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洪君
(宜興市楊巷中學,江蘇宜興 214255)
運用“問題解決”模式 構建實效信息技術課堂
☆ 趙洪君
(宜興市楊巷中學,江蘇宜興 214255)
“問題解決”模式,以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與解題策略為目的,構建了一個實效的教學課堂,深受師生喜歡。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組織學習者思考分析,尋找解決方案,從而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地運用“問題解決”模式,可以引導學生探索知識、解決問題、建立起學習的信心,從而構建高效課堂。
問題解決模式;信息技術課堂;初中教學
在素質教育中,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培養(yǎng)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使用“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時,教師不再是“傳聲筒”、“搬運工”,而是學生學習的引領者,組織者。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將會改變,他們學習的動力將會來源于自身,而不是教師或課本要求完成的學習任務,學習一開始就始于學生的疑問,在小組學習中,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最終共同解決問題。通過實踐證明,“問題解決”模式的教學策略應用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在“問題解決”模式中,創(chuàng)設情境是問題產生的基礎與前提,教師可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需要,創(chuàng)設一個能夠引起學生疑問的情境。教師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一方面應從初中學生生活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學習與思考的熱情;另一方面,應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連,使學生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學《網絡改變生活》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這樣的問題:某位同學生活在北方,沒有見過大海,可是他特別喜歡海里的貝殼,那他該怎么辦呢?對于該問題有多種解決方法,教師只需創(chuàng)設出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思考即可。對于初中生而言,解決這個問題不難,有人會說親自去一趟,有人會說可以請當地的朋友代買,也有人會談到通過淘寶網站進行購買。很顯然,學生們都找到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接著提問:如果通過網絡購買,需要怎么處理呢?這樣一個問題,就可以引發(fā)出新的問題,比如,需要通過瀏覽網絡尋找相關的資訊等,從而切入新課,讓學生明白網絡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是巨大的,利用網絡可以進行信息瀏覽、收發(fā)電子郵件、購物等。因此,在“問題解決”模式中,引起學生疑問是下一步教學活動的基礎,也只有這樣才可以將學生吸引到學習活動之中,從而創(chuàng)造一個較好的教學開端。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之后,激發(fā)學生的疑問,從而促使學生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思考。接下來,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或者與同班的同學進行分析討論。比如:電腦死機的原因有哪些?可能是硬件、軟件問題,還是斷電問題等等,教師呈現問題,學生則需要進一步分析探究解決辦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搭建學習平臺,將三四名學生組合成一個小組,讓其分別尋找資料、方法、并及時進行討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方法記錄下來,最終共同完成任務。
以《數據的處理與統計》這一內容為例,教師將問題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張三等五人的語文成績分別為73分、68分、89分、90分、86分,請用Excel軟件對這五位同學的成績由高到低進行排列,并求出五位同學的平均成績。各學習小組進行分析,對于排列問題,學生可以借助教材或者互聯網找到解決的辦法,求平均分的問題有點難度,此時教師要引導小組成員進行思考,共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Excel的數據處理功能很強大,之前在工具欄中選擇∑求和,那么平均分是否也可能在工具欄中找到相應功能的按鈕?在對問題的分析探究過程中,學生的分析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運用“問題解決”模式,是要重視學生自主探究、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這也是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重要保證。
在初中信息課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中間會有反復,會有錯誤。因此,在這個過程中,交流學習思路,共享資料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比如,學習小組對解決問題的建議、推論、方案等。這樣的交流,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溝通,集思廣益,找到最佳的解決辦法。
以《圖片的處理》這一課為例,這一課主要是讓學生掌握美圖秀秀軟件的操作,從而掌握圖片的處理方法。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提出問題:將校園內的三張風景圖片展示出來,請學生們進行處理,并配上文字說明。在這個問題提出來后,學生會進行思考,并且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比如:處理圖片需要圖片處理軟件,如何尋找圖片處理軟件?如何用圖片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學生可以通過上網查資料、看書、詢問老師等途徑完成,而且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將獲得的資料進行共享,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資源共享是很關鍵的,更是落實教學目標的重要步驟之一。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過程中,當教師或學生對問題做出分析之后,可以獲得解決問題的思路或辦法,但是否正確除了需要實踐證明外,還需要學生在實踐證明的過程中,分析、判斷信息是否正確,思路是否正確。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保證他們能夠通過自主探究,深入了解問題。當然,教師要給予學生指導,對尚沒有想出完整解決問題方案的小組,要鼓勵他們,要及時了解他們的學習進度,要指導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以《多媒體作品制作》這一課為例,用PowerPoint制作一個多媒體作品,涉及到輸入文字、圖片、視頻、聲音,設置動畫等技術操作。學生需要在具體的實踐中,去判斷解題思路是否正確。比如:以《靜夜思》為題,讓學生制作一個多媒體作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解決思路、方案與大家一起交流。然后,上機進行實踐操作,從中發(fā)現問題,進一步尋找解決辦法。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帶著學生就問題進行討論,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方法。因此,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可以理清思路,并且通過上機實踐操作來驗證自己的辦法是否正確,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更深入的了解。
初中信息技術教師的正面點評與學生的總結反思,是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真實的學習狀況、發(fā)生新問題的基礎,也是“問題解決”模式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評價的方式有多種,比如學生互評、教師點評、自我評價等。反思可以是口頭反思、書面反思等。
以《制作計算機動畫》這一課為例,這一課主要是幫助學生初步了解動畫制作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及動畫制作的一般步驟等內容。教師采用“問題解決”模式授課,除了需要對每一位學生以及各學習小組的表現進行點評指導,幫助學生了解到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對學習的過程進行反思,比如:對這一課的基本概念弄懂了嗎?采取的方式解決問題了嗎?我學了這些概念,我真的懂嗎?還有學生對學習狀態(tài)的反思,比如:我是一個積極的學習者還是一個被動的參與者?當然,在授課結尾的時候,教師還是需要將總結點評一下,整堂課講了什么,學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點評激勵學生積極進取,不懈怠學習,并且?guī)椭鷮W生總結反思,從而更高效地學習。
總之,“問題解決”模式的教學,需要教師緊扣教材,幫助學生自覺地進入到問題情境之中,相信學生,引導學生,從而自信地去探索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建立起學生學習的信心,構建高效課堂。
[編輯:莊豐源]
G434
A
1671-7503(2017)09-0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