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及運用
■華 瑩
如何優(yōu)化閱讀教學設(shè)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成了每個英語教師面臨的課題。本文結(jié)合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和多年聽課所得,分析如何在“三步閱讀教學”過程中利用情境創(chuàng)設(shè)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初中英語 閱讀教學 情境創(chuàng)設(shè) 運用
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生使用英語的重要基礎(chǔ),然而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一直使用這樣的標配模式:教授新單詞→講解課文→分析語言點→進行相關(guān)鞏固練習。這造成了學生對閱讀課學習興趣不濃,缺乏內(nèi)在學習動力,語言應用能力也得不到相應的提高。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課標和教材的編寫者們在引導教學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新版牛津英語初中教材以主題單元的形式重組了文本,意在通過一定數(shù)量的具有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的文本材料,促使學生在圍繞主題的不斷閱讀對話和探討中獲得整體的閱讀經(jīng)驗和情感體驗。這種教材編排形式對英語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將閱讀教學統(tǒng)一在主題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中,建構(gòu)一種開放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
通常,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可分為三大步:讀前(Pre-reading)、讀中(While-reading)和讀后(Post-reading),教師在做教學設(shè)計時要充分考慮各階段的特色,靈活創(chuàng)設(shè)恰當?shù)那榫骋愿纳朴⒄Z閱讀課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Pre-reading部分是閱讀教學的預熱階段,該階段可以做一些與閱讀材料有關(guān)的趣味活動,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對閱讀材料的背景有初步的了解,以便學生自然地進入閱讀主題。
案例1:筆者在教授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九(上)“Unit Three Teenage Problems Reading”時,并沒有直接帶領(lǐng)學生進入到教材內(nèi)容的學習當中,而是在開始課程之前,給學生們簡單介紹了伴隨自己成長的一部經(jīng)典美劇《成長的煩惱》:When I were your age,the TV play was very popular. It is about the life of the Seavers.It talked about three children(Mike,Carol and Ben)encountered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ir life and how their parentshelp them to solve their problems.The TV play is very humorous,and we can learn something from it.學生們的興趣被這個話題調(diào)動了起來,看過這部劇的同學很顯然已經(jīng)按捺不住自己的興奮勁兒,急于想要談談自己的感受。于是筆者趁熱打鐵,又編擬了一段一個叫作劉丹的中學生的自述:Hello,I am Liu Dan.I am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in Suzhou.I have a problem,I am always worried about exams,my parents care only about marks after exams.In order to let me get high marks,they always tell me I should do this,and should not do that.It sometimes makes me angry.I don’t know if they had the same problem when they were my age long ago.They are not so friendly in my eyes.Do you have the same problem?以此引出課題,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被帶入到課文的情境中,于是筆者因勢利導,讓學生學習閱讀與材料有關(guān)的詞匯,在做好充分的知識準備和氛圍營造之后,接下來的閱讀活動非常順暢,學生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專注,認真投入地閱讀。
當然Pre-reading是以喚起閱讀興趣為主要目的的,它并不是閱讀的主體,因此在該部分創(chuàng)設(shè)情境應該短小、精彩。教師不要本末倒置,否則再華麗的導入也只能是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
在整個英語閱讀教學中,“讀中活動”是核心部分。在該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作用是引導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深入理解,教他們使用有效的閱讀技巧來理解文本大意,獲取文本信息。這一階段在經(jīng)過了Pre-reading的鋪墊后,學生已經(jīng)對課文的相關(guān)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為順利閱讀打下了基礎(chǔ)。當然,在While-reading部分,教師需要繼續(xù)創(chuàng)設(shè)情境,但是這時的情境應側(cè)重于質(zhì)疑,通過質(zhì)疑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能,并在一步步質(zhì)疑的過程中理清文章主線,化解閱讀難點,強調(diào)閱讀重點,使閱讀過程變得輕松愉快。
案例2:某位教師執(zhí)教的八(下)“Unit Seven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Reading”的一節(jié)公開課。在While-reading部分設(shè)計了以下四個任務:
Task 1:Fast Reading
首先,執(zhí)教教師要求學生帶著兩個問題(Q1:Why do ORBIS doctors work on the plane instead of working in hospital?Q2: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job?)來快速閱讀全文。接著教師在屏幕上出示了一系列的話題,部分話題是文中涉及的,例如:facts about blindness,ORBIS and ORBIS doctor’s work and Doctors’feeling and hope,還有部分話題是文中未曾提及的,要求學生通過skipping(跳讀),skimming(略讀)和scanning(細讀)迅速找出文中提到的話題。這一任務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3S閱讀技巧”,并讓學生對文本大意和文章結(jié)構(gòu)有初步了解。
Task 2:Detailed Reading
這一部分執(zhí)教教師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來處理文章的三部分內(nèi)容:
Part1:facts about blindness,use“True or False”questions to help the Students look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Part2:ORBIS and ORBIS doctors’work, students are asked to fill in a well-designed flow chart.
