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存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新課標的理念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的語文課堂教學成了我們喜歡的教學方式。它既體現(xiàn)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又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語文課堂上師生的有效互動,情感上師生間能調(diào)動彼此的情感體驗,理性上也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進行有深度的思考。師生有效互動,成為語文教師探究的課題。如何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我認為可以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做好學生的引導、組織與激勵
1.設計導學案與教學案
課堂教學作為師生雙方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互動交流活動,必須有教師先行“主導”,設計導學案,讓每個學生根據(jù)學習目標和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靜下心來、動起腦來閱讀教材,研習問題,自主完成導學案中教師設計的問題。學生有解決不了的疑問,要注意圈點勾畫。在教案設計中做相關的預案準備,預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盡量做到心中有數(shù)。在實施過程中,要根據(jù)課堂教學中的生成變化,對預設不斷進行調(diào)整,使教學策略順應實際的教學需要,始終保持課堂教學中預設與生成的和諧統(tǒng)一。
2.組織好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
小組合作是學生相互學習、共同促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課堂上開展合作學習時,教師要走下講臺參與小組活動,認真察看、傾聽,了解學生探究的信息,及時給予點撥、指導,及時表揚、鼓勵學生新穎獨特的見解,以促使其他小組成員更積極地思考學習。在教師這樣的主導作用下,課堂會不斷進發(fā)出精妙的思維火花,顯示出多向交流的和諧景象,呈現(xiàn)出快樂學習與自覺探索的動人畫面。
3.及時對學生激勵、反饋評價
一堂好課要做到快節(jié)奏、堂堂清、反饋評價及時準確,必須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要特別關注學生中的弱勢群體,幫助他們通過檢測了解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要深化競爭評價機制,讓生生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相互評價。由于學生受自身年齡與經(jīng)驗的限制,相互評價時主觀意識較強且容易受干擾,難以達到相互激勵的目的,所以高效課堂上的反饋評價需要在教師的主導下進行。
二、把課堂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人
一節(jié)課要在有限的45分鐘內(nèi)讓學生獲得更好發(fā)展,教師就必須把課堂主動權還給學生,將“講堂”變?yōu)椤皩W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人。
1.引入平等的競爭機制,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
新課標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實現(xiàn)任務目標并感受成功。充滿激情活力的語文課堂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掌握知識。為實現(xiàn)這一目的,教師應采用多種方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參與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而引入平等的競爭機制是實現(xiàn)這一效果、讓學生獲得成就感的有效教學方法。
2.進行學法指導,讓學生提高學習的針對性
除了傳授知識,教師更應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自覺探究、獲取知識的能力,即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1)指導預習:布置預習范圍,列出預習提綱,讓學生帶著問題預習思考,進行“圈、點、勾、注”;(2)指導聽課:聽課時集中注意力,聽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學會思考、分析、歸納,梳理知識以便記憶,對重點內(nèi)容做筆記以備復習;(3)指導復習:根據(jù)遺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點,學生對復習的間隔時間,可隨著復習次數(shù)的增多而逐漸拉長。
3.合理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拓寬學生學習語文的渠道
教學活動是借助一定手段和工具展開的。在科技日益發(fā)展的今天,多媒體技術已深入各科教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充分發(fā)揮其各種功能與優(yōu)勢,不僅能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思維發(fā)展,還能激活語文課堂、優(yōu)化課堂結構、降低教學難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師生多元互動、對話。構建高效課堂
語文教學中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師生與文本對話是交織在一起進行的,提升對話的意愿和效果,成為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的主要渠道。
1.建立師生、生生對話的“基礎”
尊重學生的想法,是師生“對話”的情感基礎,只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在課堂互動中營造體驗、探究的氛圍。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必須是平等的,課堂教學中既不能讓一部分學生成為“對話”的“貴族”,也不能讓一部分學生淪為“對話”的“奴隸”。教師應學會調(diào)控,平等對待學生,給學生提供交流對話的時間和機會,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并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其他同學的發(fā)言。
2.引導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在師生與文本的對話中,文本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被理解、被記憶、被復述的對象,師生與文本的視界通過不斷的交流、生成、擴大和豐富,最終達到融合。而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學生用自身已有的經(jīng)驗和情感去感知、建構文本意義世界。教師應引導學生在特定的背景下去體驗和解讀文本,讓學生與文本中的事例、人物進行潛對話,通過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使學生不斷充實自身的知識,最終實現(xiàn)自我超越。
總之,師生互動的課堂,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從而達到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我們應當不斷地探索、反思,改進我們的教學,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在語文課堂中實行有效的師生互動,積極進行多元對話,為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實現(xiàn)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