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月平
【關(guān)鍵詞】語文實踐;課本?。蛔詣?chuàng)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60-0065-01
在語文教學中,有時精彩的文本解讀往往難以言盡古典名著之精髓,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表演的方式深入理解名著,此時,教師首要的任務(wù)就是解決導演、劇本和道具問題。下文,筆者結(jié)合蘇教版六下《三打白骨精》一課,談?wù)劚硌葜袑а?、劇本和道具問題的解決。
1.無導演,自導。
烏合之眾注定一盤散沙,只有團隊合作才能打造出一臺精彩絕倫的課本劇。
確定導演。課本劇的質(zhì)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導演的素質(zhì)與修養(yǎng)。選誰呢?當然是能力強、肯擔當、會組織、善協(xié)調(diào)的!學生或毛遂自薦,或他人選舉,很快就確定了導演組成員。
招募組員。導演既定,那么就要開始招募組員,各導演或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動員,或慷慨激昂地演講發(fā)動,很快就招募到了組員,成立了自己的劇組。
明確分工。各導演認真聽取組員意見,經(jīng)過毛遂自薦、他人推選、考核面試、投票選舉等一系列程序后,最終明確了組員的分工:文學功底深厚的學生成了編劇,有表演天賦的成了演員,眼明手快的成了劇務(wù),擅長繪畫的成了美術(shù)指導……
2.無劇本,自編。
《三打白骨精》是對名著章節(jié)的改寫,故事性強,畫面感足。但文本畢竟不同于劇本,還需將課文進行改編。此時,小編劇已自覺地將《西游記》原著恭敬地“請”到教室,人手一本開始閱讀。課間十分鐘,他們放棄了休息,自發(fā)地聚到了一起,探討如何通過對話,讓人物形象更立體飽滿:時而從文本中挖掘潛臺詞,時而向影視作品取經(jīng),時而就網(wǎng)上的劇本作探討比對,忙得不亦樂乎,“吵”得不可開交。“這唐僧簡直善惡不明,好壞不分,虧得悟空對他忠心耿耿!”“不對!這反而更能突出唐僧的菩薩心腸!悟空真傻,怎么就不能跟師傅好好解釋再掄棒呢?”“這八戒也真是,近‘猴者‘靈,他怎么就沒沾上點悟空的靈性呢?”“你們不覺得白骨精很聰明嗎?”一生道。一石激起千層浪,大伙兒輪番轟炸:“這明明是奸詐貪婪,怎么能叫聰明呢!”“聰明是褒義詞,白骨精心術(shù)不正,只能用貶義詞來形容?!睜幷撝校瑢W生的是非觀漸漸明晰;辯駁時,師徒四人的形象愈見清晰。這處人物臺詞如何設(shè)計才符合人物性格特點,這個舞臺背景如何設(shè)置才能突出“山高必有妖”的險峻,此處動作神態(tài)如何拿捏才能恰到好處……每一處設(shè)計都凝聚著學生的智慧,閃現(xiàn)著他們思想的火花。編劇們會因一時的思緒堵塞而陷入沉思,也會因茅塞頓開而手舞足蹈。我在平時的課堂上很難見到如此真實而又感人的讀書交流,卻在此處看到了一張張興奮的笑臉。
3.無道具,自制。
《三打白骨精》陣容強大,需用到較多的道具,如頭飾、服裝、兵器等。本著“不花一分錢,也能演課本劇”的原則,我們決定分工協(xié)作,自制道具。技術(shù)指導是美術(shù)教師、勞技教師,材料是廢物利用,制作由學生合作完成。最終,一個由學生自己打造的全新劇組,一本由學生自己編寫的獨特劇本,一套由學生自己制作的創(chuàng)意道具,一個屬于學生自己的舞臺,一臺從無到有的“裸劇”便誕生了!
“裸劇”源起“無”,生于“創(chuàng)”,指向“有”。“創(chuàng)”是核心、靈魂。創(chuàng)編、創(chuàng)演、創(chuàng)制,學生的心靈在“創(chuàng)”中放飛,學生的思緒在“創(chuàng)”中馳騁,學生的智慧在“創(chuàng)”中生成,真正做到“裸”而不“貧”。在跨學科、跨時空的編演實踐中,“裸劇”日漸豐盈,語文內(nèi)涵日益豐富,學生的人文底蘊也在日積月累的編演活動中漸漸沉淀。如此語文實踐,何樂而不為!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qū)蔣垛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