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時代的不斷發(fā)展使得學生的素質教育成為了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在積極的探索中,廣大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者新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效率。情景教學法在諸多方面表現(xiàn)出直觀形象的優(yōu)勢,得到教師和學生的一致認可。本文主要探索情境教學法的實施要求,并從幾方面闡述了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具體應用,從而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小學數(shù)學;教學效率
情景教學法的概念主要強調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巧妙借助當前的教學環(huán)境,尋找與教學內容相契合的關鍵性情景,讓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概念和原理等抽象知識可以在具體的外化情境中獲得感知,不斷增進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性,提高學生的主動探知欲,從而有效促進教學的深入。在小學數(shù)學課程中應用情景教學法,可以讓抽象復雜的數(shù)學問題簡化為學生能夠迅速讀懂并理解的狀態(tài),從而讓小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掌握更為靈活和高效。
一、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的實施要求
(一)要保持教學課堂的秩序性,營造適宜的教學環(huán)境
小學數(shù)學的理論知識具有嚴謹?shù)倪壿嬓?,課堂秩序也應該保持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加強對紀律性的重視。教師要樹立一定的威嚴,對于教師提出的正確合理的要求,學生應該積極給予配合,積極聽、說、讀、寫、練。教師要強調學生的自律性,對于課堂上對于各種數(shù)學概念、定理等的掌握,應該不折不扣的記憶掌握。不能在上課過程中隨意的開小差,搞小動作,不要破壞他人的思考,所有的這些就需要教師告知學生,要明確課堂上的哪些事情可做,哪些事情不可做。只有對于教師的要求,能夠本著積極配合,主動思考,勇敢克服的進行,從而為開展情景教學法提供有力的前提條件。
(二)要堅持學生為主的基本理念,搭建友好的師生關系
隨著新課改的有序實施,現(xiàn)代課堂的教學中心已然轉變成以學生為主。所有的教學方法的開展都已經開圍繞教學目標,以學生為中心,有序的完成教學內容的傳遞。教師應該注重自身在課堂中的角色定位,積極幫助小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情景。引導學生掌握自己的學習進度,從而能夠更加客觀地指出自身的學習不足,方便教師在下一階段的教學中,更有針對性地運用教學方法,最大程度地滿足不同學生的教學需求。這樣的過程下,長此以往,學生自然也能夠感受自身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變得更愿意與教師保持互動,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有效保持較高的學習收獲。
(三)要始終落實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建設輕松的教學模式
興趣始終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開展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如何能夠讓學生保持對數(shù)學的興趣,從而積極參與到教師的各種方法開展中,積極配合取得不錯的成績,是教師應該特別關注的課題。教師應該積極尋找能夠讓小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為課程教學的切入點,讓大家保持足夠的好奇心和強烈的興趣進行探索和研究。教師要爭取在課堂教學模式中加入游戲化,信息化等元素,使得學生的感官獲得良好的刺激,從而愿意融入到這樣的教學中進行學習,確保了教學和學習兩個過程的持久高效。
二、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引入游戲化教學
小學數(shù)學因大量數(shù)字、邏輯關系、運算符號的存在使得很多小學生都產生了一定的畏懼感,枯燥乏味的知識讓課堂反應往往陷入低迷。教師可以適當?shù)匾胗螒蚧虒W,構建一定的輕松娛樂的教學情境,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增強互動和參與性。例如,小學數(shù)學中的“加減法”內容,教師可以在教室中開辦游戲情境融入到加減法運算中,如虛擬一個小型超市,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當收銀員或者顧客,虛擬一定的商品,并標好價格后,讓學生開始買賣活動,在簡單的加減法后得出商品買賣的收入。當然,不同的游戲,雖然內容形式有所不同,但是都能夠寓教于樂,讓學生在輕松的心態(tài)中完成對于基本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和應用。
(二)擴大信息化教學
現(xiàn)代社會,小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了最為常見的教學輔助手段。多媒體教學平臺往往具有信息量大、操作簡便、可長期存儲、實時共享等特點成為了教學的重要途徑。小學教師可以在數(shù)學教學中,通過多媒體完成對乏味空洞的數(shù)學概念進行適當?shù)膱D示化,并通過動態(tài)化的演繹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多媒體很好地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創(chuàng)設了豐富的教學情景。如在分別不同圖形的關系時,靠人工畫在黑板上的圖形難免不標準,也不容易讓學生結合理解,但是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學生可以更形象生動地看出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關系,圓形與橢圓的不同,不同角度的三角形的差別等等,如果在演示變化的過程中,教師還融入一些音樂元素,讓課件更加多元化,學生在這樣的動態(tài)演示情境中,一定能通過感官的刺激獲得足夠的學習體會,從而增強學習效率。
(三)融合生活化教學
數(shù)學理論知識只有結合運用到生活實際中,才能體現(xiàn)其學科魅力。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也不應該脫離生活實際展開理論學習。對于邏輯思維尚且不成熟的小學生而言,教師應該積極融合生活化的場景創(chuàng)設出適合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在陌生的數(shù)學概念面前能夠隨著熟悉的生活經歷的影響,從而迅速掌握數(shù)學概念。如在講解“路程、時間、速度”這些概念時,可以讓小學生結合自己離家上學或者放學回家的過程,體會不同的數(shù)學概念在走路中是怎么體現(xiàn)的,相應地也能夠對于此類的應用題更有切身感受,更容易解題。
三、結束語
情景教學法能夠將小學數(shù)學中抽象的概念轉化為適合學生接受的內容,從而得到了教師和學生認可和歡迎,在具體的實踐中也取得了較高的成果,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未來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仍然需要擴大情景教學法的應用,從而有效推動小學生素質教育的健康開展。
參考文獻:
[1]董紅京.如何運用情景教學法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效率[J].青年時代,2015(18):249-249.
[2]王芳.情境教學法對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課堂效率的作用及其策略[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3(4):50-50.
[3]周利芳.簡析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J].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6(5):145-145.
作者簡介:
張會珍(1975.09—),女,漢族,梅州市人,大專,小學數(shù)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