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曉敏
教研活動要求教師自評教學,許多教師照本宣科,泛泛而談。有人這樣感慨:“教書近20年了,感覺越教越不會教了?!惫P者認為,因為教師沒有很好地反思、評價自己的課堂,才會令教育教學之路越走越窄。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評價具有檢查、診斷、反饋、激勵、甄別和選拔等多種功能,其目的是為了考察學生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程度,檢驗和改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而自評是教學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自我檢查教學活動效果的主要內(nèi)容,對課堂效率的提高、教師業(yè)務水平的進步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教師如何評價反思自己的課堂呢?筆者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衡量一堂課優(yōu)劣的重要標準。要充分發(fā)揮教學目標的評價功能,前提是制訂正確、全面、具體、適宜的教學目標。一要做到教學活動中完成目標內(nèi)容是否全面,教師要明確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學到了哪些知識,鍛煉了什么技能,進行了哪方面的情感熏陶。二要看教學目標是否落實到位,看教學活動是否圍繞目標進行,采用的教學方法、教學行為是否為目標服務。三是評價教學目標的完成要有層次性,如“認識生字,理解生詞 ”之類的目標,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就可完成,對涉及到重點、難點的目標,要看是否可以分層完成。對有些目標,即使是同一目標,不同的課時、不同的年級也會有所不同。如朗讀,第一課時要達到正確流利,第二課時要有感情朗讀;針對默讀,一、二年級要做到“不出聲,不指讀”,三、四年級就要做到“對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以教學目標為指向檢驗課堂教學,是評價教學成敗的關鍵。
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過程,是學生合作交流、積極探索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真正體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這樣的課堂才是生動的課堂。評價學生參與情況:一是評價課堂教學氣氛,教師是否為學生營造積極、良好的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二是評價學生參與學習的狀況,學生是否專注于聽、說、讀、寫,能否獨立思考、大膽發(fā)表見解、主動參與。三是評價學生的活動時間是否充足,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等時間的總和要不少于整節(jié)課的二分之一。有了時間保證的課堂才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堂。
教師對教學目標的把握,對學生個性品質(zhì)的培養(yǎng),都要通過課堂實施來完成。因此教師自評反思教學過程,才能檢驗課堂得失,積累經(jīng)驗,增長技能。首先要評價教學的組織安排,教學分幾步,課堂引入是否有吸引力,每個環(huán)節(jié)是否達到目標等。其次評價教學方法,一堂成功的課有多種教學方法,如情境法、討論法等,用這些方法或營造氛圍,或演示實物……這些方法要因教材、學生、條件而定,靈活應用,合理搭配。
備課是上課的基礎,打牢基礎,才能上好課。因此教師要評價自己的教學設計,是否做到吃透教材、找出教材的難點重點、明確教材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在教學設計時,應依據(jù)教材分析選擇了哪些教學方法,又是如何安排課堂實施過程的,設想達到什么目的,收到怎樣的效果。教師在上課之后如果這樣評價反思備課過程,就能找到一些好的做法,積累經(jīng)驗,促進自己的教學設計水平的進步。
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比~教授所談的反思,正如上文所言的反思、自評一樣,需從細節(jié)上做起,認真深入地分析,找出課堂教學得失成因,以此磨煉自己的教學功底,強化教學技能,如此,教師才有可能真正成為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