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楚風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近年來,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受到了層出不窮的學校體育活動傷害事故的嚴重制約,也給學校和體育教師帶來很大的壓力。本文就學校體育傷害事故預防的必要性;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發(fā)生的原因;如何通過科學、合理、有效的預防,來減少此類事故的發(fā)生進行探探索。
關鍵詞 學校體育 預防 傷害事故
學校體育傷害事故是指學生在學校組織的各種體育活動中發(fā)生的各種損傷與傷害事故。它是學生傷害事故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學校體育中,由于體育的性質決定了它具有傷害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和風險性。在學校體育實踐中,體育活動的傷害事故時有發(fā)生,對于學校和體育教師來說,對此也越來越謹慎。如何通過科學、合理、有效的預防減少此類事故的發(fā)生是學校體育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學校體育傷害事故預防的必要性
學校體育包括體育教學、課外活動、體育課余訓練和競賽活動等。由于體育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學校體育活動中存在著傷害事故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因素,有的是可預見的,有的無法預見,這就是學校和體育教師所要承受的一種風險。有的學校為了降低傷害事故發(fā)生,盡量少開展或不開展體育活動,體育教師也盡量刪除帶有一定安全問題的教材,以致因噎廢食,學校的體育工作質量就受到一定影響,對學生的健康發(fā)展也可能產生一定負面作用。因此,科學、合理、有效的預防減少此類事故的發(fā)生,學校體育才能得到健康發(fā)展,學校和體育教師才能減少學生傷害事故的困擾,明確自己的職責,增強責任感。
二、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發(fā)生的原因
(一)教師方面:課中出現(xiàn)損傷事故對于教師方面而言,有三方面原因:1.專業(yè)思想方面:對于一位專業(yè)思想牢固的體育教師而言,備課、組織上課、課中安全方面都應有充分的準備,反之就容易出現(xiàn)傷害事故。2.專業(yè)技術和實踐能力方面:專業(yè)技術和實踐經驗是體育教師上好課的另一重要因素。如果專業(yè)技術不過關,教授的動作出現(xiàn)技術性錯誤,這樣容易出現(xiàn)傷害事故;3.沒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僅有滿腹理論和只會自己做動作,而不會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用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手段,也是出現(xiàn)運動傷害的原因之一。
(二)學生方面:學生是體育教學的主體,教學是教與學相互配合的,課中出現(xiàn)運動損傷對于學生方面而言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分析:1.安全意識薄弱:很多學生上課沒有專心聽教師講的安全措施,練習時往往由于技術較復雜或難度較大而造成損失。2.身體素質差:由于身體素質差,在完成強度較大或難度較大的練習時容易造成損傷。
(三)學校方面:學校在開展體育活動時,學校提供的體育活動場地、設施、器材不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定標準,維護管理不當,存在可以預見的安全隱患;學校在體育教學、課外活動、體育課余訓練和競賽活動中安全教育不到位,組織不嚴密,管理不到位,沒有盡到管理安全教育和管理保護職責。
三、校園體育活動傷害事故的預防與處理
(一)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應從三個方面進行認識:一是對學校的安全教育。加強基本安全技能的傳授,讓學生了解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體育項目特點及規(guī)則、場地設計與器材使用、保護與自我保護的方法等,進行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二是教師的自我安全教育。教師應熟練掌握體育相關的安全知識,善于預見體育活動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有較強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感;三是對學校的各種體育器材與設施進行經常性的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與報告,以把安全隱患降到最低限度。
(二)加強體育工作的管理,預防體育傷害
第一,嚴格體育課堂常規(guī)的要求。由于體育教學活動大多是在較大空間范圍和動態(tài)中進行,存在著一些不可預見因素和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這就需要對學生做出嚴格的常規(guī)要求,這是防范傷害事故的重要措施。如有同學未到或早退,體育教師應了解是什么原因,并進行記錄和處理。因為一旦教師接到自己的授課班級就意味著一種責任關系的確立。
第二,主動了解學生情況。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做個有心人,通過觀察、詢問了解學生身體情況,對有特異體質或者生理疾病不宜參加某種體育活動的學生,教師應記錄在案,課堂教學中予以適當安排,以防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第三,體育活動的開展應得到主管部門的同意與支持。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應是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特別是體育訓練與比賽活動往往競賽激烈或外出交流較多,如果未得到主管部門的同意,或主管部門根本不知道,教師私自組織比賽、帶隊外出,那么,該教師的責任就很大。根據《辦法》第14條精神,可以認定為屬于個人行為,如發(fā)生傷害后果,其法律責任就由行為人承擔,學校不承擔責任。
(三)改善和維護場地和器材設施
學校提供的體育活動場地、設施、器材應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定,并有專職人員對場地、器材進行定期的維護和保養(yǎng)。
(四)妥善地處理傷害事故
體育傷害事故有時是難以避免的,一旦發(fā)生傷害事故,如果處理不當,學校或體育教師或學生的合法權益就可能受到損害,給學校體育工作帶來負面影響,不利于學校體育工作的健康發(fā)展。因此,在處理傷害事故時應遵循“依法、客觀公正、合理適當的原則,及時妥善地處理”,把損害降到最低限度。
四、結束語
“教育無小事,安全責任重于泰山”。體育是手段,健康是目的。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妥善處理與防范,應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育教育教學改革和發(fā)展的重要要求,也是依法治教,依法執(zhí)教的必然追求。我們體育教師應不斷地提高法律意識,全力防范,妥善處理,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或消除學生傷害事故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蔡建波,樊向前.抓好體育安全宣傳,避免體育事故發(fā)生[J].中國學校體育.2002(3).
[2] 國務院.學校體育工作條例[Z].1990.2.20.
[3] 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Z].2002.08.22.
[4]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與案例分析全書[M].金版電子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