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6年9月張海宇出演東方衛(wèi)視《今夜百樂門》。在《今夜百樂門》節(jié)目中表演了“青島大姨”、“薛不慧”兩個系列的小品。本文將借助語用學的一些基本理論,如預設、語境、合作原則、指示語、禮貌原則等來分析張海宇的小品中幽默語言產(chǎn)生的原因。
關(guān)鍵詞:合作原則;預設;指示語
作者簡介:姚嵐(1993-),女,內(nèi)蒙古滿洲里人,包頭師范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8--02
張海宇出生于山東青島,2013年因原創(chuàng)《青島大姨》系列視頻走紅網(wǎng)絡,2016年9月出演東方衛(wèi)視《今夜百樂門》。[1]在《今夜百樂門》節(jié)目中表演了“青島大姨”、“薛不慧”兩個系列的小品,成為了他的小品的特色。他的小品的幽默不僅在于其和搭檔蔣易的動作、表情等生動的表演,也在于他們幽默的臺詞,通過更具有特色的幽默語言和他豐富的面部表情來顛覆我們?nèi)粘I钪姓5乃季S和認知。本文就試著運用語用學的理論來探析張海宇小品的幽默的原因。
一、合作原則
格賴斯提出了一個要求交談參與者共同遵守的一般準則即“合作原則”,即在參與交談時,要使你說的話符合你所參與的交談的公認目的或方向。并且,格賴斯提出了四條準則:(1)量的準則(2)質(zhì)的準則(3)相關(guān)準則(4)方式準則 [2]在正常交際中,如果交際一方違反了合作原則,就會對交際效果產(chǎn)生阻礙。而小品中演員會故意違反合作原則,而達到小品幽默詼諧的目的。本文運用合作原則,從小品演員的對白入手,分析張海宇的作品中的喜劇幽默效果。
如:《青島大姨直播間》
大姨:“明明,你長得還挺好看的哈,長這么大了,發(fā)育不太好,有點矮啊,你看你大姨穿個拖鞋都比你高,你多高?”
張:“我180cm。”
大姨:“我165cm。你墊鞋墊了,襪子里邊墊鞋墊了,接骨了。”
黃問張有多高,張回答“180cm”,而黃為了拆穿張在說謊,便自己也隱瞞自己的實際身高,回答“我165cm”,兩個人都違反了合作原則中的質(zhì)的準則,我們知道,實際情況是張沒有180cm,而比張高出半頭的黃也不僅只有165cm,因此他們故意違反質(zhì)的準則的對話給小品帶來了幽默的效果。
二、預設
預設是指言語交際雙方都已經(jīng)知道的常識,或者聽到話語之后根據(jù)語境可以推理出來的信息;它并不在話語表面顯示出來,而僅僅包含在話語之中。[3]如果在交談中受話人不理解或只從表面意思來理解說話人的言語,導致難以理解說話人的真正意圖,所以有一些預設是會受到交談者所在的語境的影響,比如在小品表演中,受話人對說話人所說的內(nèi)容不理解或超出他的認知語境時,就會產(chǎn)生幽默的效果。
如:《青島大姨直播間》
大姨:“明明,你長得還挺好看的哈,長這么大了,發(fā)育不太好,有點矮啊,你看你大姨穿個拖鞋都比你高,你多高?”
張:“我180cm?!?/p>
大姨:“我165cm。你墊鞋墊了,襪子里邊墊鞋墊了,接骨了?!?/p>
張海宇沒有說出自己的實際身高,于是黃曉明說道“你墊鞋墊了”,張把鞋脫了下來,沒有鞋墊,黃又說“襪子里面墊鞋墊了”。我們知道正常情況下,沒有人會把鞋墊墊在襪子里,所以這產(chǎn)生了幽默;張把襪子也脫掉后,黃見沒有鞋墊,說:“接骨了”。接骨是中醫(yī)用手法為斷骨病人續(xù)上斷骨,而近幾年出現(xiàn)了接骨增高,但并沒有普遍流行。黃故意說比自己矮半頭的張接骨了,張比黃矮,卻又說自己身高180cm,黃一度說出了不符合現(xiàn)實生活常識的話語想揭穿張,由此產(chǎn)生了幽默的成分。
三、指示
指示語是指以語境信息為參照,判斷一些特殊詞項的具體所指,指示語包括:人稱指示、方位指示、時間指示、篇章指示、社會指示。[4]小品中的指示語是說話人對語境信息沒有明確的交代,又或受話人誤會了說話人所交代的信息,從而產(chǎn)生的喜劇效果。
如:《這個醫(yī)院》
張:“先生你選哪個大夫?”
