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秘密花園》中的翻譯美學

      2017-06-08 11:04:28宋艷
      文學教育 2017年6期
      關鍵詞:翻譯美學兒童文學

      內容摘要:《秘密花園》是20世紀美國女作家弗朗西絲·霍奇森·伯內特的代表作。它不僅是一部經(jīng)典兒童文學作品,還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本文以李文俊先生和張建平先生的譯本為基礎,嘗試從翻譯美學理論視角對其進行對比研究,研究包括音美、詞美、句美、意美四個層面。通過將美學理論應用于翻譯理論和實踐的研究,作者認為翻譯美學是一門能夠用來評判翻譯作品美學價值,操作性較強的理論,兒童文學翻譯也需要注重美學功能。

      關鍵詞:翻譯美學 《秘密花園》 兒童文學

      《秘密花園》是20世紀美國女作家弗朗西斯﹒霍其森﹒伯內特的代表作。它不僅是一部經(jīng)典兒童著作,還是一部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的著作。自傳人我國以來,該書已有張潤芳、包惠南、李文俊、張建平、許虹、柔之等學者的多種中文譯本出現(xiàn)。盡管國內外學者對《秘密花園》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對其翻譯的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卻并不多見,主要局限于對作品女性主義的分析和長句翻譯的探討。而從翻譯美學的角度對這部作品譯作的研究則更是寥寥無幾。鑒于此,本文以李文俊先生和張建平先生的譯本為基礎,嘗試從翻譯美學的視角對這部經(jīng)典兒童著作進行一個初步的研究。

      本文主要依據(jù)傅仲選先生和劉宓慶先生的翻譯美學理論,將其應用于《秘密花園》的原作及兩個中譯本的文本分析。筆者依據(jù)這部小說中體現(xiàn)的美學特色,從翻譯美學所涉及的形式系統(tǒng)美學成分和非形式系統(tǒng)美學成分兩個方面探討《秘密花園》兩中譯本中美學意蘊的審美再現(xiàn)。其中形式系統(tǒng)美學成分的探討主要包括語音,詞匯和句法三個層面,非形式系統(tǒng)美學成分的分析主要包括意象這一層面。

      一.翻譯美學理論

      筆者對現(xiàn)有的資料梳理歸納后發(fā)現(xiàn),國外首次提出“翻譯美學”理論并進行描述和研究的學者是Shirley Chew和Alistair Stead, 他們合著了Translating Life: Studies in Translational Aesthetics。而在國內,傅仲選的《實用翻譯美學》的出版標志著我國在翻譯與美學的結合研究上邁出了巨大的一步。隨后,劉宓慶的《翻譯美學導論》、奚永吉的《文學翻譯比較美學》和毛榮貴的《翻譯美學》等著作對翻譯美學理論又做了進一步的探究,推動了翻譯美學理論的不斷豐富和完善。筆者認為,翻譯美學理論并不意味著它是衡量或指導翻譯實踐的一種標準或原則,而是指利用美學的原理來解釋和分析譯者翻譯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美學問題。

