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獎華
[摘 要]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研究,對促進學生語文素質(zhì)成長和思想歷練有重要的現(xiàn)實作用。教師從不同視角展開教育教學行動,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為突破口,促使學生逐漸介入語文核心內(nèi)涵,形成良好語感、閱讀能力、表達能力,為學生綜合素質(zhì)提升提供重要助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06-0014-02
所謂語文核心素養(yǎng),雖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基本意義是有共識的,那就是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習作能力等,至于品行修養(yǎng)、審美情趣等內(nèi)涵,也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nèi)容。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需要教師從不同角度展開教學設計和切入,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優(yōu)化交互形式、多元習作訓練等,都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語文基本能力和素質(zhì)。
一、鼓勵自主閱讀,培養(yǎng)學生語言敏感思維
培養(yǎng)學生良好語感,教師要鼓勵學生自覺養(yǎng)成自主閱讀習慣,新課改倡導課堂教學要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師要盡快實現(xiàn)身份轉(zhuǎn)型,針對的就是學生學習語言的自覺意識。高中學生有較強的自主閱讀能力,教師不妨給學生布置一定量的閱讀任務,并通過多種形式的檢查,幫助學生逐漸建立自主閱讀意識。為拓寬學生閱讀視野,教師不僅要布置課內(nèi)閱讀任務,還要向?qū)W生推介課外閱讀篇目,讓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慢慢建立興趣,以提升閱讀學習的有效性。
在學習《祝?!分?,教師給學生布置了閱讀任務:自主閱讀《祝?!?,列出本文情節(jié)提綱,思考作者情節(jié)安排屬于哪種順序?祥林嫂是主人公,其肖像描寫、語言描寫、神態(tài)描寫都比較成功,找到相關內(nèi)容進行閱讀賞析,學習人物塑造技巧和方法。文本具有特定歷史背景,搜集相關資料信息,為自主閱讀提供信息支持。學生課前通過多種學習活動,為課堂教學形成重要幫助。課堂教學之初,教師對學生預習情況進行抽查檢驗,學生預習任務完成情況良好。有學生對祥林嫂等文本人物展開性格分析解讀,認為人物命運與社會制度分不開,魯迅筆下的孔乙己、閏土等,都屬于社會制度的犧牲品。有學生在講述作品背景時,不僅對半封建半殖民的社會背景進行深度剖析,對當時人們思想麻痹狀況也進行討論,帝國主義帶給中國的不僅有物質(zhì)財富資源掠奪,還有精神麻醉,意志摧殘,這才是最為可悲的事情。
教師給學生布置一定量的自主閱讀任務,為學生提供了重要的學習機會,因為教師要檢查驗收,勢必給學生帶來一定壓力,學生自覺完成預習閱讀任務,不僅掌握了眾多閱讀信息,還可以提升自主學習自覺性,為全面培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二、優(yōu)化交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口語交際能力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nèi)容,為提升學生口語交際品質(zhì),教師要發(fā)動學生展開豐富多彩的交互活動,讓學生通過交互實踐,以形成過硬的口語交際能力。復述課文、介紹生活事件、講述故事、演講競賽、座談會、主題班會、社會調(diào)查等,都屬于口語訓練的重要形式,教師要利用一切訓練機會,給予學生更多方法引導、技巧傳授,有效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成果,教師對合作學習形式進行多重升級改造,可以有效提升合作學習效度。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時,教師設計一個小組學習活動: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開展一次“小小紅學會”討論活動,針對《林黛玉進賈府》相關內(nèi)容,對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等人物性格特點展開討論,小組長負責討論記錄。活動開始,學生踴躍發(fā)言,對文本中的個性人物展開熱議。有學生說:“林黛玉個性太軟弱,因為感覺寄人籬下,處處小心謹慎,大話不敢說,這也注定其凄慘命運?!庇袑W生持不同意見:“林黛玉性格是弱一些,但這不是悲劇的根源,如果林黛玉跟王熙鳳一樣潑辣,賈寶玉會喜歡嗎?”還有學生說:“林黛玉屬于病態(tài)美,這本身就是不符合邏輯的,什么時代也不能以病態(tài)作為美的標志……”學生討論持續(xù),教師巡視,并隨時解決學生個性問題。
