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過介紹品特其人以及其代表作《送菜升降機》,分兩部分簡要分析了《送菜升降機》中體現出的現實意義。第一部分主要講述了對語言的反思,第二部分主要講述了對信任的反思。品特的《送菜升降機》盡管讓人覺得荒誕,但最終是為了喚起人們抗爭的勇氣,啟示著人們在這個經濟發(fā)展迅速卻充滿浮躁的社會多一些愛和信任。
【關鍵詞】社會;語言;信任
1 簡介
哈羅德·品特被譽為繼蕭伯納之后英國最具有影響力的戲劇作家,是英國荒誕派戲劇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于200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端筒松禉C》是品特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受到了貝克特影響的“威脅喜劇”。在這部戲劇中,兩位主人公進行了一系列看似荒誕無聊的對話和動作,而這對話及行為的背后卻反映出了當時西方人的無聊情緒和生存狀態(tài),顯示出了人生的無奈和荒誕。故事對于兩位殺手的描寫同樣展示了當時人們對于自身存在的意義的探索以及對人生意義的追尋,瑞典皇家文學院在授予品特諾貝爾文學獎時評價道:“(品特)在作品中揭示出隱藏在日常閑談之下的危機,并強行打開了受壓抑的封閉的房間?!逼鋵崱拔C”一直存在,它既來自神秘未知的外部世界,也來自我們脆弱封閉的內心世界,它不只是品特的那個年代和地區(qū)的產物,我們周圍也有許多這樣的充滿“危機”的現代人,品特劇本背后的意義與啟示十分值得我們去探究與學習。
2 《送菜升降機》的現實意義
2.1 對語言的反思
在《送菜升降機》中,我們可以看到語言是人們交流的工具,但有時候,語言也能成為傷害人們的武器。本要求戈斯去點水壺,但戈斯卻說要點煤氣,倆人為此發(fā)生了爭執(zhí),緊張的氣氛愈演愈烈,他們甚至還動了手,最終戈斯承認本是兩人的主導者,而本則厭倦地對他說:“點上那該死的水壺”。在這段對白中,語言“作為溝通人與人之間思想感情的工具雖然已經喪失了意義,但作為一種鉗制他人的武器,語言仍在有效地發(fā)揮作用?!?/p>
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毒舌”“鍵盤俠”是常見熱詞,許多人用語言去攻擊自己看不慣的人或是陌生的人,有時甚至會攻擊自己的親人,而這造成的傷害往往會比身體上的傷害更為嚴重甚至能夠形成一股力量去操控一個人的人生。我曾經看到過一則新聞,有一個名叫簡稚澄的臺灣女孩的死亡曾引起了軒然大波,她是臺灣一個動物收容所的工作人員,因為喜歡動物,以優(yōu)異的成績成為了獸醫(yī)。在日常的工作中,她幫助許多小動物治好了疾病,還為它們找到了歸宿。但由于收容所的能力有限,超過12天還沒有人領養(yǎng)的小動物就必須進行安樂死,面對親手結束小動物的生命這一工作,簡稚澄的內心十分痛苦,但更可怕的是網上的一些“正義人士”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便不斷攻擊她,指責她是殺死小動物的女屠夫。最終,她不堪重負選擇了自殺,在自殺前她還拜托同事好好照顧收容所里的小動物。這則新聞令人十分悲痛,語言本應是我們了解彼此,互通心意的工具,卻在另一個角度被無數人掌控變成了殺人不見血的武器,這真的是需要我們去反思的。在我們欲脫口而出傷害他人的言辭之時,讓我們的語言在嘴里打個彎兒,考慮一下他人感受,不要讓自己的語言變成操控別人的武器,而要讓它成為和平交流的橋梁。
2.2 對信任的反思
在《送菜升降機》中,語言是兩人爭執(zhí)時互相較量的武器,而當談及重要話題時,因為交流可能暴露自己的弱點被對方利用,進而變成攻擊自己的武器,于是兩人又往往會陷入沉默,沉默便成了他們之間不信任的標志。戈斯和本在談到與自己無關的事情,如報紙上的各種新聞報道時,倆人可以對答自如、談笑風生,而一旦涉及到關鍵問題,如戈斯詢問為什么停車或是這次的目標是誰時,沉默便會成為交流的主導。兩人渴望交流卻又彼此猜忌,讓沉默占了上風。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不但在網上叫囂的人越來越多,在現實中沉默的人也愈發(fā)變多。很多人因為不信任而選擇了沉默。在大街上看到暈倒的老人沒有人敢去扶,不是沒有愛心,而是不敢獻愛心,是因為不能夠信任。2016年5月29日,武隆縣巷口水陸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世紀廣場附近有一名老人摔傷了。民警到達事發(fā)現場后,撥開里三層外三層的人群才看見地上坐著一名老人,老人的左手肘、左腳均受傷流血,卻沒有一人上前去幫忙,大家都沉默地站在一旁。在民警聯(lián)系不到老人的家人時,老人說:“警察同志,我感覺自己站不起來,可能是尾椎骨骨折了,麻煩你們送我去醫(yī)院吧。我身上有醫(yī)???,我不會賴任何人的?!币粫r間圍觀群眾都尷尬地笑了。聽來有些可笑,但我卻很心酸,我們的社會什么時候成了這樣一個沒有信任的冷漠社會了?面對老人不敢扶,面對非法行為不敢挺身而出,自古傳下來的仁義禮智信似乎所剩無幾。沉默不應當是我們社會的主旋律,其實放眼看去,我們身邊有很多美好存在,很多人一葉障目,因為一些不好的事情而否定了所有好的事情,這是不對的,為什么我們不能試著對陌生人多一些信任與善意,播撒更多的正能量使我們的社會更加積極向上呢?
3 結語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這樣的評論:“誠如存在主義不是一種悲觀主義,而是一種號召人們積極進取的行動主義一樣,品特的《送菜升降機》盡管讓人體驗荒誕,但最終是為了喚起人們抗爭的勇氣。換言之,品特在揭示荒誕之后是對人的存在的形而上的思考。他召喚人們在行動中反抗生存的荒誕,在行動中尋找人生的意義,恢復人的尊嚴?!蔽覀冃蕾p一部作品不是看故事、看熱鬧,更不是使我們變得憤世嫉俗,而是要通過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學習到一些東西,讓自己成為更優(yōu)秀的自己。品特作品所蘊含的精髓與力量十分深厚,而我今天只是很淺的思考了一些,但這也足以使我受益匪淺。當今社會節(jié)奏很快,生活很浮躁,我們不如偶爾放慢自己的腳步,讓自己的腦子多一些思考,少一些空虛,讓自己的心多一些愛,少一些不信任。
參考文獻
[1]鄧中良.品品特[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6.
[2]徐曉妮.存在,荒誕,自由——《送菜升降機》的存在主義解讀[J].外國文學研究,2007(10).
作者簡介
秦垣(1993-),女,山西省長治市人?,F在就讀于遼寧大學,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文學院校。
作者單位
遼寧大學 遼寧省沈陽市 11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