      翻譯美學觀所涉及的研究對象包括“翻譯中的審美客體(原文及譯文)、翻譯中的審美主體(譯者、編輯、讀者)、翻譯中的審美活動、翻譯中的審美標準、翻譯中的審美再現(xiàn)諸手段等”(傅仲選,1993:2)。傅仲選在《實用翻譯美學》中說:“翻譯是審美主體(譯者)通過審美中介(譯者的審美意識)將審美客體(原文)轉換為另一審美客體(譯文)的一種審美活動?!痹氖亲g者在翻譯的時候需要首先考慮的對象,劉宓慶把它叫做“翻譯的審美客體”?!霸氖遣皇敲赖?,就涉及到一個審美價值(aesthetic value)的問題。判斷原文的審美價值的依據(jù)是原文的審美構成(aesthetic constitution)。所謂審美構成,是指構成原文的種種美學要素(constituents)”里所說的“種種美學要素”,在美學領域被稱為是形態(tài)美,以客觀物質形式而存在。作為文本的讀者,可以通過聽覺及視覺等來感受這種存在。然而,由于讀者知識水平的不同、受教育程度以及社會體驗等各方面因素的差異,故而,他們對美的感受也會表現(xiàn)出一定的差別?!皟和膶W是讀者意識最強的文學”(朱自強,2009:81),本文將要分析的《秘密花園》作為一部兒童文學作品,不僅有成人讀者,更多的是兒童讀者,而且兒童是其主體讀者。“如果審美在本質上是感性(情感和想象力)對美的對象的投入和觀照,兒童與成人相比,缺少的只是知識和經(jīng)驗,但他們卻具有真摯的情感和豐富的想象力,而這些正是文學藝術的精髓?!保ㄖ熳詮姡?009:97)因此在翻譯過程中要尊重兒童的認知方式和接受方式、尊重兒童的想像力和內心情感,用孩子的審美趣味和眼睛去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的歡樂。在兒童文學作品的翻譯中,必須要“淺顯明白,富于直觀性、動作性和音樂性”(王華杰,2009:14),體現(xiàn)出兒童文學的“稚拙美、純真美、質樸美和荒誕美”(王華杰,2009:28)。

      二.譯本分析

      本文采用對比分析的方法,試從音美、詞美、句美和意美四個方面分析原文和譯文,感受翻譯過程中審美信息的再現(xiàn)。

      1.音美

      語音(sound)是語言的承載審美信息的基本形式手段之一。(劉宓慶,2005:90)我們要把握這個層級中所呈現(xiàn)的審美形式信息的目的是要求得SL與TL在語音美(goodness in sound)上的形式對應或效果對應。語音的音樂性能夠激發(fā)讀者對特定場景的聯(lián)想,帶給讀者美的享受。在相關的語音的幫助下,兒童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因此,對兒童讀者來說,語音美可以使作品更具有可讀性和接受性。雖然小說的語音特征不像詩歌那樣明顯。但作者和譯者仍會應用一些語音的方法來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提高作品的文學性。

      例1:I think he asked the robin questions. It seemed as if they talked to each other in soft chirps.(Burnett,2015:107)

      我覺得他是在向知更鳥提出問題,就仿佛他們倆是在嘰嘰啾啾對鳴似的。(李文俊,2015:114)

      我覺得他還會向旅鶇提問呢,看起來他們就像是在用輕柔的啾鳴交談。(張建平,2009:155)

      例2:Just listen to them birds---th world seems full of ‘em----all whistlin an pipin. (Burnett,2015:137)

      你就聽聽那些鳥兒的聲音吧——世界上哪兒沒有鳥兒啊——全都在嘰嘰喳喳、咕呱咕呱地鳴唱。(李文俊,2015:145)

      聽那些鳥兒在叫——好像滿世界都是鳥兒——個個都在啾鳴。(張建平,2009:197)

      以上兩個例子中,原文文本運用了“chirps”“whistling”“piping”三個擬聲詞(onomatopoeia),擬聲詞是模擬自然界聲響而造的詞匯,是世界上所有語言都具備的成分。擬聲詞不僅可以豐富我們的詞匯,而且具有重要的美學功能。在第一個例子中,李文俊將”chirp”一詞譯為“嘰嘰啾啾”,而張建平將其譯為“啾鳴”。在第二個例子中,李文俊將”whistlin an pipin”譯為“嘰嘰喳喳、咕呱咕呱地鳴唱”,而張建平將其譯為“啾鳴”。李文俊的譯本中疊詞的使用讓小說讀起來朗朗上口,極富音樂美感,充分再現(xiàn)了原文(翻譯審美客體)的語音之美,保留了聲音的審美視聽信息,既描摹出動物聲音的連續(xù)性,又刻畫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機,給讀者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很利于激發(fā)兒童的閱讀興趣。相比之下,張建中的譯文缺少了趣味性和審美性,略顯單調。

