慣用語詞典》收錄2 300條。學界對于慣用語的界定一直存在爭議,通過對《學習詞典》各條目的歸納和總結(jié),可以發(fā)現(xiàn)其慣用語收錄的基本原則體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

      (一)區(qū)分慣用語和俗語,分類收錄

      “慣用語”和“俗語”作為兩個概念,學界對二者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差異。王勤主張區(qū)分廣義俗語和狹義俗語,“從廣義俗語中剔檢出成語等剩下的固定詞匯材料稱為狹義俗語(簡稱俗語)。它與成語、諺語、歇后語、慣用語處于同一地位,同一級次。”[1]溫端政則認為不區(qū)分廣義俗語和狹義俗語,“俗語”和“慣用語”“諺語”“歇后語”不是同一個層級的概念,而是種和屬的概念,俗語中包括慣用語,俗語是慣用語的上位概念[2]。

      《學習詞典》中區(qū)分“慣用語”和“俗語”兩個概念,“凡例”中指出:“本詞典對成語、俗語、慣用語、諺語、歇后語進行標注?!焙苊黠@,詞典編纂者是把俗語和慣用語作為同一層級的固定短語來處理。兩者區(qū)分的明顯標志為音節(jié),從收錄的具體情況來看,《學習詞典》中收錄的慣用語,音節(jié)形式以三字格為主。三字格慣用語共收錄226條,占全部慣用語比例的91.1%;四字格慣用語22條,比例僅為8.8%;五字格慣用語僅1條。

      (二)非字面義名詞性三字格一般處理為名詞

      對于名詞性三字格單位的歸屬問題,學界同樣存在爭議。

      一種傳統(tǒng)觀點認為如果屬于字面意義的則是詞,屬于非字面意義的則是固定短語。這種觀點的最初產(chǎn)生可追溯到清代俗語辭書,翟灝的《通俗編》、梁同書的《直語補證》、錢大昕的《恒言錄》、陳鳣的《恒言廣證》等書中就收錄了很多今天許多人稱作“慣用語”的單位,如“笑面虎”“護身符”“耳邊風”“千里眼”[3]。彭鋼主張區(qū)分名詞性三音節(jié)慣用語和三音節(jié)名詞,二者在語義上不能等量齊觀,在“語素意義的融合程度上的確是有差別的”[4]。

      在這一觀點的影響下,非字面義的名詞性三字格被收錄到了部分慣用語詞典。如《漢語慣用語詞典》中的“落湯雞”“試驗田”“鐵飯碗”等。

      一種觀點則認為名詞性三字格,只要其結(jié)構(gòu)固定化,語義具有整體含義,無論其是否為字面義,均應歸入“詞”。吳建生[5],溫端政均持此觀點。溫端政主張“詞”和“語”分類,“任何詞,特別是實詞,都是概念性的語言單位;而任何‘語’的單位都屬于敘述性語言單位?!盵6]3名詞性三字格,表示的是概念性語言單位,因此無論其意義是否為字面義,都應歸入名詞。

      《學習詞典》對于名詞性三字格單位的處理一般均標注為名詞,這和《現(xiàn)代漢語詞典》《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等中型詞典中對該類結(jié)構(gòu)的處理一致。但統(tǒng)檢《學習詞典》,其標注卻出現(xiàn)了兩例特殊情況,“半瓶醋”“兩張皮”,二者釋義如下*文中所用慣用語引例(楷體標出)如未特別標注,均出自《現(xiàn)代漢語學習詞典》(商務印書館,2010年)。:

      【半瓶醋】﹝慣﹞比喻對某種知識或技術知道一些,但知之不多的人(說別人時表示看不起,說自己時表示謙虛)也說半瓶子醋。

      【兩張皮】﹝慣﹞比喻有關聯(lián)的兩事物形成互不聯(lián)系、互不協(xié)調(diào)的現(xiàn)象:不能把精神文明和物質(zhì)文明對立起來,搞成~。

      《學習詞典》把二者處理為慣用語是否恰當?二者的結(jié)構(gòu)結(jié)合得非常緊密,中間很難插入成分,結(jié)構(gòu)上不具有靈活性,這和動賓結(jié)構(gòu)的慣用語表現(xiàn)極為不同。從語義角度看,二者在實際語用中都表達抽象的比喻含義,語義具有整體性,不再是自由短語。二者已然實現(xiàn)了詞化。從收錄原則一致的角度,建議二者歸為“詞”。

