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魯修賢+呂海蓉
摘要:重視朗讀教學研究,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朗讀積極性,尋找有效途徑,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索簡潔有效、巧妙實效、新穎高效的朗讀方法,通過語氣、表情、聲音等模擬訓練刺激學生的表現(xiàn)欲,實踐課堂朗讀指導,促進朗讀審美。
關鍵詞:表現(xiàn)欲;朗讀指導;有效途徑;技巧技能;朗讀審美
語文新課標指出,各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讓學生運用恰當?shù)恼Z氣語調(diào)朗讀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態(tài)度并增強其理解。同時也強調(diào)朗讀要審美,要自然而然,要擯棄矯情做作。
朗讀審美源于大腦對作品由表及里的認識、理解和體味。朗讀時,眼睛所看到的文字,耳朵所聽到的聲音互相作用,傳達到人的中樞神經(jīng),增加了大腦皮層的管道刺激,強化對語言的感知進而理解。悅耳的聽覺刺激,情態(tài)的視覺刺激,對應優(yōu)勢的肢體表演刺激,聲情并茂的語氣語調(diào)的感染性刺激等,多種感官有效刺激,加之教學中的個案體驗、比較以及情感再現(xiàn)等方法,心通其情,意會其理,自當把默默的文字轉化為表情達意且善感善知的聲息傳遞。
鑒于朗讀的動態(tài)思維,調(diào)動感官參與,對被感知的對象形成立體思維,有益于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操,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我們立足課堂,精心指導朗讀,刺激學生的表現(xiàn)欲,以提高學生朗讀審美素養(yǎng)。通過激發(fā)學生的朗讀熱情并逐步提升其欣賞水平,訓練朗讀的有效性,培養(yǎng)其良好的朗讀習慣,促使學生逐漸掌握朗讀技能和技巧。
一、營造氛圍,有效刺激表現(xiàn)欲
初中語文教材選編的課文,大多是朗讀的經(jīng)典素材,一些現(xiàn)代詩歌、散文之類的美文教學,朗讀不可或缺。我們精選一些音樂配合朗讀,創(chuàng)設出有效的朗讀氛圍,音樂的力量訴諸聽覺打動了學生心靈,引發(fā)其共鳴?!饵S河頌》《祖國啊,我的祖國》《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安塞腰鼓》《鄉(xiāng)愁》等等,放在音樂的背景中反復朗讀,均能調(diào)動學生朗讀積極性,使之既能提升朗讀興趣,又能享受朗讀的審美樂趣。
營造氛圍的方法還可以為教師范讀。相對媒體范讀,教師范讀更具直觀效果。教師的聲音、語氣、語調(diào)、神態(tài)、動作無不直接為學生參照效仿,刺激學生的表現(xiàn)欲。課堂中,教師用激勵性語言引導,也可刺激學生表現(xiàn)欲,讓學生暢所欲言,大膽朗讀。體驗朗讀審美,還能把語文學習和生活感知有機結合在一起,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斑羚飛渡》朗讀教學中,激勵性語言便有效刺激了學生的擬聲表達,文中每一次羊“咩”都讀出不同的內(nèi)涵,朗讀魅力彰顯,震撼的力量深入人心。
二、精選練點,訓練朗讀技能
朗讀達到一定水平并不容易,需要教師選準練點,有機點撥。朗讀要有情感,務必了解作者說了些什么,更要和作者心靈相通。教師需要在朗讀技巧上加以引導示范,比如關鍵字詞的頓挫,語氣語調(diào)的抑揚,詞句間的舒緩延宕等,并非篇篇訓練,每次訓練有所側重。研讀《孫權勸學》,對話中的“博士邪”“見往事耳”“大兄何見事之晚乎”等句末語氣詞“邪”“耳”“乎”相當于“嗎”“罷了”“啊”,即反問語氣、限制語氣、感嘆語氣,朗讀過程中準確把握,略為夸張表達,便可起到促進理解人物形象的作用?!队洺刑焖乱褂巍分小霸孪侣健币还?jié),朗讀“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時,可直接融入一些嘆詞,以加強語氣:“(咦?)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哦?。┥w竹柏影也!”作者的感情變化會在朗讀中波瀾起伏。朗讀到位,對文章內(nèi)容就能理解透徹,與作者情感默契共鳴。“以情帶聲,以聲傳情”,學生一旦掌握技巧之后,就能舉一反三,提高朗讀質(zhì)量。
三、想象聯(lián)想,促進朗讀審美
研讀《核舟記》,在初讀文章的基礎上,加上想象聯(lián)想的環(huán)節(jié),在頭腦中清楚勾畫其完整形象,并用自己的語言按空間順序講一講,有助于學生理解核舟體積小、容量大的特點?!犊诩肌芬策m用此法,其中失火救火的場景,聲音由少到多,由疏到密,一人呼,夫婦呼,兩兒哭,犬吠……學生在腦海里展開聯(lián)想想象,按時間順序先小組內(nèi)說一說,小組推優(yōu)在全班講一講,交流之際自然勾勒出整體明了的輪廓,再去細讀,就為后文的理解打下了良好基礎。
許多描寫自然景物的文章,都不妨通過融情至境地朗讀再現(xiàn)畫面,藉以進入意境,想象描繪事物的形狀、顏色、狀態(tài),感受自然美?!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第2自然段繪就生機盎然的百草園,讀以聯(lián)想想像更有無限的樂趣。古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所狀塞北雪景的奇異;“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所現(xiàn)江面的亦幻亦真、變幻多姿等等。通過蘊意深情的朗讀學習,勢必誘發(fā)學生想象,發(fā)展學生形象思維,其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以及正確的審美觀均能提高。
四、角色扮演,點燃朗讀熱情
分角色表演朗讀課文,既能強化學生積極參與進而努力表現(xiàn)的主觀能動性,又有助于對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課文《核舟記》中,船頭坐三人一節(jié)適合表演讀,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小組合作分工,分角色演一演、讀一讀,刺激學生的表現(xiàn)欲,活躍課堂。戴高帽子的蘇軾,“共閱一手卷”的魯直,神態(tài)如有所語,“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的佛印,諸般形象及其語言,無不挑戰(zhàn)學生的演讀水平與表現(xiàn)水準。幾分鐘的道具準備,報紙疊成高帽子,礦泉水瓶子掛在胸前,手卷、佛珠……使得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活躍的課堂透出的意旨在于學生理解了各個人物形象,分清了文章里寫的左左右右,為輕松背誦作好鋪墊。同時,學生也了解了作者行文的用心,理解了雕刻家的藝術構思和文章的空間順序。演,不作特別要求,邊讀邊演,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語言文字的魅力自然可以活靈活現(xiàn)。
總之,通過探討,我們對朗讀的重視程度愈來愈高,加強朗讀訓練可使教師的朗讀能力和指導朗讀的能力明顯提升,在教學中不斷有意識地將朗讀和課文解析相結合,讓朗讀在閱讀教學中發(fā)揮其主導集成的作用,強力刺激學生的表現(xiàn)欲,高效促進學生的朗讀審美,促進學生敢于朗讀、樂意朗讀,朗讀水平顯著而全面地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才明.朗讀在語文審美教育中的作用[J].銅陵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1).
[2]魯修賢.初中語文讀寫創(chuàng)——魯修賢語文教學文集[M].北京:北京藝術與科學電子出版社,2005:7-12.
【本文系荊門市教育科研小課題《刺激表現(xiàn)欲,促進朗讀審美的途徑研究》之結題論文,課題研究時間為2016年】
作者簡介:李梅(1968—),女,湖北省沙洋縣實驗初中高級教師,主研方向為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