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全球化的文化交流加深,很多優(yōu)秀的外國影視作品被引入到了中國,由此,字幕翻譯的地位就愈發(fā)凸顯。字幕翻譯 既受翻譯理論的影響,也受字幕本身特點的約束。它是一種目的明確的翻譯行為。目的論理論關注翻譯行為的目的性,這與電影字幕是一種目的性強的文本不謀而合。本文試圖以目的論這一翻譯理論來分析國外影片的英漢字幕翻譯,以期能給以后電影字幕翻譯工作者提供借鑒,為我國電影字幕翻譯添磚加瓦。
關鍵詞:目的論 字幕翻譯
前言:
目的論是20世紀70年代末與80年代初漢斯.威米爾(Hans Vermeer)提出的一種翻譯觀,他認為 “翻譯是一種人類行為”而“任何行為都具有目的”,“翻譯是一種目的性行為”,由于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價值觀,因此翻譯不是單純的一對一的語言轉化活動,而是應該根據具體的要求,結合翻譯目的和讀者的特殊情況進行有選擇的翻譯。同時,諾德提出了“功能加忠誠”的原則。目的論者認為翻譯是有明確的目的和意圖,在譯者的作用下,以原者文本為基礎的跨文化的人類交際活動。目的論主要有三大法則:目的法則,語內連貫和語際連貫。語內連貫是指譯文必須符合邏輯,符合目的語的表達習慣,能讓接受者理解,并且在目的語文化以及使用譯文的交際環(huán)境中有意義。語際連貫又叫“忠實原則”,是指譯文不違背原文,譯文和原文存在某種聯系,并不要求譯文和原文在內容上一字不差。在所有的翻譯中目的法則是第一法則,即“目的決定手段”,翻譯目的論強調譯文應該在分析原文,原文作者,目標作者的基礎上,以譯文預期功能為目的,選擇最佳處理方法。這三條準則的關系是:忠實原則服從于語內連貫,這兩者都必須服從于目的原則。目的論認為,任何活動都是由目的主導的,翻譯的目的決定該采取何種翻譯策略。
字幕翻譯作為一個新興的領域,應運而生。在字幕翻譯的時候,目的原則是最高原則,其他兩個原則應該服從于目的原則。而字幕翻譯則是一種以實現目標語觀眾預期目的為標準的交際行為,一個好的字幕翻譯應該在時間和空間的制約下,盡可能準確地將影視劇中的源語信息傳達給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目標語觀眾,導演的意圖和目的語觀眾的期待決定了字幕翻譯的目的。因而,從翻譯目的及字幕翻譯的功能來看,目的論的適用于電影字幕翻譯。
一、字幕翻譯特點
字幕用來指翻譯翻譯電影,電視等大眾音像交際類型時使用的兩種方式轉換的術語,字幕可以是語際間的,也可以是語內的。語內字幕翻譯是指將話語轉換成同語言文本,語際字幕指的是在保留影視原聲的情況下,將原語譯為目的語疊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張美芳,2005:83)因此,通常所說的字幕翻譯指的是語際字幕翻譯。字幕翻譯的出現,不僅可以讓觀眾從聽覺上,而且可以從視覺上,全方位的把握電影的內容,享受到電影的魅力。
字幕翻譯與其他文本翻譯具有很大的區(qū)別,它屬于文學翻譯,根據我國較早研究影視翻譯的著名翻譯家錢紹昌所說,“影視翻譯既含一般文學語言的要素,但也含有其自身的特點:聆聽性,綜合性,瞬間性,通俗性和無注性?!保ㄥX紹昌,2002)由于電影字幕的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要求字幕的翻譯要言簡意賅,表意準確,一方面能夠滿足觀眾在視覺和聽覺上的協調,一方面保證觀眾對電影的理解和對文化的領略??紤]到觀眾的接受能力和市場反映,因此字幕的翻譯必須通俗化和大眾化。
二、目的論應用于字幕翻譯的實例說明
為了保證觀眾對電影的理解和對文化的領略,字幕翻譯必須通俗化和大眾化。其中常用的翻譯技巧是增刪法。如以下選自美劇《絕望主婦》兩個例子:
1. Well, then first thing tomorrow, Im checking out airfare to Aspen.
那我明天早上第一件事,先查查去阿斯彭的機票(美國滑雪勝地)。
2. I am not one of those helicopter parents.
我又不是那種直升機父母(隨叫隨到)。
例子1中,Gaby談論以前和丈夫去Aspen去滑雪,Aspen對于大部分中國觀眾來說
一個新地名。譯者在句末加上“美國滑雪勝地”,讓觀眾清楚知曉發(fā)生什么,否則會對這段對話感到困惑,從而阻礙對影片的理解。同理,例子2中Lynette的女兒把她的小妹妹帶到學校照顧,學校主管找Lynette談話并批評,Lynette反唇相譏說自己并不像其他父母一樣整天圍繞著孩子轉,所以譯者加上“隨叫隨到”讓中國觀眾能更好理解其對話含義。
3. But you can't let the scared come from inside your own head.
你不要自己嚇自己。
例子3中Gaby的女兒因為看了恐怖片,嚇得晚上不敢睡覺,帶上頭盔來保護自己,于是Gaby就安慰她女兒,就說了上面這句話。譯者準確的把握了原文意思,言簡意賅地簡化了原句。
此外,還有一種最常用的翻譯技巧----釋義法,即譯者為了清楚表達原文意思,將原語言結構做出調整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例如:
4. Fresh fish today! We are reeling them in!
今天又有新人,我們又有的玩了。
例子4選自《肖申克的救贖》,當Andy和其他新犯人剛進入監(jiān)獄時,舊犯人們起哄打賭,看他們其中誰第一個先哭起來,這句話有著強烈的語境含義,所以譯者采用釋義法,帶入語境,將其翻譯為“今天又有新人,我們又有的玩了”。
三、結論
目的論認為字幕翻譯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主要目的(功能)是在空間和時間的制約下,向處在特定文化背景中的目的語觀眾最有效的傳達相關的信息,使其更好的欣賞影視作品。
參考文獻:
[1]錢紹昌.《影視翻譯-翻譯園地中愈來愈重要的領域》[J]. 中國翻譯,2000(l):61-65.
[2]張美芳.《翻譯研究的功能途徑》[J],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5
[3]張清宏.《翻譯目的論與影視字幕翻譯》 西安歐亞學院學報[J], 2009(1):74—78.
作者簡介:
胡文莉,1987年7月,女,漢族,河南省鄭州市人,職稱:助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