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 要:新課程標準倡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真正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更好地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成效至關重要。從學生主體角度出發(fā),探究生本教育理念下如何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讓小學生在體驗中提高自己的語文閱讀能力,感受語文學習帶來的快樂。
關鍵詞:生本教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現(xiàn)在無論是中考語文還是高考語文,對語文閱讀理解題的考查是越來越多,學生理解和分析材料的能力成為近年來中高考語文考查的重要內容之一,可見語文閱讀的重要性。這就對學生語文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閱讀從小學就應該受到應有的重視。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學習語文閱讀的初始階段,影響著今后學生進入初中和高中語文閱讀的學習,小學語文閱讀基礎打得好勢必將推進之后的學習。下面就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一、生本教育的內涵
生本教育是師本教育的轉化,它作為現(xiàn)代提倡的一種思想,在學生的發(fā)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傳統(tǒng)的教學是以教師為本,而現(xiàn)代的生本教育是以學生為本,把學生看作最根本的,一切以學生為主體,學生通過在課堂上發(fā)揮自己的思想,自己在感知中學到知識,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這一過程中學到真、善、美。生本教育這種教學理念,從概念上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發(fā)起了強有力的沖擊。
二、加強生本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的實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組成部分,通過閱讀讓學生在學習實踐過程中產生心靈上的獨特體驗,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形成語文的能力。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在課本閱讀中去感悟、去理解、去表達情感,同時也要注意學生的課外閱讀,通過課外閱讀讓學生積累素材,讓學生感受語文的魅力,形成自己的閱讀風格。
三、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1.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多媒體輔助教學是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手段,通過多媒體中圖片、動漫、音樂的運用,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閱讀與思考,同時也降低了學生學習語文的心理壓力,讓學生在這種情境中展開閱讀,充分吸收文章的精髓,體驗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悟現(xiàn)在的生活。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感恩的心》這一課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有關的視頻,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在生活中我們每一天都在被各種各樣的愛包圍著:父母的愛、老師的愛、同學的愛等等,你是否懷有一顆感恩與回報的心呢?”這樣的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去思考,其中多媒體課件具有直觀性,能夠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情境,設置想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情境中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更好地完成生本教育教學。
2.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鼓勵學生自主閱讀
學生是課堂上的學習主體,是課堂上的主人翁,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更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將語文閱讀課堂還給學生,真正使語文閱讀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也要適時放手,讓學生自行閱讀,自行理解,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鳥的天堂》這一課時,放手讓學生自己進行品讀、細讀,學生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畫面,感受大榕樹的奇特美麗、眾鳥紛飛的壯觀場景以及樹、鳥、人和諧相處的優(yōu)美意境、無憂無慮、快樂和諧,只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進行閱讀。
3.加強學生間的互動交流
合作學習也是現(xiàn)代語文教學中提倡的教學方式之一,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水平的提高可以通過學生間不斷的交流與合作來實現(xiàn)。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拓展了思路,認識和情感也得到了升華。
比如,教師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課時,讓學生自讀課文的前提下進行交流,探討“是一種什么力量支撐著父親在其他人感到絕望時卻一直心存希望?是一種什么力量支撐著兒子在黑暗的廢墟中始終等待著自己父親的援救?”學生只有通過交流,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才能悟出是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是愛支撐著父親的滿心希望。
綜上,本文從生本教育的內涵開始簡單闡述,強調了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必要性,最后從三個方面闡述了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方法。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更應該有責任意識,把小學生語文閱讀的基礎打好,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這是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孫鳳珍.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新課程(上旬),2016.
[2]杭義壽.由“生本模式”到“生本理念”的轉向:對生本教改實驗的反思[J].教育導刊,2012(2).