      2.詞美

      語言中能承載審美信息的另一個基本單位就是詞。詞是語言中能承載審美信息的最重要的基本單位,因為詞是字(character)、語素(morpheme)和音節(jié)(syllable)的“三結合體”(triad),也就是形、義、音三者的結合體,因此它的審美信息承載能力非常強。對詞語的審美評價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涉及選詞、語域(register)、搭配(collocation)等問題,另一方面涉及詞語的各種修辭手段。(劉宓慶,2005:119)《秘密花園》一書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擬人、借代等修辭手段。下面我們選取一例作比較分析。

      例3:Satiny poppies of all tints danced in the breeze by the score, gaily defying flowers which had lived in the garden for years and which it might be confessed seemed rather to wonder how such new people had got here. (Burnett,2015:175)

      一朵朵顏色各異,閃著緞子般亮光的罌粟花在微風中翩翩起舞,快樂地跟在園中活了多年的別的花兒爭妍斗勝,那些老住戶似乎真有點兒驚訝,不知道這些新面孔是打哪兒鉆出來的。(李文俊,2015:189)

      五顏六色的柔滑的罌粟迎著微風起舞,與那些已經(jīng)在花園里生長了幾年的歡快、高傲的花兒爭奇斗艷。那些花兒也許會覺得好奇,不知這些陌生人是怎么進來的。(張建平,2009:251)

      原文采用大量修辭格,且極其傳神,這無疑給譯者提出了很大挑戰(zhàn)?!皊atiny poppies of all tints”李文俊將其譯為“閃著緞子般亮光的罌粟花”,采用了比喻的修辭,讓讀者想象到如緞子般又滑又亮又柔的罌粟花,張建平譯為“柔滑的罌粟花”,表達更直接,卻遜色許多。兒童的閱歷有限,他們對世界上許多事物缺乏認知與感性,對罌粟這一植物可能不具有識別能力,但是緞子作為一種布料,卻是他們可以接觸到的。運用比喻,更符合兒童的接受能力,無形中還能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李文俊將”flowers”說成“老住戶”,運用了擬人的手法,賦予花兒以生命,花兒是住在花園里的“老住戶”,和后面的“新面孔”形成新老對比,使文章變得鮮活生動。而張建平采用了直譯法,意思正確,但平淡了許多。通過譯文,我們可以看出譯者高深的雙語轉換能力和深厚的漢語功底:李文俊的譯文準確到位,且用詞簡單、優(yōu)美,完全不亞于原作的風采。譯作中修辭手段的精彩轉換有利于增強小讀者的閱讀興趣,且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母語審美意識和寫作能力。

      3.句美

      寫文章需要遣詞造句,詞更多涉及到的是內容,而句子更講究形式。句子中的審美信息可以利用語法的模糊性(fuzziness)產(chǎn)生美感,也可以利用重復的力度產(chǎn)生美感,還可以利用形式的整體性及和諧統(tǒng)一等手段產(chǎn)生美感。(劉宓慶,2005:129)

      例4:“I got up at four oclock,” she said. “Eh! it was pretty on th moor with th birds getting up an th rabbits scamperin about an th sun risin. I didnt walk all th way. A man gave me a ride in his cart an I can tell you I did enjoy myself.” (Burnett,2015:50)

      “我四點鐘就起床了?!彼f,“??!荒原上漂亮極了,鳥兒們早早都起來了,野兔子四下亂竄,太陽一點兒一點兒地露出了頭。我沒有走全程,有個人讓我順便搭了一段車,我真是沒法告訴你我有多么的高興?!保ɡ钗目?,2015:54)

      “我四點鐘就起床了,”她說,“哦!沼澤地上真美,小鳥飛,兔子跑,太陽升。我并不是一路走來的,有一個人用車子帶了我一段路,我好快活哎?!保◤埥ㄆ?,2009:73)

