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武+李俏君
陶行知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他的 “四塊糖果”的故事影響深遠。從這個教育案例,我們深知走進心靈,方得學生。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案例是成功的,但卻如霧中花水中月。教育生活的現(xiàn)狀讓老師們每天面臨著來自于學生的各種挑戰(zhàn),令老師們疲憊不堪。
董老師說:“小李同學非常愛打架,每天,總是有同學來告狀,小李打我!為此,我每天都很焦慮和生氣,批評、停課、寫檢查、找家長,招數(shù)用盡,也沒有什么改觀?!?/p>
陳老師說:“班上有個w同學,有時會控制不住自己,總和班上同學發(fā)生矛盾,甚至出動‘拳腳。能試的方法都試過了,效果永遠持續(xù)不了一個星期,讓我好抓狂。”
……
面對這些挑戰(zhàn)與煩惱,我們的老師們每天都心力交瘁。
初遇“正面管教”
2016年秋,學校所在的廣州市天河區(qū)開展了正面管教的全員班主任培訓,借此契機,學校也組織了正面管教的校本培訓,專家的進校指導讓我們對正面管教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正面管教”與學校長期以來堅持的“生本教育”具有非常相似的理念基礎,它們都倡導以生為本,信任學生、尊重學生。我們堅信將二者整合,將實現(xiàn)“生本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促進師生的共同幸福成長。
校本培訓結束后,為了讓老師們更全面地了解正面管教,把先進的教育理念內化到日常的教學行為中,學校組織老師們利用假期閱讀《教室里的正面管教》等書籍,并撰寫心得體會。與此同時,學校借助天河區(qū)教育局舉辦的“正面管教班主任工作坊”的契機,推薦年輕教師積極參與學習,助力青年教師的成長。
但在踐行正面管教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正面管教作為一套外來的教育體系,要實現(xiàn)它在中國學校的本土化,必須實施長期的校本實踐。但目前專家的指導費太高,而且每場培訓的人數(shù)有限。鑒于此,學校推薦骨干老師參加講師班培訓,著力培養(yǎng)自己的正面管教團隊。這些骨干教師參加了學校工作坊、家長講師班和學校講師班的相關培訓后,積極投身到傳播正面管教的行列。他們分別在自己校區(qū)的老師中、各個年級的家長中,勇敢地嘗試帶導活動,實現(xiàn)“實踐—反思—提升”的循環(huán)。骨干老師們的帶導,更廣泛地傳播了正面管教,給家長帶去了新的體驗和新的視角。
師說“正面管教”
隨著正面管教在學校的展開,老師們不但改進了教育方法,還調整了心態(tài):在正面管教的引導下,老師們開始關注孩子的感受,努力使用有效的辦法,讓孩子感受到關愛、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正面管教建立起了良好的師生情感連接,實現(xiàn)了“快樂學習,幸福工作,共同成長”的雙贏局面。
“贏得”孩子而不是 “贏了”孩子
那天早上,科代表給我的欠交作業(yè)名單上竟然是前所未有的11個人!坐在辦公室里的我開始有燃燒的趨勢,接著,數(shù)學老師和英語老師又相繼向我投訴,班上的孩子最近作業(yè)完成得不認真,而且很多人沒交作業(yè)。瞬間我的火氣就竄上來了,差點忍不住跑去教室把他們狠狠罵一頓!還好,早操的音樂響了——這解救了孩子們,也解救了我。冷靜下來的我想,何不試著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于是我來到操場上,把沒完成作業(yè)的孩子叫到教室,先安撫了心驚膽戰(zhàn)的他們:“老師不是把你們叫上來批評的,也不是要責罰你們。