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作為小學教育的基礎課程之一,直接關系到小學教育教學成效。然而,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并不樂觀,主要存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評價方式、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問題?;诖耍疚闹攸c研究和探析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近年來,隨著我國基礎教育程度的不斷加深、教學范疇的進一步擴大,新課程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顯得意義十足。而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作為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水平提升的基礎。通過歸納和分析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現(xiàn)在及問題,從中尋找造成問題的主要原因,以此為基礎,進行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策略的制定。
一、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現(xiàn)狀及問題
(一)教學觀念相對落后
現(xiàn)階段,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教學觀念落后與陳舊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到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盡管隨著新課程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得到一定改善,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較大的創(chuàng)新問題[1]。受到傳統(tǒng)教育體制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校和教師以學生考試成績?yōu)橹饕己艘罁?,從而忽視了整個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如此一來,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方法相對落后,應試教育特點突出。從某種層面來講,教師一味追求和重視學生考試成績,學校一味追求學生升學率,從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和制約到學生擴散性思維的塑造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最終不利于學生學習壓力的緩解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二)教學模式過于單一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shù)小學教師在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采取簡單、機械、重復的教學方法,語文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學生只參與被動的學習,這種灌輸、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從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到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積極主動性。與此同時,由于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不強,語文課堂教學氛圍不濃,表現(xiàn)出死氣沉沉、死板不靈活的現(xiàn)象[2]。另外,過于簡單、單一的教學模式,并沒有結合學生學習實際,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未采取積極、有效、正確的教學方法,直接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產生負面影響。
(三)教學評價方式欠科學
我國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方式欠科學、不合理,存在一定的單一性和固定性。通常情況下,教師在對學生考核評價過程中,以學生的最終考試成績?yōu)橹饕罁?,從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同時,在評價過程中,教師通常以激勵和表彰先進學生為主,對學習倒退者和后進者沒有給予適當?shù)墓膭詈椭С?,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的信心和興趣。在教學方法設計過程中,教師以整體為原則,并未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機制。由此可以看出,教師忽視學生之間的潛在差異,缺乏統(tǒng)籌兼顧、因材施教的科學評價模式和教學理念。
(四)基礎教學物資的匱乏
受到教學環(huán)境和物資條件的制約,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可用于學習和借鑒的經驗較少,加之教學任務相對繁重,教師可用于創(chuàng)新的時間較少。同時,由于學校教育經費相對匱乏,所以能夠被用于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和科學研究的經費嚴重不足。如此一來,教師在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方面,缺乏積極、主動性,最終直接影響到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和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
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和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需求,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改變和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教學理念,堅持以學生為課堂教學主體,盡可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基礎學習需求。同時,教師要積極研究和創(chuàng)新,運用科技手段和科學方法,不斷提升和完善自我,加深對語文課程教學內容的熟悉程度,正確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技巧,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興趣和提升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積極主動性,最終達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和整體教學質量的目的[3]。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建立正確的教學理念,而且要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正確引導學生參與語文課程的學習和語文教學內容的掌握,幫助學生建立擴散性思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此同時,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層層遞進、逐步深入,融入感情色彩,塑造文明禮貌形象,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以致用、靈活運用。另外,在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過程中,要將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與課后練習緊密相結合,實現(xiàn)課堂與課外相互聯(lián)動、共同促進。
(三)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體系
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評價過程中,教師以學生的最終考試成績?yōu)樵u價依據,學校以學生的升學率為評價標準,這種教學評價模式,只注重教學成果,不重視教學過程?;诖?,學校需要加大教學評價體系創(chuàng)新力度,結合小學生語文課程實際學習情況,制定科學、可行、合理的評價方法,確保評價體系的客觀性和完整性。此外,教師在激勵和表揚成績優(yōu)異學生的同時,還需要對后進者和倒退者給予適當?shù)募詈椭С郑源藖碓鰪娝麄冏孕判?,提升他們的積極主動性,最終達到語文課程預期教學目標[4]。
(四)提供充足的物資保障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離不開充足的物資保障。教育教學基礎設施、設備配備不齊全,勢必會給語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過程形成負面影響。因此,廣大小學要爭取更多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專項經費,主要用于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實踐證明,唯有充足的物資保障,才能激發(fā)教師創(chuàng)新潛力,方可實現(xiàn)教學方法的科學創(chuàng)新,其意義深遠而重大。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普遍面臨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教學評價體系不健全以及基礎物資保障不到位等問題?;诖耍哟蠼虒W理念、教學方法、教學評價體系和基礎物資保障力度,進而為廣大小學生學習語文課程提供科學保障和有力依據,為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科學創(chuàng)新及教學質量大幅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彭淑艷.芻議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06).
[2]喬浩.淺談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教育教學論壇,2012(02).
[3]王憲華.芻議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求知導刊,2015(07).
[4]王紅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S2).
作者簡介:蔡秀軍(1971.06-),女,漢族,河南省許昌市人,大專,河南省許昌市健康路小學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