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祖萍
【摘要】近年來,由于應試教育,幼兒教育的很多不規(guī)范的教學現(xiàn)象的影響,那就是把幼兒當成了小學生在教育,讓幼兒提前學會了小學課程,這種教學形式與幼兒的發(fā)展相反,幼兒的身心健康造成的損害。本文在分析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的基礎上,對其解決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幼兒教育 小學化 現(xiàn)象分析
【中圖分類號】G61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0-0082-01
隨著當今社會對幼兒教育在人生成長中重要性的認識,早期幼兒教育問題也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幼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限制了幼兒的自由和天性,過早的將幼兒帶入了繁重的學習生涯,同時影響了幼兒性格的形成和發(fā)展。因此,如何正確的認識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來解決幼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值得我們去思考。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剖析
1.違背幼兒天性,損害身心健康
在幼兒期的孩子,身心不成熟,身心發(fā)展極為迅速,早期兒童教育只能是去適應兒童的身體和智力發(fā)育,以利于兒童的身體和心理的正常生長。幼兒教育小學化從根本上忽視了幼兒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剝奪了幼兒的童真童趣和游戲玩耍的權利,影響幼兒身體的正常發(fā)育、心理的正常發(fā)展。
2.降低幼兒學習興趣,扼殺自信心
求知是孩子的天性,但教育的主要形式抑制了知識的孩子的天性,孩子在學習的主要內容更加困難,使之逐步將有一個學習的恐懼心理。此外,教學組織形式課堂化和教學評價輕過程重結果,使得幼兒在學習中沒有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價值身心疲憊,極易使孩子對學習產生厭學情緒。由此可見,小學化現(xiàn)象使幼兒過早的體驗到學習的艱苦,扼殺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3.影響幼兒智力發(fā)展,阻礙創(chuàng)造力
兒童的智力發(fā)展是幼兒教育的重要時期,但教育孩子的智力發(fā)展的錯誤的方式會對正常發(fā)展造成損害。兒童智力在兒童早期的特點是視覺思維,在生活中,兒童通過感知來獲得形象,并通過記憶的思維形式來促進他們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在小學化教育中,學習內容比較枯燥、抽象,這樣長期發(fā)展下去,幼兒會逐漸的缺少思維的積極性,加上感知形象的貧乏,還會阻礙孩子的智力發(fā)展,尤其是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能力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二、解決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措施
1.加強宣傳,樹立科學的兒童觀和教育觀
科學的早期兒童教育是以兒童的科學概念為基礎的。通過各種宣傳,提高全社會,尤其是家長對兒童早期教育的科學認識,引導家長正確理解3~6歲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幼兒教育的宗旨、意義和目的,使家長珍視幼兒生活和游戲的獨特價值,讓幼兒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發(fā)展、前行,充分尊重和保護其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轉變對于幼兒教育掌握知識越多越好的錯誤觀念,使幼兒能夠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下成長,從而使幼兒教育小學化失去利益驅動。與此相宜的現(xiàn)代教育觀要求幼兒教育要與幼兒的年齡特點相適應,與每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相適應,要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教育,促進幼兒教育健康發(fā)展。
2.因勢利導,促進家長幼兒教育觀念的轉變
家長觀念的轉變是解決小學化傾向的關鍵。我園正在上大班的媛媛媽媽,為了讓女兒能盡早適應小學生活,從女兒一上大班,她就開始教女兒一些簡單的小學課程。她為女兒買了小黑板,教女兒學拼音、認數(shù)字,每天督促孩子完成一定量的計算題,她還為女兒專門準備了字帖,教女兒認字?!坝悬c小學生的樣子了?!泵刻炜粗畠憾俗狼罢J真寫字的樣子,媛媛媽媽很滿意,殊不知使幼兒過早的體驗到學習的艱苦,扼殺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因勢利導糾正父母的錯誤思想,使孩子們回到正確的道路。首先,將舉辦專家講座和輔導會,向家長宣傳幼兒教育的真正需要,以及在接受小學教育之前真正需要幼兒教育的真正需要。其次,要讓家長明白幼兒過早接受小學教育的危害,“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只是一些早教機構為了賺錢而喊的口號。
3.培訓提高,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
徹底解決幼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是保障。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把好入口關,從源頭上提高幼兒教師專業(yè)素質。其次,幼兒教師加強兒童早期教育專業(yè)培訓,加強對幼兒心理、思維、兒童認知能力和接受等,開發(fā)出一套適合兒童的教育方法和教學模式。最后,幼兒教師還要通過各種培訓、教學觀摩、研究活動來開闊眼界,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和自身素養(yǎng)。例如我們以“名師工程”、“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等活動,加強園本培訓,以教育教學實踐和研究活動為主要形式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以結對互助、老帶新、聽課評課、輪值教研等活動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鼓勵教師鉆研業(yè)務,自覺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促成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
4.幼小銜接,做好幼兒教育向小學教育過渡
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兩者是不同的,相互聯(lián)系的,如何做好銜接和過渡之間的工作已經成為當前幼兒園必須面對的問題。只關注幼兒的學前教育或是為幼兒添加大量的小學教育內容都會在很大程度上阻礙幼兒的知識和情感建構。做好幼小之間的銜接與過渡,要求老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時必須做好幼兒的入學準備:第一,必須培養(yǎng)幼兒的基本禮儀,從日常的衛(wèi)生習慣到尊老愛幼、尊敬老師、與同伴友好相處等,必須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第二,老師要通過引導來培養(yǎng)幼兒友好、獨立、自理、樂觀的性格,要增加對幼兒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第三,通過符合幼兒接受習慣和接受能力的游戲的設置,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第四,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幼小銜接,幼兒園還可以通過組織專家研討會和輔導,在父母與幼兒園和小學協(xié)調之間做好工作,以便更好地促進兩者之間的銜接。
5.政府督導,加強管理、監(jiān)督力度
幼兒園的健康發(fā)展離不開相關部門的有力監(jiān)管。具體來講,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為加強幼兒園年度考核評估考核機制,調整評價標準的幼兒園,小學幼兒教育傾向于實行嚴格或警告的警告,限期整改,整改不符合要求的,應取消辦園資格。依法實行幼兒園教師資格準入制度。加強對幼兒園教學用書、幼兒輔助讀物和玩教具的管理。加強對幼兒園教育實驗和科研活動的管理與指導。禁止在幼兒園從事違背教育規(guī)律的實驗和活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幼兒教育的現(xiàn)象限制了兒童的自由和自然,幼兒過早被帶到沉重的學習生涯,同時影響幼兒的性格形成和發(fā)展。因此,針對目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現(xiàn)象,應通過科學、合理和系統(tǒng)的方法對其進行研究分析,并得出一些切實有效的解決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措施,進而使幼兒教育得到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促使幼兒健康、自由和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黃紹文.幼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辨析[J].學前教育研究,2011,(9).
[2]李兵.關于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探討[J].當代教育論壇,2010,(8).
[3]王小英.幼兒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特點及其教育教學對策[J].東北師大學報,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