      原語文本使用三個平行結構“th birds getting up an th rabbits scamperin about an th sun risin”構成排比,句子簡單卻又及其傳神,Mary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創(chuàng)造了一幅輕松愉悅的畫面,同時也達到語音上的悅耳,結構上的平衡,和情感上的共鳴。李文俊譯為“荒原上漂亮極了,鳥兒們早早都起來了,野兔子四下亂竄,太陽一點兒一點兒地露出了頭”,三個“了”形成排比,一氣呵成。張建平譯為“沼澤地上真美,小鳥飛,兔子跑,太陽升”采用了三個動詞短語。二者方法不同,但都在形式上完成了對原文排比結構的審美再現(xiàn)。

      4.意美

      意、意象、意境在文學作品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意象產(chǎn)生于物象的藝術選擇,涵蘊匠心的物象選擇,可以使一個平平常常的語言結構升華為具有耐人尋味的意象的詩句。(劉宓慶,2005:156)“意境”指藝術境界,是審美體驗中對外在物象精選加工的藝術架構,反應作者的審美理想。意象與意境的想通之處是二者都是一種物外的模糊存在,而且常常在審美客體中互補并存。(劉宓慶,2005:157)在文學作品翻譯中,由于文化、時空、心理和語言的差異,不同語言表達相同的意境是很難達到一致的,對原文的理解分析尤其重要,行文基調把握得當,意象與意境之美自然就存于譯文之中。

      例5:“Things are crowding up out of the earth,” she ran on in a hurry.“And there are flowers uncurling and buds on everything and the green veil has covered nearly all the gray and the birds are in such a hurry about their nests for fear they may be too late that some of them are even fighting for places in the secret garden. And the rose-bushes look as wick as wick can be, and there are primroses in the lanes and woods, and the seeds we planted are up, and Dickon has brought the fox and the crow and the squirrels and a new-born lamb.” (Burnett,2015:147)

      “花花草草都從土里推擠著直往外鉆呢?!彼Σ坏卣f,“已經(jīng)有些花瓣在舒展開來了,到處都能找到花苞,以前灰禿禿的地方如今都蒙上了一層綠紗,鳥兒都在匆匆筑巢呢,生怕錯過時機,有幾只還為了爭奪秘密花園的地盤打斗起來了呢。玫瑰叢更是顯得要多活就有多活,小路和樹叢的旁邊都長出了櫻草花,我們埋下的花籽也都冒出葉芽兒了,迪康還帶來了狐貍﹑烏鴉﹑松鼠以及一只剛出生不久的小羊羔呢?!保ɡ钗目?,2015:156)

      “好多東西都鉆出了地面,”她急匆匆地往下說,“花兒在綻放,嫩芽處處可見,原來的一片灰色幾乎都被染綠;鳥兒在鳥巢四周忙碌,因為害怕遲到后在秘密花園占不到一席之地,有些鳥兒甚至打了起來。玫瑰叢看上去精神得不能再精神。小道上和樹林里都充滿了希望,我們播下的種子也已經(jīng)發(fā)芽,狄肯帶來了狐貍、烏鴉、麻雀和一直新生的羊羔?!保◤埥ㄆ?,2009:211)

      原文通過Mary描述了一幅美麗可愛、生機勃勃的畫面,表達了她對花園深深的喜愛之情。這種喜愛之情可以從文中的許多意象感覺到,例如“Things”,“flowers”,”buds”,“green veil”,“birds”, “rose-bushes”,“primroses”,”seeds” 等,這些意象構成了原文的非形式審美價值。為了更好地展現(xiàn)這些美麗的意象,伯內特仔細選擇了一些定語來修飾以上名詞:flowers“uncurling”, buds “on everything”, the green veil “has covered nearly all the gray”, the birds “in such a hurry”, the rose-bushes “l(fā)ook as wick as wick can be”, primroses “in the lanes and woods”, and the seeds “up”.這些形容詞、副詞、動詞、介詞的熟練運用,反映了秘密花園的美麗和蘇醒。李文俊的譯本靈活地將”things”譯為“花花草草”,將修飾語譯為“舒展開”、“蒙上了”、“匆匆筑巢”、“生怕”、“爭奪”、“要多活就有多活”,很好地再現(xiàn)了原文的意象與意境美,使目標語讀者和原語讀者一樣,都能對花園充滿了喜愛之情,并得到美的享受。張建平的譯本也采用了一些形象生動的修飾語,如“綻放”、“染綠”、“忙碌”、“看上去精神得不能再精神”。但是和李文俊的譯本相比,整體上來看張建平的譯本對意美的打磨雕琢不是非常完美。

