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楊憲益先生的翻譯貢獻及翻譯觀

      2017-03-10 20:04:45馬博
      蘭臺世界 2017年18期
      關(guān)鍵詞:楊憲益譯作典籍

      馬博

      (遼寧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沈陽110136)

      楊憲益先生的翻譯貢獻及翻譯觀

      馬博

      (遼寧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沈陽110136)

      楊憲益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翻譯家,是我國翻譯史上為數(shù)不多致力于典籍英譯的翻譯家之一,他一生譯著等身,無愧為當代譯界之泰斗。概述楊憲益的翻譯貢獻,并從翻譯目的、翻譯標準以及翻譯策略等方面闡述其翻譯觀有利于提高我國譯者素質(zhì),促進典籍外譯事業(yè)的發(fā)展。

      楊憲益翻譯貢獻翻譯觀

      楊憲益(1915—2009),天津人,祖籍安徽泗縣,當代著名翻譯家、作家和文化史學(xué)家。2009年,楊憲益被中國翻譯協(xié)會授予“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成為繼季羨林之后第二位獲此殊榮的翻譯家。他的譯作涵蓋中西方文學(xué),包括詩詞、戲劇、小說及史學(xué)著作,總計一千多萬字。他在我國典籍英譯方面貢獻尤為突出,譯作數(shù)量之大堪稱譯遍了整個中國。

      一、楊憲益的翻譯貢獻

      楊憲益出身富庶,兒時在自家私塾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不僅學(xué)習了“四書五經(jīng)”,還熟讀《古文釋義》、《龍文鞭影》、《楚辭》、《左傳》、《古文觀止》等古典名著。楊憲益自幼受國學(xué)熏陶,擁有深厚的國學(xué)底蘊,為他日后從事典籍英譯奠定了基礎(chǔ)。1927年,楊憲益進入天津一所教會中學(xué)學(xué)習,學(xué)校所有科目都是英語授課。其間,他開始接觸并癡迷于外國經(jīng)典文學(xué)作品,他閱讀了大量英文書籍,不僅包括英美文學(xué),還包括歐洲經(jīng)典作品的英譯本。廣泛閱讀西方經(jīng)典使楊憲益不僅開闊了視野,也積累了廣博的西方文學(xué)知識,與此同時他開始嘗試翻譯荷馬、莎士比亞、拜倫及朗費羅等人的詩。1935年楊憲益進入牛津大學(xué)學(xué)習希臘拉丁文學(xué)。學(xué)習期間,他除了沉浸于閱讀,還積極投身社會活動。楊憲益雖身處異國,卻無時不心系祖國,他和其他幾名留學(xué)生一起創(chuàng)辦了中文報紙《抗日時報》,楊憲益擔任編輯,負責每天搜集并翻譯英國報刊上關(guān)于中國戰(zhàn)況的新聞。1939年,楊憲益采用英雄雙韻體翻譯了《離騷》,譯作體現(xiàn)的磅礴氣勢足以說明他文學(xué)翻譯的才華。直到今天,其《離騷》譯本仍收藏于歐洲各大學(xué)圖書館。留學(xué)期間,楊憲益不僅學(xué)業(yè)有成,而且還收獲了愛情,他的夫人戴乃迭是牛津大學(xué)首位獲得中國文學(xué)學(xué)位的英國人。這一時期,二人合譯了劉鶚的《老殘游記》,此外還有《九歌》、《招魂》,以及《阿Q正傳》和《野草》的部分章節(jié),他們的結(jié)合為中國典籍英譯工作鋪平了道路。

