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鳳
摘要:隨著世界經(jīng)濟全球化的不斷發(fā)展,文化全球化也成為一種大趨勢,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大學生在國際間交流的途徑。實現(xiàn)對異質性文化精神和時代表現(xiàn)形式的透徹把握.是在全球化時代的背景下.能否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的前提和重要因素。我們外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夠交流得更順暢。本文分析大學英語教學所采用的途徑,提出了大學英語教學中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水平以及適應社會發(fā)展和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所需要的能力。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 大學英語教學 途徑 方法
跨文化交際是指本民族語者和非本民族語者之間的交流,也指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交流。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內容,外語教學的目的是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使人能夠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更好地交流。為達到目的。大學英語教學應采取什么途徑和方法呢?這正是本文所要回答的主要問題。
一、培養(yǎng)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途徑。
(一)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
跨文化意識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與語言符號系統(tǒng)之間的交際活動,其交際能力是不一樣的。
語言學家拉多在《語言教學的科學方法》一書中指出,“我們教一門語言,沒有掌握的文化背景是不可能的。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它是不可能不了解文化的模式和原則,從而學習到一種真正的語言”。英語教學不應只局限于語言知識的傳播,更要關注學生的交際能力和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并熟練地運用地道語言。并且能結合國家的目標語言標準使用準確的目標語言進行交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責任盡可能地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同時傳授文化知識也和傳播語言同步。用以幫助學生學習英語和正確熟練使用普遍接受的英語。
英語文化因素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是英語學習的另一個重要影響。英語的句子結構和漢語的句子結構有很大的不同。英語句子的主要成分一般都是非常緊湊地排列在一起,之前的修飾成分在句子后。漢語句子是基本成分和修飾成分往往交叉排列。已經(jīng)形成中國思維的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往往會按照漢語的語言習慣,比如表達方式和結構來表達英語,造成了語言的“負遷移形式”。要避免問題,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為此,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大量的閱讀和背誦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意識和語感。通過更多的情景交際活動。幫助學生適應英國人的思維方式。
(二)結合教材,通過介紹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來進行一些文化的比較
1.從文化信息的視角比較
英語教材中的大部分文本與英語國家的典型文化背景知識有關。成為學生了解世界文化中的一份鮮明生動的材料。在語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使學生掌握文章內容,語言知識,提高語言技能,還要引導他們隨時隨地挖掘里面的文化信息,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還進一步拓寬了自己的文化視野。
2.從詞匯角度來比較
有些詞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很普遍。是約定俗成的。有固定的聯(lián)想意義,詞匯意義。這樣的聯(lián)想意義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有不同的聯(lián)想。
3.營造外語氛圍。提供一些真實交際情景。并滲透文化意識
實踐教學中,我們可以采取多種方式來營造良好的外語學習氛圍。首先,運用藝術魅力,來實施課堂教學。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網(wǎng)絡中,多媒體教學日益發(fā)展和完善。借助多媒體可以顯示豐富多彩的教學場景和圖像素材,為課堂教學增添魅力。其次,利用各種游戲來激發(fā)學習的欲望。在教學中,一些英語短劇或演講,都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表演欲望。再次,通過校園廣播、校園板報,進行文化氛圍渲染,提高英語創(chuàng)作氛圍。利用廣播,播放一些國外新聞,讓學生了解國際事件,播放外國歌曲,提高學生的聽力,也可以發(fā)布一些外國論文的插圖,提供一個平臺,讓學生學習外國文化。通過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活動中真正體會到中西文化各方面的異同,增強跨文化意識。
二、培養(yǎng)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方法
(一)確定目標
外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語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外語人才。大學英語教學也應認識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性。重視大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目標語文化和母語文化的養(yǎng)成。在實際教學中,教學模式要多樣化。教師必須融入語言教學中的文化教學。以便提高學生對西方文化的敏感度和洞察力。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主要原則
為了使跨文化英語教學和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更具針對性、目的性和實踐性,在實踐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1.平等原則
所有的文化都是平等的。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無論大小或國力強弱。都有不同的特點。沒有質量差異和優(yōu)劣好壞。
2.同步原則
同步原則指的是在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應與教材相一致。兩種文化的差異體現(xiàn)在多方面,一般來說,學生對英語文化了解得越多、越深、越廣越好。
3.交際原則
語言最大的特點體現(xiàn)在它的交際能力。語言是人們交流的工具。在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中,要注意語言的基本特征,注意不同民族的交際習慣和交際方式。
4.興趣原則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成為學生獲得知識的最大動力。教師應激發(fā)學生對英語文化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對語言學習的興趣。教師必須精心設計,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課堂內外感受到英語語言的魅力。從而產生并保持對英語的興趣。
(三)具體方法
1.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質
“名師出高徒”,只有教師自身具有較強的洞察力、理解力和跨文化交際貫通的能力。才能培養(yǎng)高層次的跨文化交際人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順應教學改革的趨勢。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不斷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文化素養(yǎng)。世界在飛速發(fā)展,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才能及時地補充和更新知識,同時接受專業(yè)的培訓,進一步學習英語的課程文化,更深入地了解英語歷史、文化、傳統(tǒng)、風俗、生活方式。同時還應處理好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的關系,以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為目的,以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為要求,教授語言和文化并重。有可能的情況下。英語教師應該出國學習或聘請外教任教。并體驗各國之間的語言和文化差異。
2.進行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
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教師應適當?shù)刂v些與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有關的知識,比如這些國家的歷史、地理、宗教、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和風土人情等。要使學生理解其文化,并樂于交流,掌握該民族的思維方式和文化習慣。因為即使在對外交流時,語法和詞匯都是正確的,但不能將思維、文化也貫穿于表達中,那么,必將導致交際失敗。
(1)科學的教學方式??茖W的教學應該是自然的,啟發(fā)式的,相關的,而不是說教,注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多媒體技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比如放一些紀錄片中的社會情境部分,讓學生感受英語國家的風俗文化,傳統(tǒng)習俗,教師應引導學生利用電子閱覽室、校園網(wǎng)、英語廣播、英語角等活動,多聽多看英文原版報紙、雜志、電影、電視、研討會和講座,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文化知識,提高文化素養(yǎng)。
(2)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從而利用一切機會積極學習跨文化知識,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交際能力。不能一味依賴老師和課堂,應多動腦筋,想辦法與老師和外教多交流;參與第二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如參加外交指導和英語角。多利用現(xiàn)代高科技的手段,如互聯(lián)網(wǎng)、多媒體、視聽資料,直觀地感受和增加對外國文化的經(jīng)驗積累。
三、結語
對語言交際能力而言??缥幕浑H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這個經(jīng)濟全球化時代,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是非常廣泛的。提高學生對文化差異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尤為重要。但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任務。需要教師在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的同時。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能力,使學生更加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和改革開放的新形勢,盡快地提升自身能力。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