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瑩瑩
新疆師范高等??茖W校,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3
?
未成年人犯罪記錄限定性消滅制度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楊瑩瑩
新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3
犯罪記錄限定性消滅制度,是指曾經受過有罪宣告的犯罪人在具備一定條件時,可以自愿申請并經人民法院審查,宣告對其定罪處刑記錄予以消滅,并保證在其就業(yè)、就學、升學等法律無明文限制規(guī)定時,視為無犯罪記錄的一項制度。在現(xiàn)代的社會生活中,在未成年犯罪人中實行犯罪記錄限定性消滅制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未成年人;犯罪記錄;限定性消滅制度
21世紀,我國的經濟呈現(xiàn)迅速發(fā)展的狀態(tài),但各種社會問題就越發(fā)的凸顯了出來,尤其是未成年人犯罪已經在我國呈現(xiàn)出了逐年上升的趨勢。隨著我國司法制度的完善與法律的健全,未成年人犯罪記錄也日益被提上了焦點。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限定性消滅制度已經在當今社會的司法實踐中,凸顯出了其必要性與可行性。
在現(xiàn)在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下,犯罪記錄的長時間保留存檔等司法行為導致了很多罪錯未成年人在就業(yè)、升學、生活等許多方面面臨諸多歧視、挑戰(zhàn)和困難。他們普遍感覺在社會上沒有容身之地,社會和周圍的朋友甚至親人都很難接受他們,回歸正常社會生活的信心也逐漸熄滅,這對其再社會化以及人生的定義、人生目標的順利達成甚至于個人的成長都十分不利。所以我們認為,在未成年犯罪人中建立犯罪記錄限定性消滅制度具有很強的必要性。
(一)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限定性消滅制度是減少和遏制青少年犯罪尤其是再犯罪的新路徑。21世紀以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總體呈上升趨勢,并且呈現(xiàn)出低齡化、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殘忍化、團伙化等特征。①少年法庭在我國的建立已有二十多年,全國各地也先后進行了一系列針對罪錯未成年人的審判機構、審判方式、審判程序等審判制度的改革。但是,我國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并未完全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未成年人犯罪率和未成年人再犯罪率依舊持續(xù)走高,未成年人犯罪形勢依然很嚴峻,目前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在減少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特別是再犯罪方面發(fā)揮作用的空間極其有限。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在少年法庭的改革方面的重視程度多集中在審判前和審判環(huán)節(jié),而較少涉及審后環(huán)節(jié)。于是,這就致使我們在預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方面就陷入了鞭長莫及的尷尬境地。
(二)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限定性消滅制度是有利于促使刑法修正案(八)中規(guī)定的未成年人前科免除報告義務落到實處的一項重要舉措。自我國1998年“嚴打”刑事政策實行以來,我國犯罪率上升的勢頭并未得到改善。在對嚴打刑事政策進行理性反思后,處于建設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中央提出了旨在破解犯罪率高企的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而2011年5月1日通過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則最大程度上的體現(xiàn)了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刑法修正案(八)規(guī)定;被判處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未成年人免除前科報告義務。但是,該修正案并沒有就有關免除前科報告的期限、程序等內容作出明確規(guī)定,加之沒有相關的配套制度,未成年人前科免除報告義務在至少目前看來僅僅屬于宣示性的權利,并不能發(fā)揮其具體作用。真正使這項規(guī)定切實惠及罪錯未成年人,還需在落實該項規(guī)定上進行實踐探索。而未成年人犯罪記錄限定性消滅制度可使未成年人前科免除報告義務規(guī)定從紙面上的權利變成未成年人可以行使的權利。從而更有利于未成年人今后的發(fā)展。
(三)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限定性消滅制度有利于我國履行國際義務,與國際社會通行做法接軌?!堵?lián)合國保護被剝奪自由少年規(guī)則》第19條的規(guī)定更加明確的要求:“所有報告,包括法律記錄、醫(yī)療記錄和紀律程序記錄以及與待遇的形式內容和細節(jié)有關的所有其他文件,均應放入秘密的個人檔案,非特許人員不得查閱。釋放時,少年記錄應封存,并在適當?shù)臅r候加以銷毀。”②這一規(guī)定表明,對未成年人實行刑事污點消滅制度已經成為國際未成年人刑事立法的趨勢。我國簽署并加入的1984年《聯(lián)合國少年人司法最低限度標準規(guī)則》(即《北京規(guī)則》)第21條第1款規(guī)定:“對未成年罪犯的檔案應嚴格保密,不能讓第三方利用。只有與案件直接有關的工作人員或其他經正式授權的人員才可能接觸這些檔案。”第2款規(guī)定:“未成年罪犯的檔案不得在其后的成人訴訟案中加以引用”。根據“條約必須信守”這一古老的國際法原則,在我國沒有聲明保留的情況下,應當毫無例外的遵守國際條約,履行國際義務。