      1940年,楊憲益完成學(xué)業(yè),放棄到哈佛大學(xué)任教的機會,攜夫人回到戰(zhàn)火紛飛的祖國?;貒?,夫婦二人任教于西南聯(lián)大。1943年,應(yīng)梁實秋邀請,他們來到重慶國立編譯館開啟了翻譯工作的職業(yè)生涯。自19世紀末,國內(nèi)有不少人從事外文典籍中譯,但直至20世紀40年代,幾乎無人進行中文典籍外譯,西方對中國經(jīng)典知之甚少。所以,國立編譯館成立了專門進行中文典籍外譯的機構(gòu),由楊憲益夫婦領(lǐng)導(dǎo)。楊憲益首先翻譯了《資治通鑒》,不幸的是該書譯稿后來在戰(zhàn)火中遺失,沒能得以出版。即便如此,這仍是中國典籍走向世界的最初努力,也是楊憲益典籍英譯事業(yè)的真正起步。1951年,楊憲益應(yīng)邀到外文出版社(現(xiàn)中國外文書局)剛剛創(chuàng)建的英文雜志《中國文學(xué)》工作,由此楊憲益開始系統(tǒng)對外譯介中國典籍。在夫人戴乃迭幫助下,楊憲益這一時期翻譯了大量中國經(jīng)典文學(xué)作品,這些譯作絕大部分發(fā)表于《中國文學(xué)》,部分譯作還被選入國外大學(xué)教材。從這時起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是楊憲益翻譯事業(yè)的鼎盛期,他翻譯的作品時間和體裁跨度很大,從先秦詩詞到當代小說和戲劇,多達一百多部,一千多萬字。他所翻譯的盡是中國家喻戶曉的經(jīng)典,如《史記》、《詩經(jīng)》、《楚辭》、《離騷》、《中國古代寓言選》、《魏晉南北朝小說選》、《唐宋詩歌文選》、《紅樓夢》、《宋明平話小說》、《長生殿》、《關(guān)漢卿雜劇選》、《牡丹亭》、《魯迅作品選》、《屈原》等。此外,他還翻譯了很多西方經(jīng)典,如《荷馬史詩》、《圣女貞德》、《奧德修記》、《古希臘抒情詩選》等等。

      上述譯作中,《紅樓夢》的翻譯值得一提。1964年,國家文化部委托外文出版社系統(tǒng)外譯中國典籍,楊憲益接到任務(wù)翻譯其中最難翻譯的《紅樓夢》。此后四年中,楊憲益夫婦嘔心瀝血完成了《紅樓夢》前80回翻譯。然而“文革”中,二人受迫害入獄,翻譯工作不得不中止,他們的兒子飽受精神打擊,自殺身亡,失去愛子的痛苦與生活的磨難沒能將他們打敗。出獄后,他們憑借對翻譯事業(yè)的一腔熱血終于在1974年完成了三卷本《紅樓夢》的翻譯,這是迄今唯一一部中國人自己翻譯的《紅樓夢》全譯本,這不僅是我國文學(xué)翻譯史上的一件大事,也為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為了讓中國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1982年,楊憲益發(fā)起創(chuàng)辦了《熊貓叢書》,十多年里共出版中國古今經(jīng)典著作英譯本122部,法譯本16部,其中很多譯作多次重印、再版。經(jīng)歷了50、60年代與西方隔絕之后,該系列叢書再次成功開啟中國文化對外交流之路。

      二、楊憲益的翻譯觀

      楊憲益一生筆耕不輟,譯作等身,卻很少談及自己的翻譯,更沒有專門著述系統(tǒng)闡釋其翻譯思想,他的翻譯思想大多散見于譯作前言和后序,以及他在翻譯座談會上的講話。筆者現(xiàn)從翻譯目的、翻譯標準及翻譯策略等方面,將楊憲益的翻譯觀作以梳理。

