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林權
摘 要:在當前的科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常處于被動接受的局面,學習方法比較單一。所以,轉變學習方式,探尋有效的科學學習方法勢在必行。讓學生在科學課堂中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加深學生體驗;將科學結論用語言表達出來,再現科學活動過程;這些科學方法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提升學生的科學學習水平。
關鍵詞:學習方法;動手操作;小組合作;表達
縱觀當前的科學課堂教學,不少是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書本為中心,學生在學習方式上無不處于單一、被動的局面。根據新課標、新教材的理念,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因此,改進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方式勢在必行。解讀《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它要求我們以知識為主線,以學生的“科學活動”為主要內容展開教學。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猜想、操作、推理、交流、合作、探索等一系列的科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在課程實踐中,我們深入鉆研教材,努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探尋行之有效的科學學習方法,使課堂產生了巨大變化。
一、動手操作,親身體驗
學生學習科學的重要途徑和方法之一是動手操作。只有在自己動手操作中才能體會學習科學的過程與方法,只有親身體驗才能深入理解知識并獲得經驗。所以,教師要留給學生更多的活動空間和動手機會,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驗科學,在自主探索中學習科學。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fā)展。例如,“物體的沉與浮”這節(jié)課,教師準備好所有的實驗器材后,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親自感受哪些物體在水中“沉”,哪些物體在水中“浮”。學生只有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才能真正了解哪些物體會在水中沉,哪些物體會在水中浮起來。通過觀察物體的沉與浮才會思考“為什么不同的物體放在水中的結果為什么不一樣”,從而來探究物體在水中沉浮的根本原因。在這個過程中,有小組合作、自主探索,有動手實踐,有討論交流,學生不斷親歷、感受這些至關重要的學習方式,這樣獲得的知識遠比直接告訴他們答案更直觀、生動,更讓學生難忘。同時,也訓練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實踐證明,相對于獲得知識的結論來說,學習方式的改善顯得更為重要。讓我們努力通過每一節(jié)課的學習來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吧!
二、小組合作,共同進步
科學課堂中,教師要盡力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合作與交流的機會,要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既能解決疑難問題,又能讓學生自由發(fā)表見解,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合理地補充、調整自己的觀點,達到較完美的認知狀態(tài),掌握相應的科學知識。例如,在教學“食物在體內的旅行”時,教師就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設計這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有的小組將身體各器官的圖片剪下來,貼在自己身體的大概位置,來體驗各器官在身體的位置;有的小組將餅干置入方便袋中,倒入水,反復用手捏來模擬胃蠕動消化食物的情景。各小組的學習方式雖不一樣,但目的都是認識身體的內部器官,了解各器官的功能??梢?,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和經驗不同,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就不同。相信自己創(chuàng)造的方法更容易理解,同時也能從同小組或其他小組的學法中獲得啟發(fā)這一教學實踐。最后,教師將各小組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這一教學實踐充分體現了小組學習方法的多樣化,學生可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達到整體提高。
三、學會表達,再現過程
學習離不開交流,交流必須要學會表達。當學生與他人交流自己對某個科學問題的看法時,他同時又再現了一次科學探究的過程,同伴們也在學習如何清楚、精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將科學內容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在過去一段時期中,教師要求學生用整齊劃一的思維及語言說同樣的話,這種所謂的“科學推理”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是不利的。如今的科學教材中有很多地方提示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表達。翻開科學教科書,幾乎每一個新內容、每一個知識點都是以學生的質疑開始。因此,要引導學生思考,更要引導學生將思考的內容講出來。讓學生說說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你喜歡些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你想對他們說點什么?等不一而足。學生在暢所欲言中不僅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而且充分張揚了個性,顯露了自己的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在和大家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及時改進。
相信,在以上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科學,學生一定能興趣高漲,科學課也一定能綻放新的光彩!
參考文獻:
[1]郇永芬.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6(35).
[2]邢春光.淺談小學科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赤子(上中旬),2016(16).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