(四)未成年人犯罪具有其特殊性,而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限定性消滅制度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發(fā)展。未成年人犯罪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出于家庭原因、社會原因和其他介質原因所引發(fā)的。這些因素在未成年人尚未發(fā)育成熟的心理中產生了不可抗力的影響,從而導致了未成年人犯罪行為的發(fā)生。加之上述因素的產生并非未成年人個人主觀能克服或者能承受,容易在激情狀態(tài)下犯罪。其犯罪的動因、過程以及所產生的結果,并不能與對成年人的處罰來相提并論。未成年人在犯罪后,往往會受到更多的社會關注與承擔更大的輿論壓力和心理壓力。他們已經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在這些壓力的影響下,他們很難接受自己,自卑且無助。即便是內心已經有了深深的悔意,即便是有了司法的救治與鼓勵,他們也沒有辦法無視自己對這些壓力的擔心與憂慮。在開始他們新生活的時候,這種心理狀態(tài)是最痛苦的。如果能告知這些孩子們他們人生早年犯過的“污點”在特定的時間內可以消除,對他們來說無疑是個很好的鼓勵。且如果社會與輿論的壓力對這些錯罪未成年人造成巨大影響且對其的犯罪記錄不能及時消滅,加上社會對未成年犯罪者的歧視與不包容,很容易造成這些已經悔罪的未成年人再次犯罪。所以,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限定性消滅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罪錯未成年人與成年犯罪人相比,其主體具有主觀惡性小、犯罪隨機性強、社會危害程度低、可塑性強等特點,且罪錯未成年人回歸社會的幾率較高。因此,在未成年人犯罪人中建立犯罪記錄限定性消滅制度具有明顯的可行性。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限定性消滅制度的可行性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一)是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限定性消滅制度能夠鼓勵未成年犯罪人積極主動接受改造。未成年人犯罪記錄限定性消滅制度并不是面向所有犯罪的未成年犯罪人,對未成年人消滅犯罪記錄是附條件的,不僅要符合輕罪的條件,而且還要經過相應的考察期限,并由人民法院審查??疾炱谙薜脑O定,在無形中必然會促使罪錯未成年人加強自我約束,促使其家長加強管教力度,降低再犯可能性。從而能在內因上改造罪錯未成年人,使他們再犯的幾率大幅降低。
(二)是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限定性消滅制度有現(xiàn)行經驗可資借鑒。犯罪記錄先滅制度在世界各國刑法典中被普遍采用,而近年來我國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安區(qū)、四川省彭州市、福建省永安市、山東省德州市、青島市李滄區(qū)、日照市東港區(qū)、山西省太原市等地法院分別采取“犯罪記錄封存”、“犯罪記錄歸零”或者“污點不入檔”等模式或做法,以消滅未成年人的前科記錄?,F(xiàn)有制度即使在汲取其他地區(qū)有益經驗的基礎上而制定的,因此相對較為完善。這些實踐經驗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限定性消滅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三)是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限定性消滅制度有相關配套制度支持。對罪錯未成年人的考察并不是簡單的主觀判定,而是有客觀依據的判定。除罪犯未成年人自己提供的證明材料外,還有相關制度與之相銜接。不但有社會調查制度,還有的社區(qū)矯正制度、心理輔導、就業(yè)培訓等。上述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運用專業(yè)化手段幫助罪錯未成年人融入社會自食其力,且在心理上使罪錯未成年人更加容易接受。上述部分制度也可以實現(xiàn)對罪錯未成年人的心理活動與思想活動進行全面動態(tài)監(jiān)管,使其在被考察期限內的各種表現(xiàn)有據可查,從而為犯罪記錄消滅制度的實施做好前期鋪墊。
總而言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消滅制度是順應時代潮流、符合司法規(guī)律的一項創(chuàng)新制度,其理應受到社會各界的擁護和支持。而且在未成年人犯罪記錄限定性消滅制度實施的過程中,各級司法部門應該敞開大門,踐行司法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的監(jiān)督。在執(zhí)法的過程中,應當考慮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尊重他們保護他們,關愛他們。相關司法部門應將改革的力度與群眾的接受能力綜合考慮,采取積極有效的宣傳措施,提升社會各界對該制度的認知度和接納度。政府把握輿論的導向性,從而將成年人犯罪記錄限定性消滅制度完善好、運用好,在可以更好地保障罪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同時,也使其能夠為我國法治社會的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 注 釋 ]
①杜萌,趙麗.未成年人犯罪呈六化特點家庭和網絡成犯罪誘因[N].法制日報,2011-5-5.
②張麗麗.從“封存”到“消滅”——未成年人輕罪犯罪記錄消滅制度之解讀與評價[J].法律科學,2013(2).
D
A
2095-4379-(2017)17-0202-02
楊瑩瑩(1987-),女,漢族,新疆烏魯木齊人,法學學士,新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社會科學系列研究實習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