      1.翻譯目的。楊憲益謙遜、淡泊名利,覺得自己不過當了幾十年“翻譯匠”,沒有什么成就,他翻譯的目的在于興趣與謀生。然而,長達五十余載的翻譯生涯中,楊憲益外譯了大量中國典籍,將畢生精力獻給中華文化傳播事業(yè),這絕不僅僅是出于興趣和謀生的需要。當年,牛津?qū)W成的他放棄執(zhí)教哈佛的機會,毅然回到祖國,因為他覺得“即使中日戰(zhàn)爭使一切都變了樣,我還是要回到中國,這一點我從來沒有懷疑過”[1]109?;貒?,他投身文學(xué)翻譯,系統(tǒng)譯介中國典籍,視傳播中國經(jīng)典著作為己任,他覺得有太多優(yōu)秀作品需要譯介到西方,自己有義務(wù)讓外國人了解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此同時,他也認為有必要向國人介紹西方典籍,所以他在“公事——中譯外”閑暇,還忙于“私事——外譯中”[2]41。在楊憲益看來,翻譯不是單純的語言符號轉(zhuǎn)換,而是使中國走向世界、使國人了解世界的文化傳播途徑。他不求回報,不計較待遇,也不在意有沒有稿費。他家總是高朋滿座,和他在一起可以豐富知識、得到鼓勵,還“增強了信心、決心,為我們可愛的祖國多作貢獻”[2]40。這種愛國情懷是楊憲益數(shù)十載如一日從事典籍英譯的動力和目的,他不計得失、甘于奉獻、埋頭苦干,這種情懷也決定了其翻譯標準與策略。

      2.翻譯標準。嚴復(fù)先生提出的“信、達、雅”是我國翻譯理論探索的濃縮與精華,楊憲益將“信、達、雅”視為翻譯的最高標準,并始終踐行這一標準。楊憲益將“信”作為第一要義,認為“信”意味著不能和原文走得太遠。他曾用“玫瑰”和“牡丹”舉例,西方人認為玫瑰好,可以象征愛情,而國人認為牡丹好,如若把玫瑰譯為牡丹,雖然實現(xiàn)了“達”,卻和原文偏差太大,忽視了“信”,并非好的翻譯。要實現(xiàn)“信”,可采取直譯,也可采取意譯,楊憲益的觀點更接近于直譯。他堅持翻譯要忠實原著,不能隨意夸張和增減,不應(yīng)過于強調(diào)創(chuàng)造,否則就是改寫而非翻譯了。此外,他強調(diào)譯者的工作是把作品原汁原味地傳達給讀者,不可過多解釋,不能夾帶譯者個人觀點。他認為,譯者要用翻譯倫理規(guī)范自己的翻譯實踐,合理發(fā)揮自身主體性,強調(diào)自身的克制和隱形。楊憲益的翻譯猶如繪畫中的“臨摹”,“忘我”和“克制創(chuàng)作欲望”是對臨摹者的最基本要求,忠實原作和形神兼似是臨摹者的追求,優(yōu)秀的臨摹作品可以清晰體現(xiàn)原作者的筆法,而全然不見臨摹者的筆觸。正是基于“翻譯即臨摹”的觀點[3]102,楊憲益最大限度地忠實原作,克制創(chuàng)作欲望,盡力達到同原作形神兼似,他所翻譯的《紅樓夢》正是“臨摹式翻譯”的成功典范[3]102。楊憲益認為,“信”是第一位的,但“達”也不容忽視,“達”即無過無不及,強調(diào)語言與文化的可達性,“信”和“達”二者缺一不可,“寧信不順”和“寧順不信”均不可取。文學(xué)翻譯中,實現(xiàn)“信”、“達”兼顧絕非易事,需要譯者在二者間取舍和平衡。翻譯蕭伯納戲劇《凱撒和克莉奧佩特拉》時,楊憲益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他認為將書名直譯出來不夠通俗,但若意譯為《霸王別姬》又容易引起錯誤聯(lián)想,最終他舍棄意譯,將書名直譯為《凱撒和克莉奧佩特拉》,既忠實于原名,實現(xiàn)了“信”,也保留了原著文化精髓,實現(xiàn)了“達”。楊憲益秉承“信、達、雅”翻譯標準,格外重視翻譯的準確性,他治學(xué)態(tài)度嚴謹,研究與翻譯并行,在翻譯原作基礎(chǔ)上,總是對作家和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加以介紹,以便讀者更好地閱讀和理解作品。