Part3:doctors’feeling and hope,use“Whquestion”for the students to find the right answers.
這些不同類型的閱讀活動,目的是幫助學生能使用恰當?shù)拈喿x技巧和策略來搜集、歸納和整理文本信息,讓學生對閱讀材料有全面的了解。
Task 3:Consolidation
執(zhí)教教師采用了“task-based cloze test”的形式,通過填空和檢查答案兩種閱讀形式,使學生對文本有深入的理解,也為之后的輸出作鋪墊。
Task 4:A Game
執(zhí)教教師設(shè)計了一個“Three seconds to be blind”(讓學生閉上眼睛,從書包里拿出自己的語文書)的游戲。當然,看似簡單的指令,對學生們來說完成得并不順利,之后教師邀請部分學生分享這三秒鐘作為一名“盲人”的感受,學生們在教師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中有了親身體驗,自然有話可說,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執(zhí)教教師設(shè)計的這個游戲非常有效地喚醒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他們感受到盲人的不易,也讓他們充分認識到理解和尊重的意義。
由此可見,在While-reading環(huán)節(jié),教師設(shè)計的問題要有啟發(fā)性,并且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提出的問題要能幫助學生縱觀全文,獲取對語篇的完整印象。同時教師要盡可能采用多種方法去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閱讀材料,使學生的閱讀技能和技巧不斷得到訓練和提升。
Post-reading是閱讀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但是它同樣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不但要讓學生練習和鞏固在閱讀過程中新學到的語言知識,還要讓學生用自己的思想見解來充實文本內(nèi)容,拓寬文本情境,使閱讀內(nèi)容真正得到內(nèi)化和吸收。
案例3:以筆者聽過的一堂公開課為例,在牛津英語七(下)“Unit Six Down the Rabbit Hole”這一課中,執(zhí)教教師在設(shè)計Post-reading環(huán)節(jié)時,不是單純地設(shè)計一些與語篇相關(guān)的練習題進行鞏固,而是創(chuàng)設(shè)了以下情境:When Alice jumped down the hole,she found there were two of her friends in the hall,too.Work in a group of three. Make a conversation to talk about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How did you come to the hall?
2.What did you see on the way?
3.How did you feel about it?
4.What did all of you want to do next?
You can even think about how they went through the door and what interesting things happened in the lovely garden.
以此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入的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事實也證明,學生們在進行小組討論時,各個興致盎然,各抒己見,很多同學能結(jié)合新授內(nèi)容發(fā)表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觀點。這不僅實現(xiàn)了信息的交流,還實現(xiàn)了情感的互動。
當然,Post-reading所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必須緊扣閱讀材料,為學生加強對課文的理解和運用服務。而且話題要適當拓展延伸,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開放性,能引起學生的思考,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討論表達的欲望,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學有所得。
總之,Pre-reading是前提和基礎(chǔ),有效的讀前準備能夠為之后的閱讀打下基礎(chǔ);Whilereading是核心和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技巧和能力的關(guān)鍵;而Post-reading是升華,它可以檢驗閱讀教學的成果,強化學生的閱讀技能。因此,在這三個階段,都要求教師能夠圍繞主題,充分挖掘恰當?shù)慕虒W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創(chuàng)設(shè)與學生學習內(nèi)容、生活實際相契合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豐富自身的積累,感悟語言的魅力,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閱讀技能和閱讀水平。
(作者為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盛澤二中教師)
[1]葛文山.優(yōu)化英語閱讀教學設(shè)計的切入點[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2(01).
[2]李吉林.情境教育的探索與思考[J].教育研究,1994(1):51-58.
[3]章德賢.對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探索[J].教學時空,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