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尕照吉
內容摘要:民間體育游戲,是指流傳于廣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戲娛樂活動,俗語稱“玩?!?。它具有簡便、易行、經濟,不受時間、場地的限制等特點,對增強幼兒體質、開發(fā)幼兒智力、豐富幼兒生活具有良好的作用。
關鍵詞:民間體育游戲 幼兒發(fā)展 促進作用
民間體育游戲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之一,是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在千百年的繁衍生息歷程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有著悠久的歷史,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情。民間體育游戲以其趣味性、娛樂性、簡便性、競爭性和教育性于一體,深受一代又一代孩子們的喜愛。因此,開發(fā)和利用健康向上,具有濃郁民族意蘊的體育游戲,引導幼兒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yōu)秀,培育民族精神,發(fā)展幼兒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使幼兒園體育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一.開展民間體育游戲能促進幼兒體能發(fā)展
幼兒期是生長發(fā)育的最關鍵時期,運動對幼兒的生長發(fā)育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民間體育游戲種類繁多,鍛煉價值較高,其中許多游戲能促進幼兒走、跑、跳、鉆、爬、平衡等基本動作的發(fā)展,為幼兒的運動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民間體育游戲中跳房房、跳小繩、踢毽、跳皮筋等活動運動量相對較大,在大班幼兒中開展,能使幼兒的大肌肉動作得到一定的發(fā)展,不僅可以提高下肢力量,使跳躍能力和平衡能力得到增強,而且對幼兒的協(xié)調性、靈敏性等都能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老鷹捉小雞、丟手絹、打沙包等游戲適合各年齡段的幼兒進行,不僅讓幼兒掌握各種走、跑、投的基本動作,培養(yǎng)幼兒的奔跑能力和投擲能力,發(fā)展幼兒的速度、力量、靈敏、耐力和柔韌性。更重要的是通過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幼兒需求,富有童趣、活潑、自主的民間體育游戲內容和形式,能有效地激發(fā)幼兒的運動興趣,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從小建立起健身鍛煉的良好意識和習慣。
民間游戲的種類繁多,又富有興趣性,形式簡單,便于操作,深受廣大幼兒喜愛,科學地開展民間體育游戲,能夠增強幼兒體能,例如:“跳繩”就能訓練幼兒全身運動,有雙腳跳、單腳跳、跑跳、蹲跳等,跳繩不但能夠發(fā)展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能力,增大肺活量,促進幼兒生長發(fā)育,還能夠健腦等。
二.民間體育游戲對幼兒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影響
3歲至6歲的幼兒處于一生中發(fā)展的關鍵期,利用寓教于樂、內涵豐富的民間體育游戲不僅要提高幼兒身體的機能,改善幼兒身體健康狀況,更要密切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培養(yǎng)幼兒樹立樂觀自信堅強的品格,引導幼兒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形成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為幼兒未來的健康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1.民間體育游戲對幼兒的心理素質、行為規(guī)范的影響
在民間體育游戲中不僅是幼兒體能與智慧的比拼,也是幼兒之間心理較量的一個過程。一方面,民間體育游戲的趣味性和娛樂性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可以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無拘無束中體驗成功和喜悅心情,獲得運動的滿足感。因此,通過體育游戲活動,不僅能使幼兒正確認識和對待失敗與成功,培養(yǎng)勝不驕、敗不餒的良好心理品質,而且還鍛煉了幼兒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適應能力,提高幼兒吃苦耐勞、克服困難、不怕挫折、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
2.民間體育游戲對幼兒的心理品質、健康人格的影響
