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睿
論述能力在高中歷史學習中具有重要意義,是高中生應當具備的一種能力。本文從加強基礎知識積累、培養(yǎng)邏輯思維以及加強書面論述訓練等幾個方面出發(fā),探究了促成高中生論述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歷史;論述能力;知識積累;思維培養(yǎng);書面論述
論述能力就是指針對某個問題提出自身看法、論述自己觀點的一種能力。在高中歷史學習中,材料論述題是一類難度大、分值高的題目,若是不能提高自身的論述能力,那么在解答這類題目時必然難以得到高分。對此,作為一個高中生,就應該結合自身實際,加強論述能力的鍛煉培養(yǎng)。
1 加強基礎知識積累,奠定論述能力基礎
在歷史學習中,涉及到的各種知識比較龐雜,而且不同章節(jié)的知識點之間存在共性。正所謂“歷史都是相似的”,即便是不同的歷史朝代,在某些事件的起因、影響等方面都存在共性。比如歷朝歷代都會發(fā)生的對外戰(zhàn)爭,其起因一般是外族侵擾邊關、窺視中原。而影響一般都會涉及到耗費大量錢財、危害邊關安定、百姓流離失所等等。正是因為歷史知識之間存在的這種共性,使得論述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要從基礎知識積累做起。只有積累足夠的基礎知識,在回答相應的論述題目時才能旁征博引、言之有物,用充分的理論和事例證實自身的觀點。在基礎知識積累上,一方面要在課堂學習中對各個細小的知識點做好筆記,在課堂上就進行記憶。另一方面,在課后要加強鞏固,每隔一段時間就對相關歷史知識進行總結梳理,強化掌握。
2 培養(yǎng)自身邏輯思維,提高論述能力水平
在加強基礎知識積累的基礎上,學生還需要對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在進行歷史問題論述時,講求條理清晰,只有邏輯關系明確,才能讓他人準確把握自己所要表達的核心思維。首先,可以結合歷史資料進行線索歸納。即從教材或是試卷上隨便選擇一段材料,對其進行線索歸納和層次劃分。如此經(jīng)過大量練習,自然可以對書本教材上的歷史材料形成明確的邏輯認識。其次,可以結合實際的材料論述題進行論述提綱的寫作。在日常學習中,可以自主從試卷、課后題目以及課外輔導書上尋找一些材料論述題,然后寫出對應的論述提綱,理清論述結構。久而久之,自然可以在面對材料論述題時具有清晰的解答思路。最后,可以多進行一些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小游戲,比如頭腦風暴、歷史知識接龍等等,以此進一步強化思維能力,促進自身論述水平的提高。
3 進行書面論述寫作,鞏固自身論述能力
正所謂“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傻把式”,在基礎知識積累和邏輯思維培養(yǎng)的基礎上,還需要展開實際的論述寫作,將思路、提綱等演變?yōu)閷嶋H的論述答案。對此,可以在試卷或是輔導書上挑選一些材料論述題目,展開實際的論述寫作。比如針對2016年全國卷1歷史試題,第40題就是根據(jù)兩則材料論述清中晚期人口膨脹原因和影響,以及近代學者緩解人口壓力的主張。對于第一個問題,可以先對材料一進行層次劃分,然后從減輕賦稅、優(yōu)化農(nóng)作物種植、沒有戰(zhàn)爭等方面論述人口膨脹的原因,再從土地漲價、游手好閑者增多、水土流失加劇、農(nóng)業(yè)人均收益減少、人口流動加劇等方面闡述人口膨脹的影響。在論述過程中,還可以引入文景之治、開元盛世等歷史繁榮時期的人口變動情況進行輔助說明,如此就可以進一步加強說服力。此外,在進行論述寫作過程中,還需要注意用詞精簡、準確,突出重點詳細說明,不重要的內(nèi)容一筆帶過,確保論述始終圍繞中心思想進行,避免出現(xiàn)偏題。
4 結語
論述能力的培養(yǎng)是高中生學習歷史時所應當關注的問題,在日常學習中要加強對歷史基礎知識的積累掌握,同時要對自身的邏輯思維加強鍛煉,最后還需要結合實際的題目進一步鞏固自身的論述能力,確保能夠滿足歷史學習的需求,提高自身的歷史水平。
作者單位:
內(nèi)蒙古通遼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