      二、《學習詞典》慣用語的標注方式

      《學習詞典》在現(xiàn)代漢語中型詞典中首次標注“語類”,標注方式具有示范性。其對于慣用語的標注采用分義項標注的方式,不對某個語條進行整體標注,而是按照某一語條的不同義項加以標注。如果短語的各個義項均為慣用語的用法,則在所有義項前標注﹝慣﹞,如果短語的義項中既有慣用語用法,也有非慣用語的用法,則分義項標注?;緲俗⑶闆r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只有一個義項,義項前直接標注﹝慣﹞。

      【擺架子】﹝慣﹞架子:自高自大的作風。指自高自大,顯示身份高貴(貶義):當了領導不要~∣擺臭架子∣擺官架子。

      第二類:包含的多個義項都是慣用語用法,所有義項前標注﹝慣﹞。

      【不是味兒】﹝慣﹞①味道不正:這個菜越吃越~。②不純正:他唱得東北民歌聽起來很~。③不對頭、不正常:孩子今天一句話都不說,他感覺很~。④不好受:看到昔日的男友與別人出雙入對,她心里滿~。以上也說不是滋味兒。

      第三類:包含的多個義項中,義項①為字面義,認定其為自由短語不加標注,其他義項為慣用語的用法,在義項前標注﹝慣﹞。

      【擺攤子】①商販在路旁或指定的場所陳列商品出售:這條商業(yè)街上有很多小商販~。∣他在胡同擺了一個攤子。也說擺攤兒。②﹝慣﹞比喻鋪張(含貶義),他一味追求形式,喜歡~,不講求實效。③﹝慣﹞比喻開創(chuàng)局面、設置機構(gòu)、規(guī)劃項目等:~擺得太大,又沒有得力的領導去抓,這是工作沒有抓好的主要原因。

      分義項標注方式是否恰當,值得商榷。采取這樣的標注,主要依據(jù)是慣用語語義的雙層性。按照編者的判斷標準,當一個短語具有多個含義時,表現(xiàn)為字面含義的為自由短語,表現(xiàn)為非字面義的則為慣用語。一個短語既是自由短語,又是固定短語,這樣的界定自相矛盾。應該堅持唯一標準,做出非此即彼的劃分。建議對于具有多個多義項的慣用語,不論其字面義在實際語用中是否存在或應用,均在所有義項前標注﹝慣﹞,即采用與第二類相同的方式。

      三、《現(xiàn)代漢語學習詞典》慣用語的釋義情況

      (一)常見釋義方式

      《學習詞典》中對慣用語的解釋,根據(jù)語義構(gòu)成的不同,采取比喻釋義、描述釋義兩種解釋方式。比喻釋義的釋語為“比喻”,描述釋義的基本釋語為“指”“形容”。

      1.比喻釋義

      慣用語的意義不是其組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而是表示一個新的整體意義。產(chǎn)生新的整體意義的主要途徑包括比喻、借代、引申等多種方式。其中,最常見的方式為比喻?!秾W習詞典》中用“比喻”釋語來解釋慣用語的條數(shù)達到124條,接近總數(shù)的50%。從釋義的具體情況來看,主要包括以下三種:

      一是同一義項中先列字面義,再列比喻義。這類慣用語的字面義在實際語言運用中很少用到,詞典中列出字面義,是為了使讀者更好的理解比喻義。如:

      【炒冷飯】﹝慣﹞把涼飯重新炒一次,比喻重復說過的話或做過的事,沒有新的內(nèi)容:這樣的主題已經(jīng)司空見慣,不要再~了。

      二是直接列舉比喻義。該類慣用語的字面義在語言實際中或是不經(jīng)常使用,或是幾乎不出現(xiàn),人們熟悉的是其比喻義,因此只解釋比喻義。如:

      【矮半截】﹝慣﹞比喻地位、事業(yè)比別人差很多:他當他的經(jīng)理,我開我的車,我不會比他~。

      【背黑鍋】﹝慣﹞比喻代人受過或蒙受冤屈而承受惡名:你挪用了公款,讓我~,我可不干。

      三是字面義和比喻義分列義項。有些慣用語的字面義和比喻義共存,釋義時需要分列義項,這類慣用語的字面義多特指某一行業(yè)的特定行為或動作,而比喻義則為泛指。如:

      【打游擊】①從事游擊活動:抗戰(zhàn)時期,他在長白山~。②﹝慣﹞比喻從事沒有固定地點的工作或活動(含詼諧意)③﹝慣﹞比喻食宿沒有固定的場所:今天住在親戚家,明天住在朋友家,他到處~。

      【唱對臺戲】①舊時指旗鼓相當?shù)膬蓚€戲班對臺表演,或兩個戲班同時地演出。②﹝慣﹞比喻為與對方爭勝負,比高低而采取相應的行動或措施,方案已經(jīng)宣布了,你又搞了個新方案,這不跟人家~嗎?

      2.描述性釋義

      描述性釋義用語為“指”“形容”,也有的釋義中不出現(xiàn)釋語。

      “指”類釋語多用來解釋動賓結(jié)構(gòu)組成的慣用語。這類慣用語字面義為某一形象的動作,約定俗成后具有了特殊的含義。有的語源義從字面能夠看出,如“闖江湖”,江湖本義指江河湖海,后來泛指四方各地,因此“闖江湖”就是四處流浪、四處奔走謀生的形象表述。有的語源義現(xiàn)在很難知曉,如來源于吳語的“搗糨糊”,表示做事不講原則不認真負責,企圖蒙混過關的含義,但是為何用“搗糨糊”來表示,從字面義中無法理解。根據(jù)來源、引申或借代等途徑不同,釋語還包括“舊指”“現(xiàn)指”“泛指”“借指”等變體。如:

      【殺回馬槍】﹝慣﹞調(diào)轉(zhuǎn)馬頭向后面追擊者發(fā)動襲擊。泛指突然間掉頭回擊或退避后突然采取行動:他先大量購進股票,看準時機殺了個回馬槍,大量拋出,獲利豐厚。

      【搖羽毛扇】﹝慣﹞戲曲中扮演軍師一類的角色的人常手持羽毛扇,后用“搖羽毛扇”借指出謀劃策:他背后一定有一個~的。也說搖鵝毛扇。

      “形容”類釋語多用來解釋表示狀態(tài)類的慣用語,該類慣用語的結(jié)構(gòu)多為非動賓結(jié)構(gòu)。

      【耳朵軟】﹝慣﹞形容容易聽信別人的話,缺乏主見:他這人~,只要說上幾句好聽的話,就什么要求都答應下來了,也說耳根子軟。

      【活見鬼】﹝慣﹞形容離奇或不可能出現(xiàn)的:門窗關的挺嚴實,小花貓怎么就跑出去了,真是~!

      “無釋語”:【愛面子】﹝慣﹞怕?lián)p傷體面,被人看不起:既然~,就別做不光彩的事∣他也太~了,借這么多錢給兒子辦喜事。

      (二)釋義中體現(xiàn)出學習功能

      《學習詞典》作為“內(nèi)向型”學習詞典,在釋義中還注重通過“注意”“括注”“示例”等欄目的設置,“突出語用特色,努力挖掘各類詞語的具體用法和特殊含義”(《學習詞典》前言)。

      “注意”欄目是對“一些有特殊用法的提示”,如:

      “括注”分為兩類,義項前的“括注”用于標出慣用語所屬的方言,處在釋義后的“括注”則用于對慣用語的特殊用法和語體色彩的解釋。如:

      【搗糨糊】﹝慣﹞(吳語)指做事不講原則,不認真負責,企圖蒙混過關:這個規(guī)則的出臺有利于杜絕違規(guī)廠商~、濫竽充數(shù)等行為。∣他想只要搗搗漿糊,怎么也能混過去。

      【擦屁股】﹝慣﹞比喻幫人家處理未了事物或解決遺留的問題(多指不好辦的或難以解決的):他倒好,一走了事,我們還得給他~。

      【翹辮子】﹝慣﹞指人死(含嘲諷或戲謔意),別那么在乎錢,人一~,什么也帶不走。

      《學習詞典》中的“示例”以自編為主,編者通過自編“示例”構(gòu)造一定的自足語境,進而借助“示例”中蘊含的語法語義信息,為學習者提供理解意義的最佳語境環(huán)境。如:

