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
【摘要】在初中教育階段,語文學科作為一門基礎性與工具性課程占據(jù)重要地位,其教學成效的優(yōu)劣對學生學習能力、理解能力、交流能力等有很大影響作用。但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有部分學生因為某些原因已經(jīng)發(fā)展成學困生,他們普遍對語文學科失去學習興趣與信心,學生成績非常不理想。而將小組合作學習法引入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教學效果的增強。本文就小組合作學習對初中語文學困生的促進作用,進行了詳細的探究。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初中語文; 學困生; 促進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初中階段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情況有很大影響作用。但是有部分初中生由于主觀與客觀等多種原因的影響,他們成了語文學困生,這就不利于素質(zhì)教學中促進全體學生共同進步目標的實現(xiàn)。有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將小組合作學習法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可營造出積極進取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因此,在初中語文日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將小組合作學習法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以幫助他們擺脫學習困境。
一、借助小組合作學習,消除學困生主觀困難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他們主觀能動性的高低對教學效率的優(yōu)劣有很大影響作用。因此,要想使得初中語文學困生成功脫困,就需要教師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他們都能主動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從而大大降低學困生對語文學科學習的畏懼程度,進而消除學困生的主觀困難,最終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將小組合作學習法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可營造出團結協(xié)作、相互幫助的學習環(huán)境,使得學困生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有其他組員主動幫忙,以降低其學習壓力,并在與其他組員相互協(xié)商與探討中較為容易地解決難題。只有這樣,在教師提問環(huán)節(jié)中,學困生才更有底氣站起來回答問題,才能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從而以更加自信的態(tài)度參與以后的語文學科教學活動中,為其成績的顯著提升創(chuàng)造條件,最終成功脫困。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次北固山下》一課時,教師就可用小組合作學習法組織教學活動。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學困生語文基礎薄弱、學習態(tài)度消極,因此很難集中精力參與教學活動,但在小組其他成員營造的積極氛圍中,他受其感染,并且在其他成員的幫助下也可較好理解課文中蘊含的哲理,從而享受到收獲的喜悅,最終感覺到語文學習并不是可怕與困難的并增強學習興趣。
二、借助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困生學習能力
筆者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當前初中語文學困生之所以會成為學困生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尚未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學習技能,久而久之就會覺得學與不學都是一樣結果,從而放棄了努力學習。而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每個組員會借助商討與交流的方式分享與探究學習技能,或者在分析知識的過程中自然將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展示出來,從而可讓學困生在耳濡目染中獲得豐富多樣的語文學科學習方法與技巧。學困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語文學習方法之后,其學習語文知識的效率就會顯著提高,從而逐漸提高學習自信心,有利于快速脫困。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蘇州園林》一課時,教師就可用小組合作學習法組織教學活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提出如下問題:本文的寫作方法是什么?每一處景觀的特點是什么?語文學困生在看到這些問題,尤其是寫作方法時,會感覺難以回答,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于是極易產(chǎn)生放棄回答的想法。而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其他組員都會努力思考這兩個問題,會有人提議用思維導圖法將課文的寫作順序展示出來,就可清晰明了地得到課文的寫作方法及每一處景觀的特點了。當學困生和其他學生一起用思維導圖法分析課文后,很容易就能獲得問題的答案,并且還掌握了新的學習技巧,為以后快速回答類似問題創(chuàng)造了條件。
三、借助小組合作學習,拓展學困生的知識面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法組織的課堂活動中,各個組員可在組內(nèi)就某個話題進行深入而全面地交流與探討,而這一過程其實就是大家思維碰撞與知識分享的過程。對初中語文學困生來講,他們之所以不愿意學習語文課程的原因除了沒有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外,他們的語文知識面還十分有限,狹小到不能運用現(xiàn)有的知識解決教學中教師提出的問題,因此他們常常有挫敗感,從而失去語文學習興趣。在這種情況下,要想真正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就需要教師借助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為學困生提供更便捷的擴大知識面與視野的機會,使得他們在與其他組員進行交流或者傾聽其他組員談話的過程中逐漸增加知識積累的寬度與厚度,并從交流與傾聽中獲得思維的閃光點,從而較為正確地獲得問題的答案。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最后一課》時,教師就可用小組合作學習法組織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中,學困生可能對最后一課的意義理解不夠深,因此他無法正確把握作者的情感。而當小組成員在談論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等內(nèi)容時,學困生就會獲得豐富的可輔助自己深度理解課文主題與思想的知識,從而更加精準而全面地把握作者的創(chuàng)作目的及思想感情。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法組織教學活動,可顯著促進學困生的學習效果,有助于其快速脫困。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大膽探究小組合作教學法的應用技巧與原則,并積極將其引入到課堂中,從而為學困生營造出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并拓展其學習途徑,最終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提高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崔迎萍.試論小組合作學習對初中語文學困生的促進作用[J]. 才智,2016(10).
[2]黃佑云.試論初中“語文學困生”的學習問題及其對策[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
[3]費春雷.淺議初中語文學困生合作學習產(chǎn)生誤區(qū)的原因[J]. 學語文,2014(6).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