我只想知道你們今天沒交作業(yè)的原因。請你們把原因如實地告訴我好嗎?”孩子們慢慢地放下心來,逐個地把原因說了出來。我接著問他們:“已經找到了原因,接下來你們打算怎么做?”大多數(shù)孩子要么表決心、要么說套話,于是我試著問他們:“要不,我們在班上開一個圓桌會(班上的學生把正面管教的班會命名為‘圓桌會),讓大家進行頭腦風暴,幫你們解決問題?”他們都點頭同意了。于是,我利用自己的語文課時間開了一次圓桌會,讓沒交作業(yè)的孩子從同學們的建議中選一個自己最想嘗試的辦法試試。第二天,情況有了極大的改善,只有三個孩子沒交作業(yè),原因都是不會做。原來,學生犯錯了,真的可以不用大罵一通。
正面管教有一個讓我認同的觀念,那就是我們要“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很多時候,我們控制孩子是因為覺得我們比他們有經驗,也可能僅僅是出于維護自己的權威。所以面臨孩子的挑戰(zhàn)時,我們常常不由自主地就想“贏了”他們。這可能短期內是有用的,但長期來說,孩子要么變成一個“討好者”,要么變成一個“反叛者”,要么干脆自暴自棄了。這都不是我們樂意見到的。而“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即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告訴孩子你的感受,讓孩子專注于解決問題——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它能營造出一種讓孩子愿意聽、愿意合作的氣氛。(楊淑敏)
正面管教讓老師們在教育學生時有了新的思路、新的工具。雖然受制于大班教學,也受制于學生家庭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受制于短期內期望教育立竿見影的想法,老師們在實施正面管教時總免不了要退縮、要反悔——畢竟獎勵和懲罰真的在短期內有效很多。但正如正面管教所提倡的,正面管教關注的是長期的效果,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們學習思考、學會選擇、學習負責,這才是真正的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發(fā)展學生的體現(xiàn),也才真正表達了“生本教育”的理念。
建立師生情感的聯(lián)結
第一天走進課室,學生起立問好后,我剛讓同學們坐下,全班集體起哄尖叫起來,原來是坐在一起的雙胞胎雨林、潤林惡作劇地把小輝的凳子移開,小輝重重地坐到地上,只見他兇狠地拿起凳子用力摔到桌上!小輝是整個年級出了名的“暴力學生”,有一次同桌弄壞了他的筆,他一腳把同學“踢進了”醫(yī)院。
看著亂哄哄的教室,我快步走到后排座位,當全班屏住呼吸以為我要破口大罵時,我卻溫和而堅定地說:“哇!你們這樣歡迎我的方式,我還真的有點接受不了呀!”當我用幽默關切的口吻替代發(fā)泄情緒的責罵,孩子仿佛感覺到了心理的安全感。全班瞬間鴉雀無聲,打鬧的三個孩子目瞪口呆地看著我,我順手摸著小輝摔凳子的手說:“剛剛聽到凳子發(fā)出的巨大響聲,你一定用了很大力吧?老師特別想知道,凳子弄疼你的手了嗎?”話音剛落,小輝立刻把凳子放下,委屈地哭述著雨林、潤林的種種不滿!此時班上有些嘈雜,我用手示意同學們安靜,耐心地聽完小輝的哭訴。
當我感覺到小輝情緒慢慢平復下來后,溫和地對小輝和雨林、潤林說:“現(xiàn)在是上課時間,你們是想現(xiàn)在和老師去辦公室解決問題,還是下課后私下一起找老師?”哥哥雨林怯怯地說:“老師我們錯了,對不起……”我關切地看著小輝,等待他的答案!想不到小輝平靜地說:“老師,對不起!我們先上課吧!”
