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
摘要:音樂欣賞課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在新課標之下,作為音樂教師務必要重視這門學科。教學的前提是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師生要一起努力,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為高效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教學方法上教師要不斷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才能更好的將學生吸引到課堂中來,進而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方法;有效教學
引言
《初中音樂課程標準》認為: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與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音樂教學中,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大都是為了完成我們老師的教學任務,是教師和學生在共同活動中采取的手段,是一種為了達到音樂教育目的而調(diào)整教師和學生互相聯(lián)系的活動方法。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們不但要有音樂藝術的素養(yǎng),更要有教育藝術素養(yǎng)。在日常的音樂教學工作中,要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教學核心,通過更新教育觀念,改善與豐富教學手段,提高音樂教學的質(zhì)量,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為了更好地完成音樂教學任務,很有必要對音樂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的探討與研究。
一、拓展教學內(nèi)容,培養(yǎng)音樂素養(yǎng)
學生通過音樂的熏陶能提高他們的欣賞美,教師認真研讀音樂教材是關鍵。因為教材是知識點的提煉和濃縮,因此,拓展延伸教材知識,從本質(zhì)上去把握音樂,深化音樂的內(nèi)涵是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關鍵。例如,在教學《讓世界充滿愛》時,在播放音樂的同時,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畫面,講述生活中的一些愛心故事,再加上極富感染力的畫面,讓學生去感受愛心的力量,讓學生體驗到愉悅的情感,激發(fā)他們內(nèi)在的心理需求,陶冶學生情操的同時,還能提高他們的文化和智力素質(zhì),培養(yǎng)審美品格,提升音樂素養(yǎng)。
二、強化技能訓練,領悟音樂之美
音樂是一門實踐性強的學科,加強對學生的技能訓練更利于促使學生吸收知識,加深對相關音樂知識的理解。比如,在指導學生訓練一些較為單調(diào)的發(fā)聲訓練時,為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適當將一些優(yōu)美的旋律導入到練習中,讓學生都能在練習中感悟音樂的美,欣賞音樂的美,實現(xiàn)溫故知新的教學目的。教師在訓練過程中也要注意以身示范,多向?qū)W生展示歌唱時的姿勢之美、技巧之美、發(fā)音時的形象之美等。接著,再讓學生模仿練習,在練習中去感受音樂之魅力,進而獲得美之享受。比如,在學習《歡樂頌》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范唱,然后讓他們一起唱旋律,并讓同學之間相互指出唱錯的地方,再讓學生多次進行重唱練習,筆者在認真聆聽學生的演唱后,及時指出學生在感情上表現(xiàn)不足之處,指導學生再唱時如何融入感情。有效發(fā)展學生的音樂技能,提高音樂素養(yǎng),以實現(xiàn)初中生群體各方面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
三、鼓勵學生學會勇敢的表達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表達機會,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勇敢表達出來,幫助他們樹立一種堅定的信心。教師也要挖掘?qū)W生的閃光點,給予其更多的表揚與肯定。例如,在教學《奧運之聲》這一章節(jié)內(nèi)容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一種“師生配合、共同完成”的教學方式開始教學工作;在歌曲的演唱過程中,教師可與學生一同演唱或者分角色演唱。再如,播放經(jīng)典音樂電影《雨中曲》,讓學生觀看后發(fā)表對電影中音樂特色的見解,可以暢所欲言,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此外,教師也可為學生進行伴奏,師生共同努力,共同參與,既能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而且還能建立一種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課堂氛圍也會變得更加活躍。這種教學模式既能幫助學生更快更深刻地掌握相應的音樂知識,而且還使得音樂課堂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升。
四、以音樂為先導傳授人文精神
音樂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例如,在教學《高山流水》一曲時,教師可以和學生講述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由于這個故事被編入到了小學課本,因此,大家對此的反映也更強烈,而且還有少數(shù)學生能在課堂上直接陳述出來。在講解《梁?!窌r,教師可以運用音樂和學生談及《梁山伯與祝英臺》凄美的愛情故事,而且還講到新中國的外交。同學們聽后都頓時覺得自己的知識有了較大的增長,學生們對我教學的強烈反應是對我的最大肯定。在音樂教學中的一系列人文情感的解讀,不僅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欣賞到了動人的樂聲,而且還能使學生更懂得了音樂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能夠進一步陶冶學生的人文情操。
五、做好教學評價,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評價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音樂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教學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做好對學生的評價,正確指導學生,同時,也要做好自身的教學評價,根據(jù)學生的反映情況及時調(diào)整教學方案,不斷反省,為學生制定更適合他們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發(fā)展。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教學中,多以鼓勵為主,及時表揚學生,加強師生間的交流,發(fā)掘?qū)W生的優(yōu)點與特長,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為學生提供方向性的指導。初中生都處在渴望被關注的階段,音樂教師對學生的肯定不僅能給學生帶來更加積極的學習動力,更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學的更加起勁。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同時,促進素質(zhì)教育目標的早日實現(xiàn)。
音樂是情感的傾訴,是有聲的文字,是靈魂的清潔劑。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可以抒發(fā)感情,體會人類精神文明生活。隨著音樂教育不斷發(fā)展,新課標的具體要求也在逐漸完善。要求教師在發(fā)揮主導作用的同時,調(diào)動起每位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尊重每位學生的身心差異,科學的制定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積極引導學
生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深層次的挖掘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增強學習音樂的效率,以達到學生“愿學”“樂學”“愛學”的目的。而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具體內(nèi)容是否得到有效的貫徹實施,也依賴于在音樂課堂上的教學是否有效。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多思考、多學習,不斷發(fā)掘新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手段,讓學生都能在“學中樂、樂中學”,為今后的發(fā)展打好基調(diào)。
參考文獻:
[1]李志軍.淺論初中音樂教學如何打造高效課堂.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14).
[2]楊雯劼.因勢弄潮 構建活力課堂——初中音樂課堂中創(chuàng)設教學高潮的實踐研究[J].成功(教育).2010.
[3]李晶.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問題的探討[D].上海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