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怡
摘要:隨著愈來愈多的留學生到我國高校深造,可以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留學生教育管理理念與國外文化存在著碰撞與對接,尤其是當前我國的留學生教育管理在世界范圍中仍較為落后,且存在著較多不足之處。改革與創(chuàng)新成為了高校國際化發(fā)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在國際環(huán)境中的發(fā)展,提高我國教育的國際競爭力與影響力,本文從留學生教育管理在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中的意義著手分析,并提出完善和加強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留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意見。
關鍵詞:高校留學生 教育管理 高等教育國際化
中圖分類號:G648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1-0126-02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外國學生選擇到我國高校進行學習、深造。隨之而來的高校留學生的教育與管理成為了高校國際化發(fā)展路程上不可忽視的問題。教育與管理的好與壞不但能彰顯教育管理者的理念,更能反映出一個學校對國際化發(fā)展的重視程度。近年來,在中央教育部的引領下,科學發(fā)展觀已成為我國留學生高等教育的主要管理工作指導,為了能夠更好地推動我國高等教育朝著國際化的方向發(fā)展,不斷增強留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并保障來華的留學生規(guī)模能夠穩(wěn)步擴大,大力發(fā)展我國來華留學生的教育管理非常重要。
一、加強留學生教育在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中的意義
高等教育國際化是上世紀80年代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現(xiàn)代高等教育發(fā)展三個核心概念之一。這些年來受到我國政府和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重視。所謂“高等教育國際化”是指把跨國界、跨文化和全球化的視野與高等教育的目標、主要功能(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和傳送相結合的過程。高等教育國際化并不是一個單純輸入或輸出的過程,而是要將跨文化、跨國界的理念與個體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這就要求在學習國外先進的高等教育發(fā)展理念、制度、模式的同時,將之與本國本地區(qū)的高等教育傳統(tǒng)相結合并融會貫通,以形成更先進、高效、與社會環(huán)境相適應的發(fā)展路徑。而在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中占據(jù)重要角色的留學生教育管理也應在文化理念結合與貫通的基礎上不斷地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
首先,無論是對于來華學習各專業(yè)或是短期學習語言的學生,留學生無不是在國際舞臺上傳播中國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所以,對于留學生的教育不僅是國家利益下的要求,更是推動我國在國際上更好發(fā)展的戰(zhàn)略計劃。此外,留學生教育我國各大高校的辦學資金來源渠道擴大,促進提高我國國際人才的競爭。其次,在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之下,留學生教育的不斷深化能夠促使我國高校留學生資源不斷擴充,營造良好的高校國際化氛圍。不僅營造了多元化的校園文化,還能夠培養(yǎng)吸引更多的來華留學生,而不同國籍的留學生為校園文化增添許多豐富多彩的文化。置身于這種多元化的校園當中,本國學生也能夠在多了解外國文化的同時,培養(yǎng)自身的國際交往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落后的留學生教育理念,否則只會導致留學生無法學到實際性的知識文化,還會進一步弱化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最后,由于留學生教育的發(fā)展,在擴大留學生群體的同時,還有力推動了我國高等教育朝著國際化前進。使我國的高等教育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學習,而是更加適應國際化標準的雙語教學,甚至是多語教學。同時,由于留學生教育涉及到涉外教育,雖是文化學習交流,但更蘊含著鮮明的政治外交屬性,所以這也意味著我國高等院校在進行留學生教育時,還必須注重建立起與留學生相適應的服務體系,以便我國高校服務的國家化進程被有效推動。
二、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留學生教育管理的幾點思考意見
(一)提高教職人員的綜合素養(yǎng)
教職人員綜合素養(yǎng)的高低,直接決定著留學生的素質教育是否能夠確切落實到每個學生當中。改變傳統(tǒng)的留學生教學管理理念,并在新制度下徹底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管理有其重要性意義,而這些變化的基礎都必須以提高教職和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yǎng)。當前,我國多數(shù)高等教育院校也愈發(fā)意識到,國際化的教育不僅要依靠國家實施一定的教育政策引領,更重要的是還要打造一批具有高素養(yǎng)、學識深厚的教師團隊。留學生的教育管理更是如此,若是教職人員具有優(yōu)秀的綜合素質,那么自然而然的與留學生的素質教育也會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huán),從而更好地促進留學生的教育管理,相反的則會導致兩者間形成惡性循環(huán)?;诖耍环矫?,對于我國高等院校的留學生教師應不斷增強自身專業(yè)素質學術造詣、努力鉆研其業(yè)務,并掌握好相關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在遵循相關的教學規(guī)律的同時,還應積極培養(yǎng)教師對于外漢語教育事業(yè)的熱情,加強教師弘揚我國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并以傳播我國中華文化為己任的責任感。另一方面,對于原本高等院校的專業(yè)教師應該實施相應的培訓,例如不定期聘請相關學科的專家學者對學生進行授課和與其溝通交流。同時,高等院校還可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每年為相關留學生教育教師提供一定的出國進修和學習深造的機會,以便教師的雙語、多語教學水平及其能力上能夠有所提高。