      【矮半截】﹝慣﹞比喻地位、事業(yè)比別人差很多:他當他的經(jīng)理,我開我的車,我不會比他~。

      “矮半截”的示例中,“他當經(jīng)理”“我開車”對比中顯示出兩者身份地位的差距,學習者可以通過具體的語境理解“矮半截”的比喻義。例證除了補充、印證語義的功能之外,還應通過創(chuàng)造特定的語境,提示語法功能。漢語慣用語中的動賓結(jié)構(gòu)具有“離合性”的特點,動詞和賓語之間可以插入一些成分,動詞可以重疊,這些慣用語的特殊語法功能在示例中也有呈現(xiàn)。如:

      【抖威風】﹝慣﹞擺闊綽,顯氣派:你在這兒抖什么威風?|兒子結(jié)婚,大擺酒席,大~。

      【炒魷魚】﹝慣﹞魷魚在鍋里一炒就卷起來,樣子像鋪蓋卷。比喻解雇或解聘:他就怕被~|老板要炒他的魷魚。

      【搗糨糊】﹝慣﹞(吳語)指做事不講原則,不認真負責,企圖蒙混過關:這個規(guī)則的出臺不利于杜絕違規(guī)廠商~、濫竽充數(shù)等行為|他想只要搗搗漿糊,怎么也能混過去。

      “抖威風”“炒魷魚”兩條使用中均能插入一些其他成分,“搗糨糊”中的動詞“搗”在實際語用中動詞可以重疊。

      (三)釋義商榷

      《學習詞典》在慣用語的釋義中突出了實用性,在幫助學習者掌握慣用語的用法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嘗試,但也有些慣用語的釋義,值得商榷。

      一是某些歷史傳承下來的或是來自方言中的慣用語,單看字面很難理解其含義,釋義中應加入必要的語源解釋。如對“吃閉門羹”的解釋,首先介紹其歷史來源,然后再解釋其比喻義:

      【吃閉門羹】﹝慣﹞《常新錄》記載,唐代宣城名妓史鳳對不愿接待的客人只敬一碗羹,讓他吃罷離開。后用“吃閉門羹”比喻被主人阻攔在門外不讓進屋,或主人不在家,門鎖著不讓進去:上午去拜訪他,結(jié)果吃了閉門羹。

      但對于某些慣用語,詞典中則只解釋了其引申含義,對其語源則不做說明,讓人不知其所以然?!按蚯镲L”(打抽豐)的含義為“指借各種關系或名義向他人索要財物或分享好處”,這一含義從字面義中很難猜測。《新華慣用語詞典》的“打秋風”一條的知識窗中解釋道:明·郎瑛在《七修類稿·辯證上·懛子秋風》里記載:民間把求人給予財物叫做“打秋風”,他不理解。后來偶然在朋友家里看到北宋書畫家米芾所寫的手札,才知道“風”應當是“豐熟”的“豐”。打秋風,是指趁秋天豐收時分來分肥[6]77。對于“打秋風”這類慣用語,明代的學者尚不知曉,現(xiàn)代人就更難明白其意了,因此建議對此類慣用語的語源義加以解釋。

      二是部分動賓慣用語的語序變化,可以通過語例加以說明。動賓結(jié)構(gòu)慣用語的動詞和賓語之間的關系相對松散,呈現(xiàn)出“離合性”,主要表現(xiàn)為動詞可以重疊,動詞和賓語之間可以插入一些其他成分,動詞和賓語的語序有時可以發(fā)生變化。前兩方面的語法功能,《學習詞典》通過示例均能夠呈現(xiàn)出來,而對于慣用語中動詞和賓語語序的變化,既沒有通過括注進行說明,也沒有在語例中表現(xiàn)。從方便讀者學習的角度考慮,應注重對慣用語的不同用法加以說明,因此建議通過語例說明。如背包袱:

      【背包袱】﹝慣﹞比喻有思想、經(jīng)濟方面的負擔:你不要因為批評而~|背思想包袱|父母死后,弟妹靠他掙錢維持生活,他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建議增加語例后,改為:

      【背包袱】﹝慣﹞比喻有思想、經(jīng)濟方面的負擔:你不要因為批評而~|背思想包袱|父母死后,弟妹靠他掙錢維持生活,他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這沉重的包袱我整整背了十年!

