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彩玉
【摘要】在學生整體學習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中,很多的教學工作者認識到了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的問題,不僅與學生正常的學習內容息息相關,同時也會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響。作為高中班級的實際領導者,班主任有義務對學生的心理內容進行良性的疏導,幫助他們規(guī)避學習與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心理困惑。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對于一名學生而言,高中階段可以說是極為重要的時期,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中,都存著較大的壓力。所以,如何在緊張的學習之余,對學生展開有效的心理疏導,也就成了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在實際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該結合學生的具體心理情況,給予相關的輔導和建議,爭取幫助學生解開一些不正確的心結,幫助其養(yǎng)成健康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
一、幫助學生掌握與心理學相關的知識
由于高中課業(yè)負擔的加劇,導致很多學生在生活中始終“繃緊一根弦”,這種精神狀態(tài)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學生的學習意識,但是在無形之中也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負面的影響,讓學生養(yǎng)成了患得患失的心理情緒,對身邊的一些小事,都會變得異常敏感。久而久之,這種狀態(tài)就會擾亂學生的正常生活,使其在生活中產生一些不健康的想法。所以,針對這種情況,班主任在平常的班級管理中,不妨結合學生的實際心理問題,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心理學知識,進而規(guī)避這些心理問題。
實際案例:小博是一名高中生,在高一下學期的時候,他有天在半夜兩點多發(fā)時了一個信息,說班里有同學取笑他。并且在與其交談中,他反映說自己的同桌經常在人群中說他的壞話,使班級內很多學生都不愿意和他接觸,同時他還懷疑有人想要害他,在他的杯子里面下藥。但是在實際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根本不存在他所說的這些事情,他的同桌也從未說過他的壞話,反倒是他整天疑神疑鬼的樣子,讓大家認為他這個人性格比較“高冷”,難以接觸。
解決方法:針對這樣的情況,班主任在平常的心理輔導中,應該根據小博的這種心理問題,進行積極的疏導。首先幫助他了解一些和“被害妄想癥”相關的心理知識,使其認識到自己心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然后,幫助其和班級內的學生展開積極的交流,就其心中的某些“想法”,大家進行開誠布公的交談,化解彼此間的誤解。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也不要進行一味的理論說教,可以利用一些相關的案例來對學生進行引導,爭取在和諧的氛圍里,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心理知識,讓其對自己的心理問題進行“自愈”,這樣既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同時還能夠加深學生間的交流,增進彼此間的感情。
二、聯(lián)合家長對學生心理內容展開輔導
高中生的心理波動,一方面來自于學校的學習過程,另一方面則來自于家庭內的生活問題。高中生的情感比較豐富,對于身邊發(fā)生的事情,容易產生較大的情感起伏,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高中生必須要具備堅實的情感依靠。并且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達,高中生所接受的文化內容也越來越多樣化,一旦疏于管教,那么學生很可能會走向不正確的道路。針對這樣的問題,僅靠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約束是遠遠不夠的,在心理疏導的過程中,必須要做到家?;?,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有個全面的了解,這樣才可能發(fā)現(xiàn)其產生心理問題的根源,進行有效的心理輔導。
實際案例:小怡是名高二女生,在她八歲時,父親因病離世,由媽媽獨自撫養(yǎng)其長大。在高一下學期末時,小怡的心理出現(xiàn)了一些異常情況,變得越來越難以相處。在高二上學期,她突然對老師說自己不想上學,想以后參加自學考試。經過細致的交談后發(fā)現(xiàn),她曾在網上瀏覽了一些不良信息,認為像自己這種單親女孩,最后總會變成壞女孩,學習也沒有什么用,索性回家自生自滅。
解決方法:針對小怡這樣的心理問題,僅靠班主任在學校中進行心理輔導是遠遠不夠的,不妨和小怡的母親結合到一起,集中對小怡的心理問題進行解決。像小怡這種情況,由于在成長中缺失父親的關懷,那么母親更要協(xié)同班主任,對其心理發(fā)展給予全面的關懷和指導,幫助其度過高中這段心理波動期。而班主任則不妨和家長建立一個學生心理情況溝通群,這樣既可以幫助家長及時了解學生在學校的情況,同時還可以讓老師了解學生在家中的生活表現(xiàn),因地制宜地對學生展開心理健康教育。同時,在家校間的互動中,班主任還可以組織一些大家共同參與的文娛活動,釋放壓力,幫助學生規(guī)避那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
三、在班級內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對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學生的心理問題多種多樣,僅僅依靠班主任一個人來進行解決,困難可想而知,所以在平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以整合相關的教學資源,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提升心理輔導工作的實效性??梢砸蟀嗉墶€人間形成聯(lián)動機制,在發(fā)揮教學主導作用的同時,對學校的心理建設和教育規(guī)劃內容做出強化。
實際案例:小蘋是位家住農村的女學生,此前曾因為精神疾病而休學一年,到高一復學時,由于性格比較內向,平時和同學也沒有過多的交流。根據班干部的反應,在最近一段時間里,小蘋經常自言自語,有時還會突然把同學的課本撕成碎紙;在寢室中還經常亂翻同學床上的東西,更為嚴重的是,有次直接將同班同學的照片貼到自己的學生證上,說那才是她的照片。
解決方法:針對小蘋的這種情況,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該教育學生給予其更多的關懷,不要對其產生歧視。由于這位女孩之前患有精神疾病,那么在平常的接觸中,班主任應該讓其他學生避免對其造成刺激。班主任一方面要經常性的與其進行心理溝通,了解她的生活狀況;另一方面,不妨組織班內學生建立一個具有針對性的“陪護小組”,近距離地對其生活進行幫助,形成一個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鼓勵學生多和這名學生進行交流,把她當作自己的伙伴,在學習中、生活中給予她適當?shù)墓膭詈蛶椭?,讓其早日擺脫病魔的困擾,走出往日的心理陰影。
四、結語
總的來說,在高中教學管理中,班主任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深入的思考與管理。一方面要對自身的管理能力進行培訓,增強自己的輔導能力;另一方面,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分門別類地對其作出輔導,幫助其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以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冉曉芳. 高中班主任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 新課程(下),2016(10).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