      三.結論

      本文通過對《秘密花園》原作和譯本從音美、詞美、句美、意美四方面的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總體而言,兩譯本都較好地再現(xiàn)了原文的美學元素,不過李文俊先生的譯本在這方面要稍勝一籌。當然,兩個譯本都還存在完善的空間。本文為《秘密花園》譯作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新視角,并且通過將美學理論應用于翻譯理論和實踐的研究,也證明了翻譯美學是一門能夠用來評判翻譯作品美學價值,操作性較強的理論。兒童文學翻譯也需要注重其美學功能。譯者需要熟練掌握源語言及目的語,了解兩種語言各自的審美構成和審美再現(xiàn)手段;要準確再現(xiàn)原文的審美構成,必須透徹地理解原文,敏銳地識別原文中具有美學功能的話語,并在譯文語言中選取具有同等藝術表現(xiàn)力的語言材料或句法結構予以表達;兒童文學作品的譯者應該時刻考慮兒童的接受特點,語言既要淺顯易懂,又要優(yōu)美規(guī)范,富有美感,這樣才能達到兒童文學特定的問題要求,并給孩子們以美的啟迪和熏陶。

      參考文獻

      [1]Burnett,F(xiàn)rances Hodgson. The Secret Garden[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5.

      [2](美)弗朗西絲·霍奇森·伯內特. 秘密花園[M].李文俊,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5.

      [3](美)弗朗西絲·霍奇森·伯內特. 秘密花園[M].張建平,譯.杭州: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09.

      [4]朱自強.兒童文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劉宓慶.翻譯美學導論(修訂本)[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

      [6]傅仲選.實用翻譯美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3.

      [7]王華杰.《兒童文學論》[M].湘潭:湘潭大學出版社,2009.

      [8]張佐麗.《秘密花園》李文俊中譯本的審美再現(xiàn)[D].天津外國語大學,2014.

      (作者介紹:宋艷,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翻譯美學兒童文學
      第四屆福建省啟明兒童文學雙年榜揭榜
      海峽姐妹(2019年11期)2019-12-23 08:42:20
      第三屆福建省啟明兒童文學雙年榜揭榜
      海峽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32
      唯童年不可辜負
      ——兩岸兒童文學之春天的對話
      創(chuàng)作(2017年3期)2017-06-19 16:41:20
      從《紅樓夢》翻譯談模糊語美學意蘊的藝術?再現(xiàn)
      求知導刊(2016年31期)2016-12-16 17:43:52
      淺談《園丁集》譯本中非形式系統(tǒng)的審美再現(xiàn)
      戲劇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9:19:57
      淺談翻譯美學與政論文英譯
      以翻譯美學視角賞析散文《荷塘月色》的英譯本
      兒童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
      兒童文學 榆樹懂得低調
      讀寫算(下)(2015年11期)2015-11-07 07:21:10
      “原生態(tài)”與兒童文學
      西南學林(2011年0期)2011-11-12 13:06:14
      历史| 荥阳市| 登封市| 洞口县| 雷山县| 府谷县| 基隆市| 南充市| 乌什县| 三都| 阿克| 石柱| 玛纳斯县| 同德县| 屏东市| 平安县| 黔西| 临漳县| 乐东| 扬州市| 永顺县| 柘城县| 长乐市| 常熟市| 顺义区| 巩留县| 老河口市| 黄山市| 新宾| 磴口县| 聂拉木县| 平江县| 阿拉善盟| 自治县| 遂昌县| 沿河| 保定市| 双桥区| 曲水县| 辽中县| 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