一切風平浪靜后,我走上講臺堅定而有力量地說:“這是我第一天到咱們班,我會把剛剛發(fā)生的事當成同學們歡迎我的儀式!但老師感覺并不好,心里特別恐懼不安,非常擔心你們受傷!我希望……”這件事過后,班上的孩子似乎特別信任我,有什么心事都喜歡悄悄和我說,班上也從來沒有再發(fā)生過暴力事件!我們那超越師生關系的愛,就這樣悄然蔓延!我也從“默默老師”榮升成為他們的“莫媽媽”,每天都能收到孩子們帶給我的滿滿的愛和感動!(莫小芳)
當我們的老師有意識地運用正面管教的工具,他們發(fā)現(xiàn),只要注重與學生建立情感的聯(lián)結,原來來自于孩子的挑戰(zhàn)并沒有那么可怕。當學生的錯誤行為發(fā)生時,莫老師用“我信息”先關愛孩子,讓孩子知道,老師更關心的是孩子是否安好,而不是凳子;用“我信息”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表達對班級課堂秩序的要求。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老師先尊重孩子,用心聆聽孩子的不滿,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接納的態(tài)度和行動,并給予孩子能量支持;當老師尊重孩子,讓學生做“有限選擇”時,學生便知道上課時間不允許此類“惡作劇”。
“和善與堅定”的力量讓師生看到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讓教育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生命樣態(tài)。
喚醒孩子內在的力量
上周四,在王老師的介紹下,來自臺灣、香港天柱慈善圓通服務隊的老師過來給我們班的孩子上了兩堂財商課程。孩子們表現(xiàn)很活躍,積極舉手,凡答對的孩子都能獲得一張紙幣,這下子孩子們的積極性更高了,當然沒有被請到的孩子也特失望。這時一聲不吭的小新開始在地上爬來爬去,上課的老師怎么提醒也沒用,旁邊的同學使勁想把他拉起來,結果他竟干脆直接躺在地上。憑我對他三年的了解,我知道他只是想通過這種幼稚的方式引起老師對他的關注罷了。這時剛好賴賴被請上去回答問題,老師讓賴賴同學再請另一個同學上臺,我趕緊向賴賴使了個眼色,賴賴心領神會地說:“接下來請小新上臺搶答?!辈豢伤甲h的是小新竟然答對了20張卡片的內容,得到“50元”紙幣的獎勵后,小新笑了,笑得那么燦爛,之后他一直乖乖地坐在座位上。
午睡時我想起這次的活動沒有拍照,于是請了幾個孩子出來和我一起合照,就在我們拍得不亦樂乎的時候,小丘收拾好被子氣呼呼地準備走了,還很不憤地說:“吵死了?!边@一句氣話徹底點醒了我:小丘是個極度渴望得到關注的孩子,剛才的財商課他已經很失落了,如今拍照沒叫上他,這不又一次忽略他了……午睡后,我趕緊找到小丘,很鄭重地對他說:“你幫我去辦公室把作業(yè)本抱下來發(fā)給大家,可以嗎?”小丘立刻一蹦一跳地走了,不到10分鐘就完成了任務。小丘會有這樣的失落感,應該是從小得到表揚多,而不是鼓勵多的結果,因為財商課上我們班也有幾個孩子沒得到紙幣,可他們依然激動興奮,期待下一次的財商課,他們關注的不是結果,而是學習的過程。午會時,我想到了正面管教的其中一個理念:喚醒孩子的內在力量。于是,在小丘完成任務后,我在全班面前不是表揚他,而是鼓勵他:“小丘,謝謝你,因為你,我們全班同學都能及時拿到作業(yè)本,快速地抄完作業(yè)?!毙∏鹜α送ι碜?。從他的眼神里,我讀到了一種歸屬感和價值感。(陳曉燕)
自從把正面管教的理念運用到課堂后,老師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態(tài)度開始慢慢發(fā)生改變,其實這種改變正是源自老師的變化,老師們更多地開始關注學生的心理感覺,開始努力尋求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這些變化也開始慢慢改變學校的教育生態(tài),讓師生、生生間的關系更加和睦,心與心更加連接。
當初,天河區(qū)教育局王建輝副局長在推進全區(qū)正面管教培訓時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大家能堅定不移地將正面管教運用在教育中,數(shù)年過后,天河教育的生態(tài)一定會得到改變?!爆F(xiàn)在我們越來越堅信這一點,當我們的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更多地用心關注學生的感受,覺察自己的情緒,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正面管教的工具,師生心與心的聯(lián)結就會越來越緊密,美好的教育生態(tài)也一定會呈現(xiàn)在每個人面前,我們的生本教育之路也會越走越遠,越走越堅實。
(作者單位:廣州市天河區(qū)龍口西路小學
廣東廣州 510000)
責任編輯 王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