      3.翻譯策略。翻譯策略選擇上,楊憲益靈活變通,異化和歸化策略相結(jié)合。異化策略以源語文化為歸宿,有利于保留源語語言特色及異域情調(diào)。歸化策略將源語本國化,有利于減少讀者理解障礙,增強譯作可讀性。翻譯不單純是文字轉(zhuǎn)換,還涉及文字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針對文化負載詞和文化意象的翻譯,楊憲益更多運用異化策略。楊憲益對祖國文化充滿熱愛,他尊重原著,忠實傳達中國文化的靈魂與精髓,如實再現(xiàn)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經(jīng)典名著的風貌。他所翻譯的絕大部分作品是中國古代經(jīng)典,例如《詩經(jīng)》、《楚辭》、《史記》、《紅樓夢》等等,這些作品富含文化負載詞和文化意象,涉及中國文化方方面面,楊憲益采用異化策略,盡力保留漢語修辭和習語,有時為彌補譯文文化缺失,他還會加注釋,盡力將原作風貌呈現(xiàn)給讀者。他認為譯作可多一些異國情調(diào),因為翻譯畢竟是翻譯。此外,語法、句法以及語言通順和流暢等方面,楊憲益以目的語語言規(guī)范為基礎(chǔ),采用歸化策略,增強了譯作的可讀性與欣賞性。這種歸化與異化相結(jié)合的翻譯策略,使楊憲益的譯作不僅易于目的語讀者理解,引發(fā)閱讀興趣,而且保留了原作的語言文化特色,如實向西方介紹了中國文化。

      三、結(jié)語

      楊憲益是我國譯界少有的學(xué)貫中西的翻譯大家之一,在半個世紀的翻譯生涯中,他力求向世界傳達最真實、最地道的中國文化,使世界真正了解了中國。他一生以典籍外譯為己任,孜孜不倦,甘于奉獻,為我國翻譯事業(yè)作出了卓越貢獻,為當代譯者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1]王澤京.愛國翻譯家楊憲益[J].江淮文史,2009(5).

      [2]楊苡.楊憲益與翻譯[J].中國翻譯,1986(5).

      [3]黨爭勝.霍克思與楊憲益的翻譯思想芻議[J].外語研究,2013(6).

      Yang Xianyi’s Translation Contributions and His Translation Views

      Ma Bo
      (Foreign Studies College of 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136,China)

      Yang Xianyi is a famous contemporary translator in China and is one of the few translatorswho dedicate themselves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He is respected as a leading authority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for his great achievement.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his translation contributions,and then elaborates on his views on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purpose,translation standard and translation strategy,so as to help the present translators to improve themselv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lassics translation cause.

      Yang Xianyi;translation contribution;translation view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18.35

      2015年遼寧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xué)研究項目(W 2015176)。

      馬博,遼寧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典籍翻譯。

      H059

      A

      2017-05-15

      猜你喜歡
      楊憲益譯作典籍
      例說文言文中常見副詞的意義和用法
      what用法大搜索
      《典籍里的中國》為什么火?
      金橋(2021年4期)2021-05-21 08:19:24
      楊憲益-戴乃迭《紅樓夢》英譯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證
      在詩詞典籍中賞春日盛景
      典籍翻譯模式的構(gòu)建與啟發(fā)
      《金絲小巷忘年交》
      新青年(2015年4期)2015-05-18 12:59:29
      新青年(2015年4期)2015-05-18 12:59:29
      先秦典籍中的男嬖形象探微
      Chinese Television Fan
      乌海市| 盱眙县| 瓦房店市| 门源| 磐安县| 多伦县| 奈曼旗| 安顺市| 兴业县| 收藏| 泽州县| 济阳县| 姜堰市| 綦江县| 银川市| 瑞安市| 太白县| 怀柔区| 弥渡县| 昂仁县| 徐闻县| 和静县| 旬阳县| 新乡市| 通州市| 肇州县| 财经| 财经| 巫山县| 南城县| 英吉沙县| 华亭县| 秀山| 左云县| 碌曲县| 兰西县| 曲松县| 漳州市| 潜山县| 平山县| 洞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