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緒紅
摘要: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被運用到初中歷史的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正在逐步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也被越來越的師生認可。本文在闡述信息技術對初中歷史教學的作用的基礎上,分析其應用現狀并提出高效利用信息技術的方法。
關鍵詞:信息化;初中歷史;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383-01
歷史學科有著其獨特的學科特點,知識點繁雜并且具有過去性,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很好地將還原過去,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在理解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掌握知識點。因此分析信息技術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顯得越發(fā)重要。本文通過分析現狀并提出高效利用信息技術的方法,目的在于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激情,寓學于樂。
1.信息技術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分析
1.1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在初中的教學當中,相較于其他學科歷史學科的重視程度并不高,并且歷史學科的知識點十分繁雜,很多同學都覺得其枯燥無味。為使得同學們更好地投入歷史的學習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歷史產生興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信息技術可以將知識點通過視頻、圖片、音效等多渠道進行信息傳遞,刺激同學的感官,把枯燥的文字轉化為同學們更為接受的方式進而表現出來,從而激發(fā)同學們對學習歷史的興趣。
1.2增強師生的互動性。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學習課件,創(chuàng)設更為生動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對歷史信息進行提取,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的反復思考,不斷發(fā)現新的問題并且尋找方法解決問題。通過師生互動的不斷反饋,增強師生的互動性,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
1.3拓寬學生的視野。歷史學科跨度較大,涉及的內容較多。由于課時及信息容量所限,教材編寫較為簡單而教師在教授過程中也無法涉及各個方面?,F代信息技術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信息技術具有強大的信息搜索功能,一方面,教師在備課以及講解過程中通過關鍵詞的搜索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在課后利用信息技術搜索自己感興趣的歷史知識,鞏固相關知識。
1.4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能夠了解有關歷史知識,還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傳統(tǒng)教學很難具體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改善這一情況。如將不同時期國家的地圖進行拼接比較,引導學生分析不同時期的歷史特點等。
2.信息技術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
2.1不能靈活運用信息技術。雖然信息技術不斷走進初中歷史的課堂,并且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和產品不斷更新創(chuàng)造,但很多老師對信息技術的操作能力較弱,不能熟練操作。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運用信息技術,不僅浪費教學時間,而且很難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授的內容相結合。因此若想利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達到運用信息技術的最初目的,只能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學習運用信息技術的方法。
2.2盲目追求信息技術的應用。部分初中歷史老師過度追求信息技術的應用,形成授課依賴。在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的過程中,未經過自己的加工盲目應用。在講授的過程中,忽略了課堂氛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而主要進行多媒體的展示,將人為灌輸轉化為技術灌輸,這樣做很顯然違背了信息技術進入初中歷史課堂的初衷,學生在課堂上只對信息技術保留有新鮮感,對課堂教授的具體知識點并不印象更沒有自己的思考。
3.在初中教學中的高效利用信息技術方法分析
3.1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目前存在傳統(tǒng)與現代兩種教學模式,只有將兩者的教學方式進行有機結合,才能達到更好地教學效果。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多年的教學實踐的結果,教師將自己對歷史事件的理解通過面授的方式讓學生理解整個歷史事件的過程,這是現代技術難以代替的;而現代教學模式通過信息技術將更多的圖片、視頻、音頻資料帶入課堂,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以此增強同學的學習興趣,這也是極為重要的。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現代教學模式的結合,不可盲目傾向其中一種模式,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更好地課堂效果,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3.2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信息技術的運用越來越普遍。但是師生應當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扮演的角色,利用信息技術的目的是希望通過該技術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授課內容,而不是為了使用信息技術而使用信息技術。因此,初中歷史老師在運用信息技術的時候要從教學目的角度出發(fā),不可過分追求技術的使用,需要從教材的角度出發(f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授課方式。
3.3教師之間的信息共享。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都蘊含著自己的一些經驗和授課技巧。初中歷史組的老師應定期組織有關信息技術授課的研討會,分享各自經驗形成信息共享。將優(yōu)秀的多媒體課件以及精品課程分享到網絡上,實現網絡共享,便與老師之間相互學習并且借此幫助信息技術使用不熟練的老師盡快熟悉使用方法,共同進步。
4.總結
信息技術的應用確實給初中歷史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但目前技術應用仍存在很多問題,初中歷史教師需要從教學任務的角度出發(fā),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理解歷史事實完成知識點學習,避免盲目跟從。
參考文獻:
[1]安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yōu)化初中歷史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5,02:123.
[2]符廣梅.劉海濤.信息技術背景下優(yōu)化初中歷史教學的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5:135-136.
[3]徐建香.信息技術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學周刊,2015,23:116.
[4]楊春梅.淺談信息技術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5,29:170.
[5]王金瑩.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14:46-48.
[6]丁方.試論信息技術和初中歷史學科的課程整合[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02:47.
[7]葛瑞玲.信息技術讓初中歷史教學錦上添花[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31:24-25.
[8]王彥艷.談信息技術和初中歷史學科的課程整合[J].教育教學論壇,2011,10:238-239.
[9]王會英.談初中歷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J].學周刊,2011,35:115.
[10]閆淑喬.初中歷史探究式學習中應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J].中國校外教育,2011,S1:56.
[11]安玉惠.讓信息技術給歷史插上飛翔的翅膀——信息技術與歷史課堂有效融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05:51-52.
[12]張小清.初中歷史教學多媒體應用策略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07: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