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雪冬張躍強
(1.北京市朝陽區(qū)垂楊柳中心小學,100022;2.北京教育學院朝陽分院,100026)
“胡凌燕特級教師工作室”系列成果 -11
正面雙手墊球的教學小絕招
孫雪冬1張躍強2
(1.北京市朝陽區(qū)垂楊柳中心小學,100022;2.北京教育學院朝陽分院,100026)
正面雙手墊球是排球運動中的一項基本技術,通過練習可以鍛煉人的反應能力,提高靈敏素質,從而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在比賽中也能以其為基礎,提高一傳到位率,從而為各種進攻戰(zhàn)術的組織起到保障作用,直接組織起有效的進攻戰(zhàn)術。
正面雙手墊球技術按動作的過程,可分為判斷來球、移動、取位、抬臂迎球、蹬地發(fā)力、協(xié)調擊球、伴送到位、身體緩沖等階段。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這一動作的復雜過程,就必須掌握一系列的技術要領,在這些動作要領中,墊球的手型和擊球的位置是整個墊球技術動作的關鍵,是墊球成功與否的前提,也是墊球技術的重點。
正面雙手墊球首先要做好正確的準備姿勢,判斷好來球的落點之后,迅速移動至落點處,面對來球,成半蹲準備姿勢站立,準備迎擊來球。接著要形成正確的手型,當球接近腹前時,雙手掌根靠緊,兩手手指重疊后手掌互握,兩拇指平行手腕下壓,兩前臂外翻形成一個平面。這樣,在擊球時,以腕關節(jié)以上10cm橈骨內側平面部位承受來球的沖力,產生合理的迎、擊球力量,將球墊出,以提高到位率。面對來球時,應提高擊球的準確性,當球飛行到腹前一臂距離時,兩臂夾緊前伸,插到球下,向前上方蹬地抬臂,迎擊來球,墊擊球的后下部,身體重心隨擊球動作前移,擊球點應保持在體前。擊球者要協(xié)調用力,針對不同的來球力量,應采取不同的用力方法。1.墊擊輕慢的來球時,擊球主要靠手臂上抬力量以增加球的反彈力,同時配合蹬地、跟腰動作,使身體的重心向前上方移動,整個手臂要適當放松,便于靈活地控制墊球的方向和力量;2.墊擊中等力量來球時,要控制墊球的力量,主要靠來球本身的反彈力將球墊起;3.墊擊快猛的來球時,應采取收腹含胸的動作,幫助手臂隨球后撤并適當放松,以緩沖來球的力量,在撤臂緩沖的同時,用手臂和手腕微小的動作控制墊球的方向和角度。最后要掌握好手臂的角度,根據來球的角度和球所要墊出的方向、位置和落點,運用反射角近似于入射角的原理,調整手與地面的角度,也可左右轉動手臂來控制墊球的方向。
在正確掌握墊球技術概念和要領的基礎上,采取適當的教學步驟和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或訓練,使學生掌握墊球動作的要領和方法。
1.徒手模仿練習
練習目的:體會夾臂、提肩、頂肘、壓腕、抬臂動作要點。
練習方法:跟隨教師口令做原地模仿墊球練習。聽教師口令做原地徒手墊球練習,然后再結合準備姿勢、墊球手法,觀看教師的手勢做移動的徒手墊球練習(見圖1)。
圖1 徒手模仿練習
練習要求:練習時強調身體重心、蹬地抬臂,并注意抓好移動步法和手型的練習。
2.持球模仿練習
練習目的:體會擊球點、擊球部位,以及蹬地、提肩抬臂、送球的動作要領。
練習方法:1名學生雙手持球于腹前,另1名學生用墊球動作擊球,但不許將球擊出,持球人隨擊球動作將球抬起(見圖2)。
圖2 持球模仿練習
練習要求:擊球部位正確。
3.1 名學生拋球1名學生墊球的練習
練習目的:體會下肢發(fā)力墊擊球的正確位置。
練習方法:2名學生1組,進行1名學生拋球1名學生墊球的練習,2名學生的距離由近到遠。1名學生拋球,另1名學生原地墊球(見圖3)。
圖3 1名學生拋1名學生墊球的練習
4.2 名學生對墊球練習
練習目的:能夠移動準確取位,提高墊球質量。
練習方法:2名學生1組,由近到遠、由原地到移動逐步提高墊球的難度和數量(見圖4)。
圖4 2名學生對墊球練習
練習要求:移動取位,協(xié)調發(fā)力。
5.自墊球練習
練習目的:體會手臂觸球的位置,提高墊球控制球的能力。
練習方法:連續(xù)向上自墊。要求兩臂抬平,肘關節(jié)伸直,向上墊球的高度離手1m左右,減少失誤,增加連續(xù)次數,提高控制球的能力(見圖5)。
圖5 自墊球練習
練習要求:用肘關節(jié)以上10cm的位置觸球正下方。
6.對墻墊球練習
練習目的:體會正確擊球點和全身協(xié)調用力,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練習方法:離墻3~4m遠,向墻上的固定高度或固定目標墊球,配合腳步的移動,保持正面墊球(見圖6)。
圖6 對墻墊球練習
練習要求:身體協(xié)調發(fā)力。
7.墊擊不同重量球的練習
練習目的:體會墊擊不同重量球時的手臂感覺和下肢的發(fā)力。
練習方法:1名學生拋球,1名學生墊球。拋球者交替拋不同重量的球,時輕時重(見圖7)。
圖7 墊擊不同重量的球練習
練習要求:要求墊輕球時,主動抬臂擊球;墊重球時,要撤臂緩沖。要求墊球時先找球、選位,然后收腹含胸,將球墊起,進而將球墊到指定的位置。
8.墊球比賽
練習目的:能夠在移動中準確取位,準確墊球。
練習方法:可采取固定位置或不固定位置的比賽,來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掌握動作的速度,提高教學效果(見圖8)。
圖8 墊球比賽
練習要求:取位準確,正對出球方向。
1.手型不正確。最常見的是由于屈肘導致的兩臂靠不攏、伸不直,往往造成墊出的球先觸到自己的下頜等部位,造成失誤。學生可以多做模仿練習、墊擊固定球和自墊球發(fā)力練習。
2.移動慢,對不正球。由于判斷不準確等原因導致的移動慢,致使墊擊部位發(fā)生偏差,進而影響墊球的質量,嚴重時可能墊不到球??梢远嘧鲆苿优袛嗑毩暎部勺鰞杀蹔A球移動練習。
3.兩臂用力不當,動作不協(xié)調。由于兩臂形成的平面沒有對正來球,導致用力不均,使墊出的球沒有方向感??梢远嘧鰤|擊固定球練習,反復體會用力和協(xié)調發(fā)力。
通過上述的各種練習和對易犯錯誤的糾正,學生就可以基本掌握正面雙手墊球的技術。在此基礎上,可以進行其他墊球的練習,如,體側墊球、半跪墊球等動作。這樣,學生就可以基本掌握墊球這一完整的技術動作。
“胡凌燕特級教師工作室”簡介:組建于2007年,是北京市朝陽區(qū)教委貫徹落實《朝陽區(qū)教育系統(tǒng)“十二五”時期人才隊伍建設規(guī)劃》的具體措施之一。工作室先后進行了3個專題的立項(含北京市規(guī)劃課題),對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課外活動、校本課程、運動競賽等領域進行了廣泛深入地研究和實踐;組織編寫并出版《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與學法指導的應用》(六個分冊),參與編寫教師60余人;工作室成員獲得各種獎勵或發(fā)表的論文近百篇,先后有4人被評為“北京市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