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紅
摘要:隨著高校對音樂教育的重視與關注,使聲樂教學在音樂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使提高聲樂教學成為提高學生美育綜合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這解決審美教育可以通過滲透到高校聲樂教學中來實現(xiàn)其教育價值。所以,本文作者基于自己對聲樂教學及審美教育的簡單了解,對高校聲樂教學中如何滲透審美教育做出了進一步分析。
關鍵詞:高校聲樂 審美教育 滲透
隨著社會對綜合型和應用型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個,使高校培養(yǎng)綜合性和應用性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越來越明確。高校聲樂教學與美育教育領也提高了對綜合性和應用性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視度,并將兩者進行同步教育,即以聲樂教學為主,將美育教育滲透到聲樂教學中,以提高學生聲樂專業(yè)素質及綜合素質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及綜合審美綜合素質,最終實現(xiàn)聲樂與美育綜合素質的同步提高。
一、審美教育在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學生欣賞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美能力能力的提高。很多美都是通過音樂創(chuàng)造和表達出來的,是音樂創(chuàng)造者靈魂的表現(xiàn)形式。每首聲樂曲目都音樂制作人灌注了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與感悟,對世人的心靈都有著凈化的作用,這決定聲樂教學中必須讓學生學會欣賞聲樂中的美,并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音樂美,所以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有著重大意義。
(二)能夠增強學生學習興趣。聲樂具有娛樂性的同時也具有知識性、技能性、感悟性和創(chuàng)新性,使音聲樂學習難度增加,加之家長及老師對聲樂教學的重視度不高,導致很多學生失去學習聲樂的音樂的興趣,如果在聲樂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會使學生感受到聲樂中的情感美與音樂美,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
(三)有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因為老師在高校聲樂教學過程中,不但要了解和教授經(jīng)典曲目,還要為提高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適應不斷改革的教育制度,而不斷與時俱進學習流行曲目,所以老師在聲樂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尤其是在審美教育滲透于聲樂教學的過程中。
二、高校聲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聲樂老師的專業(yè)能力
第一,老師要擺脫傳統(tǒng)審美教育理念與聲樂教學模式,即老師要與時俱進學習現(xiàn)時代新型的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教學、情境教學等,以此實現(xiàn)對不同時期審美的詮釋,實現(xiàn)自己審美能力及精神的更上一層樓;第二,老師不要過于沉醉于過去的審美品位和美學知識領域,要敢于沖出原來的知識空間和審美空間,進而實現(xiàn)美學知識水平的提高;第三,在聲樂教學中,老師要將聲樂演唱技巧及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一起教學,以通過教學演奏技巧來實現(xiàn)學生審美教育;第四,老師要學習和掌握不同時期、不同領域和不同性質的聲樂特點及演唱技巧,提高自己的聲樂綜合能力及聲樂藝術魅力,讓學生在聲樂教學中感受到聲樂的情感美與音樂美,進而實現(xiàn)對學生的審美教育。
(二)豐富學生對樂器的認識
聲樂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性和綜合性的過程,其內容復雜多變,不但包括演唱技巧教授內容,還包括了聲樂理論教授和樂器演奏教授等內容,其中樂器演奏還形成了專門的一門課程,并成為聲樂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學好聲樂有著重要意義。所以為實現(xiàn)審美教育在聲樂教學中的滲透,必須豐富學生對樂器的認識,這要求老師要在聲樂教學中教會學生識別不同的樂器,教他們通過不同樂器的不同聲調音色能夠來識別樂器,并教會他們使用不同的樂器配合不同聲樂表演,進而讓他們在欣賞聲樂美的基礎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聲樂美,進而實現(xiàn)審美教育在聲樂教學中的滲透。讓學生在演唱中配合樂器表演。
例如,對周杰倫的《青花瓷》進行演唱時,就不能選用現(xiàn)代氣息濃烈的吉他作為伴奏,而是選擇具有中國傳統(tǒng)意蘊及文化意境的古箏和笛子作為伴奏樂器,這樣既能培養(yǎng)豐富學生的樂器知識,又能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三)積極開展音樂表演活動
聲樂本身是一種表演性音樂藝術,其中的音樂美也要通過音樂表演才能得以實踐和體現(xiàn),所以審美教育滲透于聲樂教學,也離不開音樂表演活動的實踐性體現(xiàn)。具體開展措施如下:第一,學校及老師要積極鼓勵學生開展和參加音樂表演活動的,并支持學生以創(chuàng)作的聲樂曲目參加音樂活動,讓他們在舞臺上充分體現(xiàn)出自己的音樂美;第二,老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聲樂曲目創(chuàng)作,并在需要的時候給予正確的新填詞、編曲和演唱指導以提高學生聲樂創(chuàng)作能力,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感受聲樂美、創(chuàng)造音樂美,進而實現(xiàn)審美教育在聲樂教學中的滲透;第三,老師要積極參與學生開展的音樂表演活動中,并對學生的表演給予及時引導和回應,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表演方法不對和聲樂情感表達不到位等問題時,要及時地指出并給予改正建議,對于學生聲樂作品中審美內容問題,老師要不斷鼓勵學生豐富自己的音樂理論知識和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
(四)加強聲樂表演中的情感體驗
聲樂與其他音樂一都是人們重要的情感載體,每首聲樂都寄托了作曲者豐富的人生閱歷與情感,所以聲樂具有強烈的情感美,如果要學好聲樂,就必須先學會發(fā)現(xiàn)聲樂中的情感美,故加強聲樂表演中的情感體驗也是實現(xiàn)審美教與滲透在聲樂教學中的重要途徑,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聲樂和創(chuàng)造聲樂美的能力。這要求老師要加強對學生音樂感悟能力和音樂想象力的培養(yǎng),以實現(xiàn)學生在聲樂表演中體會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心理活動和內心流露,進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4]。如演奏悠遠歌曲,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情感想象;當演唱激昂歌曲,引導學生想象“鐵馬冰河入夢來”。
三、結語
綜上所述,審美教育是人們生活水平與教育水平提高的一種表現(xiàn),對人們的生活及工作都有著重大意義,而聲樂教學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觸到的審美事物,是人們提高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所以要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以實現(xiàn)音樂專業(yè)審美能力的提高。審美教育之所以要在音樂教學中滲透,主要是因為審美教育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興趣,還能夠提高學生音樂實踐與審美能力,更能夠提高老師的音樂教學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李靜.高校聲樂教學中如何滲透審美教育[J].戲劇之家,2016,(13).
[2]吳姿霖.審美教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滲透[J].藝術教育,2014,(04).
[3]劉剛.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的思考[J].音樂時空,2015,(16).
(作者單位:濰坊學院 特教幼教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