(二)優(yōu)化留學生學習教育環(huán)境,提供適當?shù)膶W習幫助及生活輔助
來華留學生在教育背景、政治態(tài)度以及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等都與我國的現(xiàn)實社會存在著較大的不同。所以,為了使留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中國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并深入了解我國的國情,使留學生能夠用認同和理解的眼光來看待中國的文化教育,以促進中外學生更好地和諧相處。因此,在進行留學生教育管理時,要優(yōu)化留學生的精神環(huán)境,讓留學生感受到中國人民的熱情和深厚的文化教育底蘊。
例如,對于剛入校的新生,在專業(yè)學習上總是會面對漢字生詞晦澀難懂,不能夠很好地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等問題,對此,教師應該為學生配備專業(yè)相近且外語能力較強的中國學生助手,且只限于大二、大三的學生,以免影響大四學生的就業(yè)實習和其他考研學生。但是所選出的學生輔導也必須事先詢問學生是否愿意,才能避免中國學生產(chǎn)生抵觸心理而又不得不遵循教師和學校的指令,最終致使留學生和輔導生產(chǎn)生極大的分歧。而有了專門的中國學生為留學生提供相應的文化和中國文化等方面的幫助,留學生也能夠更好地融入到學習的環(huán)境當中,并加強與中國學生的聯(lián)系。此外,在學期末時,應讓留學生根據(jù)相應學生的輔導幫助及成果進行反饋,如制定PPT讓留學生真實地反映出在學生幫助下整個學期的所獲所得,以此檢驗留學生和輔導生的實際學習和幫助情況。而對于幫助留學生學習的中國學生,學校也應該實施一定的學分獎勵或是為其提供適當?shù)莫劷鹧a助,亦或是在新學期的開始讓中國學生自行選擇想要的獎勵方式。如此,不僅有效幫助留學生更好地融入到新的環(huán)境當中并深入了解中國文化,還能夠促進中國學生更為積極地輔助留學生學習和學習留學生國家的相關語言文化、風俗人情等,這些都有利于進一步推動我國高校教育朝著國際化發(fā)展。
此外,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還可將課堂教學與其相應的實踐體驗相結合,積極組織留學生參與到學校、協(xié)會等組織的各項文化、學術活動或是公益活動中等,讓留學生不僅提升中國文化知識水平,更加深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但是要遵循留學生的個人意愿,切莫強迫,要讓留學生自主選擇喜歡并想?yún)⑴c的社團活動或是其他活動的機會。而在這種良好的學習和精神環(huán)境中,留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學校所營造出的濃厚的傳統(tǒng)文化、學習氛圍,并受其熏陶,從而更加認同我國的留學生教育管理。
(三)柔性教育管理,減少特殊照顧
柔性教學管理主要是建立在人們心理行為規(guī)律的基礎上所采取的一種非強制性的方式,并在人們的心里產(chǎn)生一種潛移默化的說服力,使人們能夠將組織意志轉變?yōu)樽杂X行動。而對于受高等教育學生的柔性教學管理,則是在研究學生的心理行為規(guī)律的基礎上,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方式,使學生的心里自覺產(chǎn)生說服力,繼而自覺接受學校的教育管理。而對于留學生的柔性教育管理,就是通過一定的指導,讓留學生能夠自覺融入到學校生活中,而不是任由和遷就留學生的行為活動。我國高等教育的留學生教育管理,大都帶有特殊照顧的特性,例如針對來華留學生而專門開設的餐廳食堂和獨立的學生公寓,亦或是安排專門的教師來為留學生授課。這種特殊照顧的管理,雖有一定的合理性,且能夠讓留學生有賓至如歸的感覺,但若處理不當,則會引起留學生與中國學生之間的隔閡加深,不僅增大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負擔和壓力,甚至會導致學校教育管理出現(xiàn)混亂狀態(tài)。
所以,不僅是為了適應國際化的發(fā)展需要,更為了促進高校學生、文化之間更好地融合交流,還
應該使高等教育留學生的柔性教學管理要基于我國實際國情出發(fā),以創(chuàng)設出符合我國實際教育環(huán)境和教學理念要求的管理方法,并提高我國留學生資源的國際競爭力。此外,還要創(chuàng)造出溫暖的學習環(huán)境,對于中外學生都要遵循統(tǒng)一標準化的教學管理,對于留學生也應該盡量做到一視同仁,即使是要幫助留學生學習,也應該采取適當合理的方法,不可過分特殊照顧。同時,為了便于留學生更為積極地參與到國際合作交流當中,應該堅持人本思想,建立起以學生為主體,且柔性與科學兼顧的教學管理制度,靈活對留學生進行教育教學管理,才能真正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在國際中的競爭力。
三、結語
越來越多的外國留學生到中國高校進行深造學習,不僅為中外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相互學習的交流平臺,還能夠有效促進我國高等院校在校學生的國際競爭力和與其國際接軌。為了更好地推動我國留學生的教育管理發(fā)展,我國院校必須制定科學合理的教育管理計劃,不斷提高其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質量,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并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氛圍,提供適當?shù)膶W習幫助,這樣才能有效地實現(xiàn)我國留學生教育管理的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秋紅.留學生跨文化心理探究與高校外國留學生管理[J].蘭州學刊,2009,03.
[2]單寶順.教育國際化視野下的留學生教育管理研究[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15,10:431-436.
[3]楊培玉.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學生特色管理思路研究——以北京城市學院為例[J].中國集體經(jīng)濟,2013,30:92-93.
[4]馮惠玲、胡娟、惠新宇.高等教育國際化:內(nèi)涵、挑戰(zhàn)與取向[J].中國高等教育,2011,11.
[5]張琳.論高等教育國際化與留學生教育管理[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1,06:33-35.
[6]劉業(yè)冰.淺析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留學生教育[J].企業(yè)導報,2013,10:228-230.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