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笑林
我們人類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就是個性發(fā)展,那么如何讓我們學生的個性得以完全充分地培養(yǎng)發(fā)展呢?我認為就要對我們當前的課堂教學形式大膽設計,去給他們一片充滿生機的綠洲,讓他們盡情發(fā)揮,把孩子生命個體發(fā)展的主動權完完全全地、毫無保留地還給他們,我在工作中積極摸索,得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大家進行初步探討。
一、用多元化的教學拓展孩子多元的思維空間
我們教師應該最清楚我們的學生在平時自主實踐活動中由于知識經驗等因素的影響,他們相互間對事物的理解,包括對字詞、句子、文章內容及中心思想都不可能完全一樣,因此我們教師就有必要為孩子去創(chuàng)設一個多維的思維空間,讓他們把不同的看法、獨特的見解一一展示出來,從而讓每一個孩子獲得最大限度的發(fā)展,思維空間也得以一定的拓展。
例如我在組織學生討論《將相和》中的“完璧歸趙”這一內容時是這樣設計的,師提問:“藺相如說:‘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座城?,F(xiàn)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他真的會去撞柱子嗎?”教師這一問引發(fā)了學生的認知沖突,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他們就展開激烈的辯論,紛紛去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孩子說:“不會的,因為藺相如看到秦王雙手捧住璧,一邊看一邊稱贊,知道秦王十分喜歡這塊璧,所以料定他不會讓璧白白撞碎的,況且藺相如答應趙王完璧歸趙的,怎么會輕而易舉地撞碎玉呢?”有的學生說:“不一定,很難說,也有可能會撞。當時的情形很緊急,藺相如為了維護趙國的尊嚴,早將生死置之度外,和氏璧是趙國的無價之寶,如果秦王不罷休,那么,寧為玉碎,也不為瓦全了?!边€有的學生說:“藺相如不是一定要撞,而是見機行事,如果秦王惜玉,則不撞;反之硬要奪寶,就要撞柱?!比缓蠼處熖釂枺骸扒赝跏褟娏枞跏浅隽嗣?,但是這一次沒占到一點兒便宜。藺相如是一個怎么樣的人???”學生說:“臨危不懼、鎮(zhèn)定自若、應變自如、機智勇敢的人?!苯處熇^續(xù)提問:“我們怎樣才能把對藺相如的敬佩之情表達出來呢?”各小組準備了不同的表達方式,有的表演了課本劇,有的分角色朗讀課文……
孩子的思維空間得到了一定的拓展,他們的思維也異?;钴S,教師角色也由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轉換成學習的參與者和點撥者,這樣的課不再是純粹為了學點現(xiàn)成的知識,而是為學生個性和諧良性發(fā)展提供時機綠洲。
二、用寬松的教學善待孩子的表現(xiàn)需求
課堂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這堂課的效果,輕松的教學氣氛,適宜的教學情境,能使孩子的想法、做法無拘無束地展現(xiàn),這種展現(xiàn)對孩子個性的健康發(fā)展極為有利。面對那些尚顯稚嫩的想法和做法,我們教師的責任就是要寬容和善待。
我在教課文《麻雀》一文時是這樣設計的,教師提問:“當獵狗張大嘴巴要吃小麻雀時,老麻雀奮不顧身地從樹上落下來,想拯救小麻雀,你會這樣做嗎?”有的學生說:“不會!”我接著問:“為什么?”其中一個學生吞吞吐吐地說:“我……我怕死!”“那么其他同學的想法是什么呢?”又一個學生回答:“我也不會,因為那樣做不但救不了小麻雀,還會多搭上一條性命?!蔽医又f:“真是‘識時務者為俊杰啊,你認為不要增加不必要的犧牲,對嗎?”有的學生說:“我會想,反正孩子注定沒命了,我去白白送死,還不如回去再孵一只小麻雀?!贝蠹液迦淮笮Γ艺f:“這叫作‘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你挺會保存實力,還有別的理由嗎?”我會繼續(xù)問:“有沒有像老麻雀那樣做的?”有學生舉手說:“我會那樣做?!薄盀槭裁??”這個學生說:“因為以弱勝強是常有的事,不去嘗試就輸定了,如去試試,也有可能戰(zhàn)勝對手。論體力、身軀,老麻雀不是獵狗的對手,但愛的力量是不可戰(zhàn)勝的,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親骨肉被吃掉,為了挽回自己的孩子,死也值得?!蔽耶敃r就總結:“說得多有道理??!你們有自己的見解,值得表揚!”孩子在這樣輕松自如的課堂上暢所欲言,而且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學習興趣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三、用開放式的教學給孩子選擇學習的權利
現(xiàn)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始終是教育過程的主動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學生對教育影響具有選擇性,他們可以積極地接受某種影響,也可能以消極態(tài)度抵制某種影響。尊重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就要給學生選擇學習的權利。學生學習過程好像操作計算機,打開窗口就出現(xiàn)一排菜單,自愿選擇感興趣的菜單,點擊鼠標進入,或者獲取知識,或者提出問題,或者亮出自己的觀點參加討論,還可以到其他的地方去求知、下載、拷貝,重新組合。
事實證明:實行開放式教學,給學生以學習上的自主選擇,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展現(xiàn)學生的思想個性。
四、用“無序式”的教學給孩子實踐的活動空間
選擇學習的權利屬于了孩子們自己以后,于是課堂上就出現(xiàn)了“紅杏枝頭春意鬧”。孩子們從課題、字詞、句子、寫作方法、重點難點等方面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匯報交流時你說你的,我議我的,冷不丁爆出冷門,大家就嘰嘰喳喳地議論開了……課堂上就呈現(xiàn)出相對無序的狀態(tài)。而這種暫時的無序有可能正是學生求知欲最旺盛、情緒最亢奮的時候,同時也是靈感、頓悟產生的契機,這個時候教師要保證學生實踐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千萬別心慌意亂,想要把學生推回原來軌道,不如走下講臺,來到學生中間,順勢組織教學,讓學生到黑板上寫寫畫畫,借助工具資料翻翻查查,也可以讓他們離開座位跟教室里任何人交流,教師則在順其自然中加以引導啟發(fā),從而使每個學生拓展了發(fā)展的空間。
我們的孩子猶如梅花,或以曲為美,或以奇為美,或以疏為美。培育孩子宛如養(yǎng)梅,倘若我們把它們固定在一定的環(huán)境,對其嚴加看管則會使“梅皆病”,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自由空間去暢所欲言,培養(yǎng)其獨特的個性,讓其個性得以充分發(fā)展,那么祖國的這些花朵將會開得更加嬌艷。
【作者單位:沭陽縣七雄中心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