提到“紅學會”,自然會給學生帶來神秘感,大家都會認為這是專家參與的組織。教師用這種形式發(fā)動學生參與學習,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學習激發(fā)效果自然會更為顯著。在具體組織時,教師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學生參與積極性很高,并在不斷談論探索中形成個性學習認知,為語文核心素養(yǎng)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三、拓展習作訓練,培養(yǎng)學生書面表達素質(zhì)
習作訓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對學生布設多種形式的習作訓練。首先是鼓勵學生養(yǎng)成記日記的好習慣,日記沒有任何約束和要求,內(nèi)容可長可短,表達可敘可議,為學生自主習作提供最自由的表達機會。記日記是良好的學習習慣,關鍵在堅持,唯有堅持才能有成效。其次是課堂作文訓練,作文是學生規(guī)范習作訓練的重要形式,教師要集中傳授習作技巧和方法,系統(tǒng)訓練學生書面表達能力。最后是隨堂習作訓練,如仿寫經(jīng)典片段,遇到精美的篇章,教師要發(fā)動學生展開仿寫活動,這對有效提升學生語文表達能力也有重要幫助。
如《荷塘月色》,這是朱自清的精美散文,其中不乏經(jīng)典片段。教師先發(fā)動學生自主閱讀文本,然后找出最為精彩的段落展開賞析,最后是引導學生進行仿寫。很多學生都會找到描寫月光一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由此展開仿寫。在成果展示時,很多學生都能夠有比較精彩的發(fā)揮。有學生這樣寫:“河水依舊急匆匆地趕路,仿佛就是云游大俠,已經(jīng)將行程作為終身的追求。在河道拐彎處,時不時會發(fā)出一些瑣碎的細語,這是互相提醒,別迷路了。晚霞傾瀉下來,河水不為所動;晨霧依附下來,河水輕輕搖搖頭,依舊在趕路;那垂柳更是多情,還想在水中留個影,那河水依舊擺擺手,繼續(xù)前行……”
仿寫是作文的最初級訓練形式,因為有章可循,學生操作起來顯得得心應手。從學生習作情況看,他們對習作的追求很高,不僅要形似,更要神似,讀來別有風味。這是教師科學引導的結果,學生語文素質(zhì)在不斷成長。
四、豐富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語文學習需要拓寬視野,作為語文教師要有“大語文”意識,為學生推介、設計更為豐富的實踐活動,可以快速提升學生語文綜合實踐能力。語文實踐活動眾多,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實際需要,以及學生學習認知實際展開選擇,以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讀書月活動、社會調(diào)查活動、公益宣傳活動、學習競賽活動等,都屬于語文實踐范疇,教師不妨征詢學生意見,慎重選擇相應的實踐活動,以提升活動實踐品質(zhì)。
如班級搞“讀書月活動”時,教師要展開先期調(diào)研活動,對學生閱讀情況進行深入調(diào)查,對學生閱讀興趣取向信息進行整合,為活動順利展開制定可行計劃。教師在課外閱讀書目推介時,觀照了不同群體學生的閱讀實際,如《三國演義》《紅樓夢》《家》《雷雨》《巴黎圣母院》《老人與?!贰豆防滋亍贰稄突睢返龋恳粋€人只要選擇其中三部書展開閱讀就算完成閱讀任務。在學生展開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專門建立課外閱讀網(wǎng)絡交流平臺,發(fā)動學生參與閱讀討論,教師經(jīng)常參與交互活動,給學生以針對性引導。在評價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學生根據(jù)閱讀書目選擇評價方式,并對學生閱讀效果進行專業(yè)性點評。在學習成果驗收階段,教師組織部分學生作為臨時評委,對學生閱讀學習情況進行全面考核,并形成結論性評價。教師對學生活動表現(xiàn)給出具體分析和總結,學生“讀書月活動”獲得圓滿成功。
教師為學生設計“讀書月活動”,并對活動設計展開規(guī)劃和調(diào)整,特別是建立網(wǎng)絡交互平臺,能極大提升學生課外閱讀興趣,閱讀效果自然呈現(xiàn)出來。
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展開施教活動,通過多姿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感染學生,才能獲得比較理想的教育效果。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全面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可以讓學生終身受益。
(責任編輯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