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紅
【關(guān)鍵詞】 班主任;德育工作;為人師表;溝通;因材施教;賞識
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9—0029—01
德育工作是學校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和保證的作用。學校的德育工作又是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的,班主任是班級德育工作的直接實施者,高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充滿活力但又表現(xiàn)為強迫、人際矛盾、抑郁、偏執(zhí)、敵對等,給班主任德育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為此,探討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就顯得尤為必要。下面,筆者結(jié)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為人師表,以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最基層的組織單位,而班主任則是這個單位的領(lǐng)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學生靈魂的工作,班主任對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班集體,全面提高學生素質(zhì),陶冶學生情操,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學校里,班主任接觸學生的時間最長,開展的教育活動最多,對學生的影響最大,在學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鏡子、一本書。因此,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首先要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作為一名班主任,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帶頭做到;要求學生講文明禮貌,自己首先得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從不挖苦諷刺他們;教育他們熱愛勞動,自己要每天早上和下午放學后和學生一塊打掃環(huán)境衛(wèi)生和教室清潔衛(wèi)生;教育學生搞好團結(jié),自己要和科任教師搞好團結(jié);這樣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經(jīng)成了一種無聲的教育,同時也就贏得了學生的愛戴。
二、及時溝通,了解學生思想動態(tài)
溝通是進行班主任工作的基礎(chǔ)。只有與學生溝通,班主任才能夠?qū)W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掌握,知道他們心中的真實想法。溝通是一種理解,不僅僅是班主任對學生的理解,也是學生對班主任的理解,溝通更是一種尊重和信任。
高一第二學期,開學初,我班轉(zhuǎn)入一名學生,該生在高一年級已是“大明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逃操,曠課,上課睡覺,頂撞老師,擾亂課堂,令老師們十分頭痛。為此,我對該生觀察并且思考如何進行教育。一周的觀察中發(fā)現(xiàn)該生熱愛勞動,關(guān)心同學,熱愛班集體,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回答問題故意把聲音提高一個八度,自制力較差,上課有說話和睡覺現(xiàn)象,還不愛做作業(yè)。有一天早上,他沒有來上課,也沒有請假。下午他主動來找我。我們的溝通正式開始。我了解他的家庭,讓他談對我班的感受,談他的志向等。在談話中肯定他的優(yōu)點,巧妙提到他存在的問題,鼓勵他做好自己,為班級爭光,為父母爭光。通過我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我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從而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
三、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的素質(zhì)、才能、知識、個性和興趣等都是有差異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對某一具體問題、具體事物也有著不同的看法,這就要求班主任深入學生中間,與學生交朋友,熟悉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及時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區(qū)別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從實際出發(f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握學生思想脈搏,對癥下藥,把工作做好、做活、做細,達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四、運用賞識教育,激發(fā)學生成功意識
在和學生溝通的基礎(chǔ)上,我嘗試進行賞識教育。賞識教育對學生德育工作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它能維護學生的自尊,保護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夠使師生之間的溝通良性發(fā)展。如,我班有一位女生,通過我的觀察,兩周時間一次操都沒有去上。從她的原班主任處了解到,上學期就是這樣,軟硬兼施,毫無效果。在談話中她直率地說到上學期不上操的原因,我抓住時機,告訴學生我很欣賞她的坦誠,并談到全民健身,讓她從兩操中開始,希望每天的兩操看到她的身影。談過話后,她堅持了,并做得很好。
五、充分利用家庭和社會這個教育陣地
學生的成長除了學校正規(guī)教育外,家庭和社會這個教育陣地也是不容忽視的。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走了不少的誤區(qū),他們很著急,所以我在工作中,經(jīng)常與家庭溝通交流教育的話題。在家長會上,通過家長和孩子互動的話題切入如何當好家長,使每一位到會的家長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會后家長找到我,主動尋求教育方法,這樣一來,孩子們在家庭這個大課堂里,有了稱職的老師,增加了一分關(guān)愛。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