蔣:“醫(yī)師。”
張:“沒了。”
蔣:“沒了?”
張:“上那邊去了。”
蔣:“上那邊去了?”
張:“跳槽了?!?/p>
蔣易扮演的患者因牙疼來醫(yī)院就診,張海宇扮演的護士問蔣想找哪位大夫看病,蔣說道找醫(yī)師,張回答“沒了”,根據(jù)常識,我們生活中說一個人沒了是指這個人去世了,這引起了蔣和觀眾們的好奇,張向天上指,說“上那邊去了”,這是使用了指示語中的體勢用法,體勢用法是在使用指示詞語時說話人為了使受話人理解自己的話語,從而使用所配合的手勢、眼神或者點頭等副語言特征的指示語中的用法之一。而張前一句說“沒了”,又向天上指“上那邊去了”,我們都會理解成醫(yī)師去世了,然而最后張才說道是跳槽了,真相大白。一個醫(yī)院只有三位大夫,而這三位大夫都不在,作為患者的蔣易只能迫不得已選擇了并不會看病的護士張海宇為自己看病,由此產(chǎn)生了幽默詼諧的效果。
四、禮貌原則和面子理論
在日常的言語交際過程中,得到對方的尊重是每一個交際者的希望。交際過程中說話人為了達到最佳的交際效果的目的,通常在讓自己適應語境的情況下,同時采用某種恰當?shù)慕浑H策略來尊重對方,以示禮貌。而面子總是和禮貌聯(lián)系在一起,列文森提出的面子理論是人們的基本需求或愿望。面子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試圖為自己贏得的其他人所看到的個人形象,分為積極面子和消極面子。而在小品中,演員往往通過故意違法禮貌原則和面子理論來達到喜劇效果。
例如:《美容院奇遇記》
大姨:“你別老阿姨阿姨的,我看著我和你年齡差不多,不用那么客氣?!?/p>
賈玲:“阿姨,我1982年的。”
大姨:“你說話能不能控制控制音量。1982年的我可真看不出來,剛才進來的時候光看你肚子去了,我以為你生完孩子還沒恢復。”
張海宇扮演的青島大姨沒有認出來給自己按摩的是賈玲,本來是出于禮貌說不用賈玲叫她阿姨,但是實際賈玲和她有著年齡差距,這便無意損害了賈玲的面子。賈玲回答“我1982年的”本是想維護自己的積極面子,大姨卻又故意說道“1982年的我可真看不出來,剛才進來的時候光看你肚子去了,我以為你生完孩子還沒恢復?!边@是故意貶損賈玲,損害了賈玲的積極面子。在喜劇小品中,演員會故意貶低對方,或通過抬高自己來貶損對方的面子,從而達到小品的喜劇效果。
綜上所述,張海宇的“青島大姨”一系列小品,從語用學的角度研究是通過預設、語境、合作原則、指示語、禮貌原則和面子理論等語用學理論,產(chǎn)生了幽默詼諧的喜劇效果。通過對張海宇的作品的初步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他作品語言的幽默韻味。但是還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更大范圍內(nèi)繼續(xù)深入地探究。
參考文獻:
[1]青島新聞網(wǎng). 青島大姨視頻爆紅網(wǎng)絡 創(chuàng)作者是青島小哥[OL].
http://news.qingdaonews.com/qingdao/2013-05/16/content_9752330.htm,2017年2月13日.
[2]索振羽.語用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53-54.
[3]邵敬敏.現(xiàn)代漢語通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65-299.
[4]索振羽.語用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