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
【摘 要】 目的:探討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4月手術患者14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組7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采用舒適護理措施。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效果,調(diào)查患者對護理滿意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有效率88.57%高于對照組有效率58.57%,兩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92.86%高于對照組對護理滿意度57.14%,兩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結論: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舒適護理的護理效果顯著,提高了患者對疾病護理的滿意度,值得應用及推廣
【關鍵詞】 手術室 舒適護理 常規(guī)護理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對臨床護理的要求也在上升,患者都希望進入一個舒適的醫(yī)院環(huán)境和享受較好的護理服務,所以提高醫(yī)院現(xiàn)代衛(wèi)生服務標準成為必然要求[1]。醫(yī)院的重要科室就是手術室,而手術護理工作是整個手術室工作的重要部分,對患者的術后效果及預防不良反應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旨在研究舒適護理在手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病例資料與護理方法
1.1 選取病例
從2014年12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手術患者中,選取14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組70例。對照組男40例,女30例,年齡24-67歲,平均年齡(49.03±6.54)歲,根據(jù)手術方式分為外科手術32例、骨科手術18例、婦產(chǎn)科手術20例,按照麻醉方式分為全麻患者21例、局麻患者49例。觀察組男43例,女27例,年齡22-65歲,平均年齡(47.51±6.26)歲,根據(jù)手術方式分為外科手術31例、骨科手術17例、婦產(chǎn)科手術22例,按照麻醉方式分為全麻患者20例、局麻患者50例。兩組患者一般情況對比差異均不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內(nèi)容主要是手術前核對患者基本情況,熟悉患者病史及病情,詳細認真的做好術前準備工作,然后巡回護士將患者送達手術室后,輔助患者調(diào)整合適的麻醉體位,手術時配合醫(yī)生工作,時刻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并記錄好各項數(shù)據(jù),手術結束后將患者護送至病房,密切關注患者的反應,如有情況應及時處理或者報告醫(yī)師。
觀察組采用舒適護理措施,內(nèi)容主要是:①術前詢問患者,并與患者家屬進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心理情緒及需要,積極疏導患者心理;②用平易近人的態(tài)度和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敘述手術的基本內(nèi)容,包括介紹手術醫(yī)生的情況,手術(前、中、后)注意事項,手術方法、手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一些癥狀,減輕患者對手術的陌生感;③提前做好手術準備工作,確保室溫在23-27℃之間,清理手術臺,護送患者到達手術室,向其簡單介紹手術室情況,穩(wěn)定患者情緒,也可以放一些輕松地音樂,轉移患者注意,給患者制造一個輕松舒適的氛圍;④在手術前核對患者基本信息,麻醉師到達后,幫助患者擺放合理麻醉的體位,遮擋患者隱私部位,當進行麻醉時,與患者交流,安慰患者,分散患者注意力;⑤手術完成后擦拭患者身上遺留的血跡,幫助患者穿好衣物和蓋好被子,然后護送患者到病房,與病房責任護士交接好工作,提醒病房責任護士密切關注患者術后反應,手術3d后,護士應當隨訪并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及身體狀況。
1.3 效果判定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效果,調(diào)查患者對護理滿意情況。效果顯著:病情控制較好,生命體征(血壓、體溫、心率等)維持在正常范圍;基本有效:病情控制尚可,生命體征控制在正常范圍;無效:病情不穩(wěn)定甚至加重,生命體征控制欠佳。護理有效率(%)=(效果顯著+有效)/總例數(shù)×100%。滿意度調(diào)查以10分為基準,滿意者8-10分,基本滿意4-7分,不滿意0-3分。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分析,應用%描述計量資料,用x2檢驗,以P<0.05表示該研究具有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有效率88.57%高于對照組護理有效率率58.57%,兩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變化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92.86%高于對照組對護理滿意度57.14%,兩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見表2。
3 討論
臨床護理工作是手術室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承擔著手術服務的重任,也分擔手術風險[2]。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不斷進步,人們對其期望值增高,希望可以提高醫(yī)院服務質(zhì)量,注重診療過程中患者的滿意度,保證患者身心都處在一個健康的環(huán)境中[3]。舒適護理是不斷的深入摸索患者對舒適的要求和醫(yī)院環(huán)境相結合,讓患者從身體、心理等處在放松舒適的氛圍中,輔助和促進手術效果,因此應用舒適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意義重大[4]。
醫(yī)院應對手術護理人員采取從專業(yè)、技術、心理等一體化的培訓,使其達到專科舒適護理標準,更好的滿足患者對護理的需求。本研究討論了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認為舒適護理已經(jīng)成為手術護理中重要部分,舒適護理與常規(guī)護理比較,舒適護理的護理效果及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較高,獲得了患者及家屬的好評,同時促進了醫(yī)患關系的和諧和手術治療效果,臨床實踐意義較大。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的效果顯著,降低了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值得應用和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丁琳.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運用及效果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5,34(30):146-148.
[2]張理霞.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6,54(18):154-156.
[3]劉嶸.探討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5):96-98.
[4] 謝鳳娣,張彩霞.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2,33(11):2446-2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