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紅
(馬關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云南 文山 663700)
產科護理安全管理方法和體會
郭英紅
(馬關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云南 文山 663700)
目的 分析產科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安全管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針對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產科護理管理中的安全隱患進行總結分析,并選擇12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研究對象,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間針對安全隱患加強安全管理,并選擇12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研究對象,對不同時間段醫(yī)療糾紛發(fā)生率和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對照組發(fā)生醫(yī)療糾紛發(fā)生率為15.00%,護理滿意度為81.67%,觀察組醫(yī)療糾紛發(fā)生率為2.50%,護理滿意度為95.83%,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產科護理管理中加強安全管理是降低醫(yī)療糾紛和提高護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廣應用。
產科護理;安全管理;安全隱患
隨著護理服務越來越受到患者的重視,如今各個醫(yī)院均加強落實護理安全管理,而產科作為收治孕產婦的科室,患者比較特殊,若存在護理安全隱患,則會嚴重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引發(fā)生命危險[1]。近年來本院產科收治患者數量增加,與國家開放二胎政策有關,因此產科必須進一步加強護理安全管理[2]。本次研究對產科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安全管理方法和效果進行了分析和探討,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照組研究對象為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間本院產科收治的患者,共120例,觀察組研究對象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間本院產科收治的患者,共120例.兩組患者均了解本次研究目的,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對照組患者年齡在23~3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63±2.32)歲,包含初產婦82例,經產婦38例;觀察組患者年齡在22~3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26±2.18)歲,包含初產婦78例,經產婦42例。組間資料數據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管理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間本院產科實施常規(guī)護理管理措施,即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管理,并針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和管理工作進行總結。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間本院產科實施加強護理安全管理措施,即觀察組患者采用加強護理安全管理,包含營造良好的住院環(huán)境,加強對產婦及胎兒的監(jiān)測,并做好健康教育。此外產科還需要重視安全教育和落實安全管理制度,針對產科患者數量合理排班,確保所有患者均能夠保證產科安全護理質量。
1.3 觀察指標
對不同時間段醫(yī)療糾紛發(fā)生率和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分析。護理滿意度以患者主觀評價為主,分為十分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對收集和記錄的數據進行了整理,并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對數據進行分析,正態(tài)計數資料以百分數(%)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正態(tài)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不同時間段醫(yī)療糾紛發(fā)生率和患者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患者發(fā)生醫(yī)療糾紛8例,發(fā)生率為15.00%;護理十分滿意40例,基本滿意58例,不滿意22例,護理滿意度為81.67%;觀察組患者發(fā)生醫(yī)療糾紛3例,發(fā)生率為2.50%;護理十分滿意64例,基本滿意51例,不滿意5例,護理滿意度為95.83%,觀察組患者醫(yī)療糾紛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1 產科護理安全隱患分析
由于產科收治的病人比較特殊,一般需要對其進行長周期的護理,即應當采用建立檔案的方式進行管理,但醫(yī)生在對孕產婦進行檢查時,需要經常調閱檔案資料,很容易導致檔案遺失,不利于孕產婦的護理安全保障[3]。此外產科內部缺乏完整的護理體系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導致無法及時發(fā)現護理安全隱患,帶來極大的危害。
3.2 產科護理安全管理方法
針對上述產科護理安全分析,產科必須做好對孕產婦檔案的管理,如采用電子檔案管理方式,不僅減少檔案調閱耗費時間,提高工作效率,還能夠避免檔案的遺失。此外產科還需要制定完善的護理管理制度,針對傳統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進行改進,尤其是注意規(guī)范護理糾紛處理制度,確保護理人員也能夠合法維護自身權益[4]。為了確保所有孕產婦均能夠得到優(yōu)質的護理,且護理人員工作時間和工作量不會壓力過大,需要實施彈性排班方式。同時產科還需要做好對人員的培訓,如護理專業(yè)培訓和法律法規(guī)培訓,確保護理人員具有專業(yè)的護理水平和自我保護能力。本次研究對產科護理安全管理的方法和體會進行了探討,結果顯示對照組發(fā)生醫(yī)療糾紛發(fā)生率為15.00%,護理滿意度為81.67%,觀察組醫(yī)療糾紛發(fā)生率為2.50%,護理滿意度為95.83%,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針對產科護理安全隱患開展安全護理工作能夠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拉近護患關系,利于降低醫(yī)療糾紛發(fā)生率,降低安全風險。
綜上所述,在產科護理中加強安全管理具有必要性,通過完善管理制度和實施彈性排班,利于提高護理質量,降低安全風險,值得推廣應用。
[1] 欒士清.產科護理安全管理的方法和體會[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5(44):159-159.
[2] 蘇菊蕓,鄧慧聰,嚴小玲.婦產科護理中的安全文化管理體會[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26(13):192-193.
[3] 谷秀芹,王燕萍.產科護理安全管理的影響因素及預見性管理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6,16(8):11-12.
[4] 張淑潔.婦產科護理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探討[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6,35(6):99-99.
本文編輯:李 豆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11.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