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信宜市平塘鎮(zhèn)榃棉小學 李成婷
有這樣的一段話: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愛中,他就學會了愛別人。在教育中,后進生的轉(zhuǎn)化可以說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在實施素質(zhì)教育過程中,師愛也作為推動教育教學的一種巨大力量,并成為決定素質(zhì)教育成效因素之一。對后進生轉(zhuǎn)化更是至關(guān)重要的教育因素,蘇霍姆林斯基說:“心地善良的人,首先一點就是愛人”。實踐證明,愛是教育的前提,只有教師由衷的熱愛學生,特別是對后進生的熱愛。那么,他們就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去教育幫助后進生,以達到后進生轉(zhuǎn)化成功。對此,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深有體會。
逆反心理和自卑感是后進生重要的心里特點,把它稱為“冰凍的心理防線”也不為過。這道防線只有用老師的愛才能融化它。蘇聯(lián)教育家別林斯基說:“愛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鑒別教育的尺度,做好后進生的工作要用教師的愛在師生之間筑起情感交流的橋梁”。在學生面前不擺架子,平等相處,坦誠相待,使學生感到老師是他們的良師益友。如我班曾有一學生犯了錯誤,我沒有馬上疾言厲色的批評他,而是平心靜氣地與他人促膝談心。有時放學以后還在辦公室相對而坐,推心置腹,談些他的生活上小事,以示關(guān)心。比如:“天氣涼了,你怎么不多穿點衣服”。心平氣和地問情況,詢原因,語重心長地誘導、開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勉勵有加,長善救失,不似批評卻勝似批評。愛人者人恒愛之,我對他不是斥而是吸,不是害而是愛,不是整而是親。這樣坦誠相處,溫暖換來了溫和,和氣轉(zhuǎn)化為和諧,他能不自省嗎?過一段時間后該生消除了心理防線,肚里的話往外掏了。有時我對他說的即使是重話、批評話、他也樂呵呵地接受了。
學校教師在對學生教育的實際中,對成績好的聽話的學生的表揚,往往是他們的專利。后進生卻常常被批評,這無形中會使一部分后進生形成情理障礙,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全方位推進,這種現(xiàn)象是一個誤區(qū)。近年來,我深深認識到,作為教師應(yīng)善于發(fā)現(xiàn)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盡可能地去挖掘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給他們一點理解尊重,肯定和鼓勵,讓他們樹立自信。著名的心里學家班杜拉認為:“人的自信心愛到四個因素影響——過去的經(jīng)驗,對別人成功的了解,自我勸導以及自己當前生理狀態(tài)的解釋”。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點,成功是目標的實現(xiàn),學生所達到的目標越多,所體驗的成功感就越強,自信心也就越強。因此,從學生興趣愛好出發(fā),讓其體驗成功的喜悅。只要他對自己的努力給予肯定的態(tài)度,他的自我效能感就高,就能煥發(fā)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俗話說:“米粒之珠,也有光彩”。后進生雖然相對少有成功機會,但我經(jīng)常“戴上一雙放大鏡”注意捕捉后進生做得對,做得好的亮點。哪怕是非常微小的進步,也要給予鼓勵,誘發(fā)其潛在的積極性,使其萌發(fā)向上的生機。我班有一位劉桐的后進生,無心向愛,成績很差,不愿接受老師和同學的教育和幫助。我卻主動接近他,關(guān)心愛護他,注意觀察其各方面的表現(xiàn)。有一次,我在檢查語文家庭作業(yè)時,意外發(fā)現(xiàn)他在一道閱讀思考題上,對回答問題的觀點既新穎有獨見性。我就在班上表揚、鼓勵他,讓其他同學間接地傳遞我的期望和褒揚。他終于對自己有了信心,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后來語文等科成績進入班級前十名。同時,我還經(jīng)常開展寫字、猜謎語、說成語、體育等活動,讓后進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讓他們在活動中找到自信。
對后進生的不良習慣,只有正確疏導,啟迪覺悟,提高認識水平,才能使之養(yǎng)成良好習慣。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的無知時期,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感到生活的愉快和美好。小學生有種害羞心理,使學生覺得在學校有老師如母親一樣關(guān)愛。二是利用班會課,課余時間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童年時期發(fā)展化,從而消除不安感,開啟了學生的“閉鎖心理”。三是采取了學生寫日記的形式,內(nèi)容包括一日學習、生活及其收獲與存在的問題,自己的對教師、父母和家庭的事。在批閱時給予啟迪性的評語,建議進行正確的科學的心理教育,從而化解和消除了他們的心理壓力。
對后進生,我們要深入了解,掌握他們的個性特點。根據(jù)他們的心理變化,對不同類型的后進生應(yīng)采用不同教育方法,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有的放矢的做好后進生的工作。如一是對遲鈍型的后進生,根據(jù)他的特點,用“滴水穿石”“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等生活中大量常見的事例啟發(fā)他們的自信心,說明勤能補拙。在學習上耐心輔導他,發(fā)動班干部一起幫助他,當他有一點小進步時及時表揚鼓勵他,幫助他自尊自愛樹立自信心,為他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二是對孤僻型后進生,首先了解他沉默寡言的原因是什么?不管怎樣,老師都要滿懷熱情地關(guān)心他、幫助他,消除師生感情上隔閡,多找他的談心,與分交朋友,耐心細致做好思想工作,大膽信任他,發(fā)展他的長處。三是對偏激型的后進生要多與他接觸。建立良好的師生的關(guān)系,對他的錯誤,實事求是地向他指出犯錯誤的原因及危害,心平氣和地耐心疏導,啟發(fā)誘導他認識自己的錯誤,使他體會到老師的工作都是為了幫助他改掉壞毛病,切忌動不動就向家長告狀。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首先是關(guān)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誰有細心與耐心,誰就能獲得成功”。因此,對待后進生的教育須提倡“潤物細無聲”的春雨精神,對他們不能急于求成,必須施以愛心,期以耐心,持以恒心,了解并尊重他們,把師如母愛作為一種教師的人格和風范,用特別的愛獻給特別的學生。這樣,我們才能取得后進生轉(zhuǎn)化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