      三是有些釋義還需細加推敲。語義的概括離不開具體的語境,只有聯(lián)系上下文,才能概括出慣用語的語義,但是概括出的語義應該準確、客觀,不應將語境中的語義、上下文中的多余成分糅進語義解釋中。如“穿小鞋”,《學習詞典》中解釋為“比喻暗中受到別人的刁難、限制或打擊報復”。另“小鞋兒”作為詞條在《學習詞典》也有收錄,釋義為“比喻利用職權暗中給人的刁難或施加的某種限制”,顯然詞匯化的“小鞋兒”來源于“穿小鞋”?!秾W習詞典》對于二者的解釋,一個表被動,一個表主動。

      “穿小鞋”的字面義為穿比腳小的鞋子,隱喻為刁難,打擊報復,因此在具體語境中“穿小鞋”中包含著兩方面的語義角色,實施穿小鞋的“主動者”,被穿小鞋的“被動者”。從主動者角度還是從被動者角度去釋義,不同的編纂者會見仁見智。試比較以下三本中型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

      【穿小鞋】﹝慣﹞比喻暗中受到別人的刁難、限制或打擊報復:你今天得罪了他,就不怕他給你~?(《現(xiàn)代漢語學習詞典》)

      【穿小鞋】(~兒)比喻暗中對人進行刁難或施加約束、限制等:不容許給發(fā)表不同意見的群眾~。(《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

      【穿小鞋】穿比腳小的鞋。比喻暗中刁難或打擊報復?誰提意見,他就給誰~。(《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第3版)

      三本詞典的解釋,《現(xiàn)代漢語詞典》為主動視角、《學習詞典》為被動視角,《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為模糊處理??紤]到“穿小鞋”在實際使用中兩種視角都會經(jīng)常用到,建議采用《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的模糊處理,在語例中兼顧兩類用法,可改為:

      【穿小鞋】穿比腳小的鞋。比喻暗中刁難或打擊報復:誰提意見,他就給誰~|你今天得罪了他,就不怕他給你~?

      [1]王勤.俗語的性質(zhì)與范圍——俗語論之一[J].湘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4):107-111.

      [2]溫端政.《中國俗語大詞典》前言[J].辭書研究,1989(1):10-16.

      [3]周薦.慣用語新論[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8(1):128-139.

      [4]彭鋼.三音節(jié)詞芻議[J].云南教育學院學報,1997(3):55-60.

      [5]吳建生.慣用語的界定及慣用語詞典的收目[J].語文研究,2007(4):10-17.

      [6]溫端政.新華慣用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Idiomatic Expressions Compiled and Interpreted in Modern Chinese learning Dictionary

      CAO Xiang-hua

      (SchoolofLiterature,HebeiNormal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050024,China)

      Through the survey of the labeled idiomatic expressions section in the Modern Chinese Learning Dictionary,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mpiling principle ofidiomatic expressions, depicts the senses of a dictionary entry related to the idiomatic expressions, generalizes the basic mode of the idiomatic expressions interpretation and some of the highlighted learning functions of them, and then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problems in interpretation.

      idiomatic expressions; compiling principle; labeled as senses of a dictionary entry; interpretation mode

      10.13954/j.cnki.hduss.2016.06.011

      2016-05-28

      河北省研究生創(chuàng)新資助項目(sj2016001)

      曹向華(1977-),女,河北黃驊人,博士研究生,講師,漢語詞匯學.

      H164

      B

      1001-9146(2016)06-0055-05

      猜你喜歡
      慣用語字面俗語
      誤傳了幾千年的俗語,你也是傳播者嗎?
      Fun Idioms趣味慣用語
      俗語知多少
      韓語固有慣用語的認知機制
      金縷衣
      客家俗語巧誦讀
      別誤會這些英語
      別誤會這些英語
      對外漢語慣用語教學對策探析
      數(shù)字在法語俚語中的使用
      法語學習(2015年2期)2015-04-17 09:05:31
      锦州市| 平山县| 米易县| 于田县| 靖西县| 名山县| 广州市| 耒阳市| 孟州市| 陆良县| 荣昌县| 宁强县| 巴林左旗| 通许县| 扎囊县| 阿拉善左旗| 翁源县| 德化县| 永春县| 鹿泉市| 社旗县| 赞皇县| 色达县| 志丹县| 治县。| 成武县| 新乡市| 惠安县| 通榆县| 常宁市| 孙吴县| 广丰县| 旬邑县| 库尔勒市| 镇雄县| 沙坪坝区| 皋兰县| 宁南县| 五河县| 平塘县| 扶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