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捷宇
摘 要:閱讀在當今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日益凸顯,英語閱讀能力是發(fā)展其他各項語言能力的基礎前提。本文通過以現(xiàn)代教育思想和文化理論為指導,針對學生的主要問題提出排除英語閱讀中高中生跨文化詞語障礙的對策,即樹立文化意識,加強文化導入;英語閱讀指導中進行文化對比;增加閱讀量,拓展閱讀方式和渠道及借助文化辭典,消除高中生跨文化詞語障礙。
關鍵詞:英語教學;閱讀理解能力;跨文化詞語障礙;跨文化交際
一、閱讀及其相關概念
Downing&leong(1982)認為:“閱讀具有更為廣闊的范圍,閱讀乃是對于記號(sign)的解釋?!彼麄冞€認為,應該對上面所提到的“記號”作進一步的分析。這種記號有兩種:一種是自然現(xiàn)象,例如:看手相的人閱讀手上的線條;另一種則是任意的符號,如地圖上的標示,文字,盲文等。一般所說的閱讀應該是后一種較為狹隘的閱讀,正是這一種閱讀是教師,家長和心理學家所關心的。對于這一種類型的閱讀可以把它作如下的定義:閱讀乃是對于符號(symbol)的解釋。
一般來說,對英語閱讀能力要求大致呈現(xiàn)有以下特點:第一,閱讀涉及的識面要大,詞匯量要多,領域要廣。第二,閱讀速度適合信息升級的速度:第三,在閱讀中理解的準確性。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已成為現(xiàn)代人必備的能力。閱讀能力包括兩個主要因素:閱讀速度和理解率,因此評價一個讀者閱讀能力的標準應是其閱讀的流暢程度及其理解的準確性。
二、高中生英語閱讀中的跨文化詞語障礙的含義
事實上,語言習得與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由J.Schumann創(chuàng)立的文化移入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是現(xiàn)代外語學習的主要理論之一。該理論認為語言學習就是文化移入(acculturation)。Schumann在闡述其文化移入模式時指出:“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just one aspect of acculturation and the degree to which he acquires the second language.”(Schumann,1978)(外語習得是文化移入的一個方面,學習者對目標語的文化移入將決定他對該語言的掌握程度)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文化中學語言,將學習和文化學習結合起來是外語學習的有效途徑。
跨文化(Interculture)就是各文化之間在交際中發(fā)生的相互關系。在語言的交流中同樣存在跨文化的問題,即語言中承載的文化和語言學習者所擁有的文化之間的相互關系。人們普遍把霍爾(E.Hall)(1959)的《無聲的語言》(The Silent Language)視為跨文化交際學的開端。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及語言學都對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差異現(xiàn)象進行研究。避免跨文化交際失誤的最基本的方法是介紹異國文化習俗和兩國之間的文化差異。而了解交際雙方的價值標準也是成功進行跨文化交際的主要因素。
在英語閱讀中,跨文化詞語障礙指英語閱讀者由于文化背景與英語國家的不同而對英語語篇中某些文化內涵詞語產生理解困惑,并由此引起閱讀中的背離閱讀材料原意的解釋上的錯誤和偏差。
三、跨文化詞語障礙影響高中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表現(xiàn)與分析
由于對跨文化詞語理解的困惑,導致高中生選擇了詞語解釋比較直白的表述。以下是幾個典型例子:
He lives by the book.
A.The man likes the book very much.
B.The man makes a living by writing books.
C.The man believes in God.
此選擇題中高中生把“book”理解為它的一般詞義,而沒有考慮到在宗教中它作為“《圣經》”的意思。
I know you too well,so dont blow your own horn(牛、羊等的角)before me.
A.You may use my horn.
B.I know you can blow born very well,so please dont blow in front of me now.
C.I know you are only bluffing.
此選擇題中高中生沒有理解“blow horn”在此處已經成為對某人的“自夸”的比喻,而按照選擇了它的字面意思。
My children have bled me white.
A.My children have hurt me so badly that I have bled much.
B.My children have almost used my money up.
C.My children have shown no mercy on me.
選擇A的錯誤在于沒有意識到“bleed someone white”的寓意是“榨干錢財”的意思。
除此之外,另有學生對“blood in his eyes”沿用漢語思維習慣理解為“疲倦”的意思(認為疲倦的人眼里有血絲);“blue”代表的不是顏色而是情緒。
文化多義詞很多是由于社會的變遷和發(fā)展而不斷豐富起來的,也是不斷經歷突變的動態(tài)的進化的詞語類別。它其中包括許多的文化背景和典故淵源,因此,高中生對文化多義詞的理解障礙才表現(xiàn)得比較突出。
四、消除跨文化詞語障礙,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對策
(一)制定對策的指導思想
第一,文化與教育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第二,用尊重包容的態(tài)度對待異國文化。
對此,高中生應:第一,樹立主體教育思想;第二,遵循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
(二)制定對策的基本原則
第一,客觀性原則;第二,整體性原則;第三,最優(yōu)化原則。
綜上,從目前的高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來看,要消除高中生英語文化詞語障礙對他們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發(fā)展的影響,比較便捷和收效較快的方法如下:
第一,進行與語篇同步的文化對比拉多(Robert Lado)(1957)在《跨文化的語言學》(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一書中指出,每一文化中構成模式的定型行為都有他的形式(form),意義(meaning)和發(fā)布(distribution)。它們構成文化對比的三個層次,是三者并不孤立的存在。文化對比可通過形式、意義和分布三者的關系進行:①同一形式,不同意義;②同一意義,不同形式;③同一形式,同一意義,不同分布。(轉自戚雨村,1992)在詞語英漢意義對比中,“同一形式”“同一意義”“分布”也可能不同。這里所謂“分布”指的是“文化內涵”。文化對比應講適時性和切合學生的實際。
第二,增加閱讀的輸入量,拓展閱讀的方式和渠道。
第三,借助文化辭典,消除跨文化障礙。
五、結語
高中生在英語閱讀中越來越多地接觸到語言所載荷的文化信息。這一方面是因為目前的基礎教育改革使英語教學逐步回到了語言的真正本質,英語閱讀的材料趨于真實化和與現(xiàn)實密切相關;另一方面是因為跨文化交際正成為國際交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在英語中體現(xiàn)出對閱讀者文化能力的較高要求。高中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發(fā)展不僅對他們現(xiàn)在的英語學習有實際的意義,并且對他們的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終身的學習和研究都起著重大的作用。解決高中生在英語閱讀中的跨文化詞語障礙是提高高中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