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政美
摘 要 目前,小學數學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但是,改革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有所獲,由被動學轉變?yōu)橹鲃訉W。本文主要闡述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運用愉快教學法,注意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的感性材料,放手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全方位參與教學活動,使他們由被動學轉為主動學,由厭學轉化為樂學。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愉快教學 激發(fā)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闡明了“愉快教育”的優(yōu)越性?,F代教學論公認,愉快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在數學課堂中實施愉快教學,能夠喚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習熱情,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愉快教學法,使兒童內心世界變得活潑、開朗,從而有效地改善他們的感知、記憶、想象、思維和實踐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1課堂教學要精心設計導入
在教學中,教師如果善于巧妙導入新課,自然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產生好學之樂。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和精心設計,應從學生喜聞樂見的實情、實物、實例入手,采用猜謎、講故事、做游戲等形式,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樂趣。
教學中若能運用生動活潑的、貼近學生生活的方法,通過趣味性、新穎性、好奇性、參與性、挑戰(zhàn)性的導入,尋求學生認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找準教學知識的切入點,就能把學生的數學學習情緒、注意力和思維活動調控到最佳狀態(tài),誘發(fā)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從而使學生愿意接近數學,為數學所感,為數學所動,使學生感到學習數學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以便盡快進入學習的角色。
精心設計導語,在教學中能起到組織教學、激發(fā)興趣、啟迪思維的作用,同時它也能促使學生以旺盛的精力、積極的態(tài)度主動探索,實現由“要我學數學”到“我要學數學”、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從根本上減輕學數學給學生帶來的壓力和負擔,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學會認知數學、學會應用數學、學會創(chuàng)造數學。
2營造愉快的學習情境感染學生
從小學生的生理學的角度考量,學習過程是不應伴隨任何心理負擔的。學生以學為樂的心理狀態(tài),除了自身的素質外,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環(huán)境的熏陶。課堂是學生智慧的發(fā)源地,是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質疑、比較、判斷、選擇及分析、綜合、概括的場所,只有形成熱烈和諧的氛圍,學生才能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學習。教師應通過自己和藹的態(tài)度,有感召力、鼓動性的語言,親切的眼光表現出對學生的期待、信任和鼓勵,從而使學生產生對教師的信任和熱愛,并會由喜歡教師進而熱愛數學學習。
善于把教師的思維過程顯現出來也有助于營造民主、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雙方感情渠道接通了,教學情景也就得到了優(yōu)化,課堂教學充滿了活力,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情感場,不斷迸發(fā)思想的火花,使學生思維自然得到發(fā)展。為此教師要對教材的知識背景、思想方法、語言表達方式等都要有深刻的研究,廣泛占有材料,對學生知識的缺失面和疑難點有一定的了解和猜測。
教學設計要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生的興趣為著眼點,創(chuàng)設各種數學情景,讓學生因趣生智,因奇生智,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使之產生學習的內驅力,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放活學生的嘴巴和大腦,鼓勵質疑問難,鼓勵獨到見解,鼓勵與眾不同,鼓勵標新立異,鼓勵超越自我。
3用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升華課堂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為主導,學為主體。教師要善于將教育意圖變成學生自身求知的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權力,讓學生完全成為學習的主人翁。
在課堂上要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fā)展,尊重學生的需要,尊重學生的感情,尊重學生的認識,從而做到教學相長。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心境好,情緒高,聽課的積極性就高,感覺就靈敏,反應能力就強,思維就活躍,情感就很豐富,理解知識就會深入,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愉快教育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讓我們共同努力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讓課堂充滿輕松和活力。
4借助新興媒體增加直觀吸引學生
科學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逐漸進入課堂可產生圖文并茂、動靜結合效果,豐富了教學中傳遞信息的途徑,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有利于刺激學生各種感官,喚起情感活動,并按個人需要進行進度調節(jié),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師要正確理解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媒體的關系,適時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數學知識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再配以教師抑揚頓挫的點撥、學生的積極參與,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在優(yōu)美的情景中體驗、領會、把握數學,使信息的傳遞與接受變成一種精神享受,使學生在得到愉悅和滿足的同時學習數學知識、開發(fā)數學智力、陶冶情操,數學不再枯燥、乏味了。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施行愉快教學法,是百利而無一弊的,使學生在學習中享受快樂,成快樂中接受知識,不斷提升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 孔企平.小學兒童如何學數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邵瑞珍.教育心理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