民間體育游戲不僅為幼兒提供了內容豐富、形式活潑的身體鍛煉資源,也為幼兒搭建了彼此間相互交流和溝通的平臺,為幼兒間創(chuàng)造了增進友誼、愉悅心情、融洽關系、化解矛盾、消除隔閡的最佳環(huán)境和氛圍,從而達到消除緊張、煩惱和抑郁等心理隱患,起到調節(jié)情緒、釋放壓力、改善心理狀態(tài)、預防心理疾病的積極作用在,在平等參與中,能以生動的素材和手段培養(yǎng)幼兒理解與尊重,謙讓與包容等美德,使幼兒得到豐富的情感體驗,在享受成功與成就的過程中,獲得自豪感和滿足感,從而培養(yǎng)幼兒正確認識自我,主動發(fā)現(xiàn)自我價值,挖掘自我潛能,展現(xiàn)自我才能的意識和能力,逐步形成熱愛生活、樂觀開朗、勇敢頑強、積極向上的健康人格。
三.民間游戲有利于幼兒合作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首先,民間體育游戲隨意性、趣味性、自主性、靈活性的特點與幼兒發(fā)展特點相適應,也為幼兒的社會交往創(chuàng)造了條件。民間體育游戲深得孩子們喜愛,他們對民間體育游戲的興趣遠遠超過其他游戲和活動,幼兒們共同參與完成游戲,無形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合作交往能力,形成自然的游戲伙伴關系,這為當下獨生子女提供了發(fā)展社會性的良好時機。民間游戲帶有競爭性,這使幼兒在游戲中同時面臨著成功與失敗。如玩《跳繩》等游戲時,當幼兒在游戲中獲勝,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滿足感,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當他們面臨失敗,會產生挫折感,但幼兒好勝心強,豐富有趣的民間游戲又深深吸引著幼兒,使他們能承受失敗和挫折給他們帶來的不安,分析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的弱點,繼續(xù)參加游戲。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學會自我控制,鍛煉了抗挫能力,增強了明辨是非、正確評價的能力,形成樂觀、開朗的性格。在游戲《老鷹捉小雞》中,有老鷹、母雞、小雞三個角色,就需要“母雞”和“小雞們”的配合,這樣才不會被老鷹吃掉。在游戲的過程中,雞媽媽就要時刻注意自己的雞寶寶,用眼神或者語言交流,然而雞媽媽和老鷹之間的交流就是肢體語言的交流,拼命的保護自己的寶寶和老鷹搏斗的場景,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無形的語言。
四.幼兒民間游戲有利于幼兒智力的發(fā)展
在中班的數(shù)學活動中,教育目標為認識“6”的相鄰數(shù),就可以利用“跳房子”游戲,在地上畫上房子并在房子里分別填上6的相鄰數(shù),引導幼兒邊跳邊念“6有兩個好鄰居,就是5和7,5是6的小鄰居,7是6的大鄰居,大家一起玩跳格,開心又有趣”,這樣一來,使得幼兒在愉悅的游戲中輕松地掌握了“6”的相鄰數(shù),教學目標也順利實現(xiàn)了。
在玩陀螺時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或在教師的引導下會發(fā)現(xiàn)問題:為什么用鞭子一抽陀螺就會在地上轉呢?為什么越抽陀螺轉得越快呢?與此同時,老師還可以在陀螺上貼上畫有七色光譜的旋渦形圓形紙片。引導幼兒在陀螺游戲中自己觀察,發(fā)現(xiàn)陀螺在越抽越轉,越轉越快的情況下七色光譜就會變成白色這一科學現(xiàn)象,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游戲中學會觀察與探究。
民間游戲本身就具有濃厚的趣味性,它符合了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又能讓幼兒在游戲中充分享受到自由。在自然、自發(fā)的民間游戲中,幼兒沒有任何干預,沒有心理壓力,情緒是放松的,他們自娛自樂,敢于大聲說笑,大方的表現(xiàn),大膽的想象;他們隨時隨地、自由結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得很開心。這說明幼兒民間游戲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情緒環(huán)境,使幼兒跨越了情緒障礙。因此,民間游戲的開展過程,可以說是幼兒逐步形成良好個性心理和積極情感的過程。
經過兩年的實踐,幼兒的體質增強了,幼兒之間的關系更融洽了,可見這些簡便易行、充滿童趣的民間體育游戲,是鍛煉幼兒體質的有效途徑,對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蔣彥玲.民間游戲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J].徐州幼教,2006(7).
2.邱學青.學前兒童游戲[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此論文是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傳統(tǒng)體育游戲對幼兒肢體運動能力發(fā)展的實驗研究》(WW[2015]GH012)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