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娟
摘要:中職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每個中職學生來講都是至關重要的。通常學生語文能力的強弱跟其接受專業(yè)課的能力息息相關,所以說提高中職學生語文能力是決定其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
關鍵詞:中職院校;實用語文;能力培養(yǎng)
前言:學生語文素質的高低,不僅影響著其他學科的學習,而且會對他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產生重要的影響。中職語文的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企業(yè)實際的需要,中職語文教學的目標要最終落實在學生實用能力的培養(yǎng)上。結合近些年來筆者的教學實踐,認為學生實用能力的培養(yǎng)要落實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職語文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
中職教師的教育觀念必須轉變,要從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中走出來,針對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專業(yè)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改變那種不研究授課班級的專業(yè)以及該專業(yè)對語文能力培養(yǎng)的特殊要求,一本教材,一份教案,一個教法馳騁于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之間的教法。
二、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因材施教
中職的學生不用參加高考,與普通高中的學生比起來毫無升學壓力可言,因此學習過程中少了很多緊迫感。青少年自身意志力比較薄弱、追逐新鮮刺激、容易分散精力,兩方面加起來導致中職語文教學的效果很不理想。作為教師要改變觀念、嘗試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同時能夠聯系實際生活和未來就業(yè)。比如對于“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可以組織學生模擬招聘會,應聘者怎么推銷自己?招聘者如何接待應聘者?可以設置企業(yè)洽談情景,如何接待客戶?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基本商務禮儀……在實際操作中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改變以往照本宣科理論脫離實際的教學模式。但在改變教學手段的同時,還應當重視幫助學生完善基礎知識儲備和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督促學生使用字典、詞典等工具書自行完成生僻字的查閱和詞匯量的積累。
三、開展與專業(yè)結合的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
(1)結合專業(y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語文教師應對不同的專業(yè)選擇不同的閱讀內容進行教學。如文秘專業(yè)只閱讀教材內容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應當精選一些文質兼美、體裁各異的閱讀內容加以補充,提高這一專業(yè)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拓寬思維空間。而對其他專業(yè),則選擇與專業(yè)相關或相近的閱讀材料。由于閱讀內容與各專業(yè)相關或貼近,學生容易理解,亦有興趣,閱讀不再是一件難事。閱讀教學費時少,收效快,學生語言感知能力提高了,閱讀速度也就加快了,逐漸地能概括中心,理解思路,復述要點,提取信息,品讀語言,獲得新鮮的感受,提高閱讀能力。
(2)結合專用進行寫作教學。中職學生怕寫文章,怕在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無情可抒。這就更顯出中職語文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貼近專業(yè)進行的必要。所以,中職語文寫作教學要立足于學生生活,少寫或不寫那些讓學生無話可說的命題作文。寫作教學與不同的專業(yè)結合起來,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實踐多了,學生就能從實際出發(fā),靈活流暢地抒寫內心的情感,寫作能力提高很快。
(3)結合專業(yè)進行語文實踐活動,訓練聽、說能力。培養(yǎng)語文能力,開展體現專業(yè)特色的語文實踐活動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中職語文教學實踐活動,要與學生的專業(yè)、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激發(fā)學生求知、求異、求新的興趣,在實踐活動中滲透專業(yè)技能的鍛煉,還能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水平。
四、運用靈活有效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增強語文能力培養(yǎng)的實效性
中職院校應以語文課堂為主陣地,不斷提高學生語文能力,高職語文教學應以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為本位,不斷提高學生適應現代社會交際需要的聽說讀寫能力。實施“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啟發(fā)式教學原則,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采用教學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機地統(tǒng)一在一起,相互融合,互為作用,形成能力培養(yǎng)的一體化教學模式。
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加學生實踐的比重,給學生創(chuàng)造盡可能多的練習機會,讓他們多讀、多說、多寫,充分調動他們學習語文、提高語文能力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五、利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是教育的一大變革,它使原本一成不變的課堂變得有聲有色,生動活潑。學生不但能得到教師語言的熏染,還能在音畫同步的教學環(huán)境中得到更多的審美愉悅。動感的畫面讓學生眼前一亮,原本枯燥的文字變成了一個個生動的小精靈舞動在課堂上,學生的興趣得到了提高,注意力變得專注。在講解徐遲的《黃山記》時,文章很長,內容也較難,大多數學生都沒有去過黃山,無論教師如何聲情并茂地講述,也不能將黃山的美景神韻全部呈現。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在網上下載紀錄片《潑墨黃山》,片中將黃山絕美之景收錄其中。又有專業(yè)播音員的解說,是音畫的完美結合。優(yōu)美氣勢的文字加上似如仙境的畫面會大大增強學生的審美愉悅感。學生欣賞了這樣的紀錄片,頭腦中有了黃山的輪廓,再去分析文章,賞析作者書寫黃山美景的文字,就會感覺親切,會很快進入意境,進而理解作者要表達對自然界和人類的贊美。運用多媒體教學也并不是意味著完全拋棄教師的“講”,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朗讀、串講、引導不應該弱化,變單一為多元,是將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tǒng)有效教學方法有機統(tǒng)融合,不能厚此薄彼。
結語:中職教學和普通學校的教學不同,中職學校的專業(yè)性更強,求職時目的性也更強一些。中職語文教學應該以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為目標,注重職業(yè)特點,因地制宜地組織語文教學,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來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與素養(yǎng)。我們應該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觀,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適應社會的能力,為社會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鄒旋.中職語文拓展模塊課堂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2]徐艷.基于職業(yè)核心能力的高職語文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1(12)
[3]林華帶.議中職語文教學改革中的“適應”與“實用”[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03:151.
[4]李玉椿.中職語文實用能力教學方法探究[J].新課程(下),2012,11:4-5.
(衡陽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