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的責任決定了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導向和組織作用。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師主導;引領;指導
新課改強調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突出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備課,考慮學生;講課教學,盯緊學生;回答問題,指定學生……殊不知,這樣單純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并不合適。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教師的主導作用依然也很重要。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要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幫助,指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對教學質量與效果全面負責。許多學生知識基礎差、底子薄,自律性和各方面能力都比較欠缺,所以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的主導性作用尤為重要。備課時教學內容設計得越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問題設計得越具體,課堂上對學生引導越得法,學生表現(xiàn)就越好,課堂教學效果就越理想。否則,課堂會死氣沉沉,學生不愿意積極參與,缺少熱情,覺得自己是旁觀者;或者缺少恰當的引導,學生散作一團。這導致教學目標無法實現(xiàn),更談不上語文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了。
筆者聽過《孔雀東南飛》的一堂公開課,教師在詳細疏通文句的基礎上,分析課文的思想內容。教師的問題是:請在閱讀全文的基礎上,各小組選擇其中的一段進行賞析。然后學生閱讀全文,開始選段,小組討論。有的小組進行討論;有的小組各看各的,根本不討論;有的小組只討論,不做筆錄;有兩個小組的學生在討論的同時做了筆錄。小組代表發(fā)言的時候,回答簡單而且缺乏嚴密的語言組織。學生回答完畢,教師也不做評論。最后,教師選擇其中一段做簡單的賞析示范,這堂課草草收場。這種情況顯然是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沒有詳細考慮,在課堂教學中又缺乏具體的引導。這就是對教師的主導作用沒有充分重視的后果。
所以,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在強調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是受教育者,他們的知識經驗、智力發(fā)展還不夠成熟,需要教育者的引導和幫助。只有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得具體,并且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真正表現(xiàn)出來,也才有真正意義上的主體性價值。只有處理好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關系,才能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新課程理念倡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在教師的正確指引下自主學習,而不是對教師作用的忽略?;蛘哒f,是對教師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主動性、積極性的發(fā)揮都有賴于教師的引導,依賴于教師的教學藝術、教學方式。學生只有借助教師的教導與幫助,才能以簡潔有效的方式掌握文化知識,迅速提高自己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提高自己的身心發(fā)展水平,語文教學的目標才會真正落到實處。
高中語文教師如果真正理解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就會正確而有效地引領學生完成對問題的思考,讓學生在學習中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提升自己的語文綜合素質,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語文課堂不僅是學知識的空間,更是學會如何獲取知識的殿堂。
另一次聽課經歷讓筆者深深認識到這一點。那位教師講課的內容是《項鏈》的人物分析。在簡單導入之后,教師用幻燈片展示了幾個問題:①馬蒂爾德身上的閃光之處能不能從小說中看出來?②這樣一個靈魂深處具備優(yōu)秀品質的女子,為什么最終以悲劇收場?③小說中有這樣一段話“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變幻無常啊,極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敗壞你,也可以成全你”,那么,請思考并討論造成馬蒂爾德悲劇命運的原因是什么?然后要求學生先獨立思考,在此基礎上小組內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這位教師不時地在學生中間來回走動,必要時給予提示。接下來的學生展示環(huán)節(jié),學生回答問題深刻、全面,而且語言表達連貫。筆者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所有站起來回答問題的小組代表都有詳細的討論筆錄。學生回答之后,教師都給予了中肯、鼓勵性的評價。這堂課就在輕松熱烈的氛圍中結束了。通過這堂課,學生的思維能力、交流能力、協(xié)作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和提高。學生通過這堂課,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分析人物的思路和方法。
新課程理念對學生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重新審視,具有重要意義。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性地位的闡釋與定位,實際上對教師的教學思維、教學藝術、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過程正由單向控制向雙向或多向交流轉變,教學不再單單傳授知識,而是幫助學生去發(fā)現(xiàn)知識和發(fā)展能力。高中語文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作者簡介:閆文才(1962— ),本科學歷,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